达尔文的思想转变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10-05

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查理·达尔文1809年2月12日诞生在距离伦敦220公里的英国古城施鲁斯伯里。50年后,他以不朽的巨著《物种起源》震惊了世界。在这部巨著中,他以丰富的科学事实论证了生物是由进化演变而来的,并且用自然选择学说来阐明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过程,从而揭开了人类对生命认识的崭新的一页。可是也许你不知道,达尔文曾经是个有神论者,相信世上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而且还相信上帝是按照一定目的分别创造出各种生物的。那么是什么事实和理由使得达尔文改变了自己的认识呢?原来,五年的“贝格尔”号环球旅行,特别是这期间在南美洲长期的科学考察,对这位善学好问、勤于思考的年青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首先,他在南美洲粘红土的沉积层里发现了一种巨大的古代动物化石和今天仍然生活在那里的犰狳很相似,但却比现代犰狳大得多。这暗示着现代犰狳是古代犰狳的子孙后裔,但又有了某些变异。如果它们是上帝分别创造的,怎样解释其相似性呢?在南美洲东海岸采集动植物标本时,达尔文注意到相邻地区的生物种类比较密切地相近似,而分布在距离较远地区的同类生物,彼此的差异却很显著。如果它们都是上帝分别创造的,为什么要如此分布呢?上帝为什么要为这些小事而如此煞费苦心呢?最使达尔文惊奇的是太平洋上加拉帕戈群岛上的生物。
     这个群岛位于赤道附近,离南美洲大约一千公里,岛上的生物都带有南美洲大陆的生物种类的特性。有一个看来平凡,却令达尔文感触极深的现象,就是一种叫做鲎的小鸟,在每一个小岛上都有其变种,根据达尔文的统计,一共有13个变种,彼此密切相似,但各个变种之间又有细微的差异,主要是它们的喙部各不相同。达尔文还发现,这些岛屿上的乌龟和蜥蜴等动物的情况也是如此。如果相信这些彼此相距并不很远却具有微小差异的生物是上帝分别创造的,那简直是太盲目太固执了。这些岛屿上的生物跟南美洲大陆上相应的种类虽然有差异,但基本上还是相近的,它们显然是从大陆上迁移过来以后又发生了分化形成的。这些事实以及达尔文在旅行中的其他许多发现用特创论和神创论都是无法解释的。在旅行期间,达尔文的头脑中逐渐地开始萦绕着“物种变化”这一思想了。1836年达尔文一回到英国,马上就开始整理、研究这次旅行所搜集到的大量标本和资料,就物种的发生,演化问题进行深邃的思考、论证并与其他学者开展广泛的讨论。经过对客观事实的缜密研究和思想上的激烈斗争,曾经相信上帝创造万物的达尔文终于成为宗教的叛逆,以《物种起源》一书阐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和基本原理,成为进化论的奠基人。

    更多精彩文章

    • 雄心勃勃——超越达尔文主义
    • 分子生物学的兴起与达尔文主义的困境
    • 非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
    • 庞大的现代达尔文主义阵营
    • 达尔文主义再度突飞猛进
    • 孟德尔遗传学的兴起,达尔文主义一度受挫
    • 始祖达尔文的思想
    • 一路领先——达尔文主义的进化论
    • 进化论的功臣——达尔文
    • 雷达与反雷达—谈蝙蝠与蛾子
    • 大熊猫会灭绝吗
    • 虱子这个害人虫
    • 昆虫隐身术的启示
    • 水中“美妙的音乐会”—鱼的发声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