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聪明的动物——海豚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10-13

海豚是兽类中最聪明的动物,它的智力胜过猿类中最聪明的黑猩猩。科学家曾将人、猿、海豚的脑与体重的比率进行比较,发现人是 2.1%,海豚是1.17%,黑猩猩是0.7%。再以脑的绝对重量来比较,人的脑重约1.5公斤,黑猩猩不到半公斤,而海豚有1.6公斤。澳大利亚的渔民常驯养海豚作他们捕鱼的助手。大群海豚能将鱼群围起来赶到海边,渔民们只须等着捕捞,然后把得到的鱼分一部分给海豚作为奖励。在新西兰还发生过一条白海豚为暗礁群中艰难航行的海船领航达41年的奇迹,至今人们都不能理解这是什么原因。海豚是鲸目动物的一种,属群居动物,常常是10~30只为一群,有时还会结成400只左右的大群一起摄食。海豚能和鲸鱼一样在水中不断发出“吱吱”的声音,并以回声判断物体的大小、形状、性质和位置。海豚可以根据回声式样的不同区别鱼种,选择捕食它最爱吃的鱼。海豚和鲸一样有强烈的眷恋性,若有一只海豚被人打伤,其余的海豚并不是各自逃命,而是将负伤者团团围住,久久不忍离去。人们曾发现一只受伤的海豚被几只健康的同伴抬着游泳,如果没有同伴的帮助,那受伤的海豚则肯定会因无力露出水面呼吸而溺死。1963年6月30日,在黑海的某个浅水海湾内,人们也见到两只雌海豚“尽心”照顾一头游得很吃力的、病弱的伙伴。动物学家经过观察认为,海豚救助同类是出于保护物种的本能。海豚存在着非条件性的泅出反射,即每当海豚头部露出水面时,会自动打开喷水孔,完成呼吸动作。
     这保证了受难的同伴被浮出水面后会自动呼吸。一般情况下,受难者发出遇难的信号,同伴们就会迅速投入营救。有时受难或有病同伴不甚活泼的身体,也可以引起这种反应。人们流传的海豚救助溺水者的事迹,推测可能也是海豚营救“同类”的一种本能行为。海豚性情十分温顺,而且对人类颇有好感,即使被人抓出海面也十分安静,不象鱼那样要不断挣扎。它们常被捕捉海豚的人们用担架从一处抬到另一处,也与人们合作得很好,毫不在意。在海洋里海豚还常游近人们,在浅水滩与孩子们一起嬉耍,与孩子们结成好友,人还可以抓住海豚的背鳍,骑在海豚的背上游玩。海豚的智力出众,经过训练能表演许多动作,如抓球、抛球、钻环圈、玩蓝球、棒球、跳越离水面很高的障碍等。它游泳既快又持久,能一连几天在海洋中与海船比速度,一般时速达50公里,有时可达75公里,和火车的速度相仿。那么海豚为什么能一连几天不停地游动而不知疲倦呢?原来海豚的大脑有特异功能,它大脑的两个半球处于明显的不同状态,一个大脑半球处于睡眠状态,另一个则处于清醒状态,每隔十几分钟更换一次,很有规律。因此它可以不停地游动,不必睡觉。

    更多精彩文章

    • 澳洲原始的哺乳动物
    • 袋狼与鸸鹋-动物拾粹
    • 袋鼠-动物拾粹
    • 考拉-动物拾粹
    • 鸭嘴兽-动物拾粹
    • 大自然为动物拍摄的“特写镜头”—脚(足)印化石
    • 开创脊椎动物登陆光辉历史的先驱—两栖类
    • 陆生脊椎动物的共同祖先—总鳍鱼类
    • 海生无脊椎动物的时代—早期古生代
    • 育儿袋内孵卵的哺乳动物—针鼹
    • 昆虫隐身术的启示
    • 水中“美妙的音乐会”—鱼的发声
    • 雷达与反雷达—谈蝙蝠与蛾子
    • 大熊猫会灭绝吗
    • 虱子这个害人虫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