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树上带果的“鸟窝”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10-30

你一定见到过北方的老杨树吧!不知你是否注意过某些树上那一团团蓬松的乱枝子,它们横穿斜绕,乍看起来很象是乌鸦或喜鹊的鸟窝。但这其实并不是鸟的安身之所,而是一种寄生植物——槲(hú)寄生的树丛。槲寄生是一种常绿小灌木,寄生于槲、梨、榆、桦等落叶树上。它能够吸取大树树枝里的汁液。由于它高踞于较高的大树顶端,因而不会受到食草动物的伤害。冬季,是槲寄生果实成熟的季节,在光秃秃的杨树枝上,绿叶衬映的一个个黄色或橙红色的果实显得熠熠夺目,这些果子牢牢地悬垂在枝头,是鸫鸟、太平鸟等最爱吃的果实。它的果肉甜,富于粘液和胶质,果肉里面有1~2 个种子。这样,鸟儿吃了果子之后,嘴上粘糊糊的,当它飞到另一株树上蹭嘴的时候,就会把种子粘在那里,鸟儿的粪便也可以传播槲寄生的种子,因为它的种子被鸟儿吞入肚里后并没有失去发芽能力。一旦鸟儿把粪便遗留在树上,其中的槲寄生的种子就隐藏在树枝的洼处,等待春天的来临。到那时,槲寄生的种子开始生长,它的幼芽小根尖锐如针,能钻透树皮,向里面生长。在最初的两三年内,从树枝的外部几乎看不到什么东西。大约在5年以后,槲寄生的树干才带着绿叶出头露面。以后,它不断扩大,成为一丛小灌木。槲寄生是多年生灌木,有时寿命可以长达40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它“有吃有喝”,越长越大,而它所寄生的那部分主树树枝却大受其害,越来越空虚,最后差不多成为空壳。按理说,槲寄生的叶子是绿色的,大树顶上又有充足的阳光,它完全可以自己制造养分,甚而给大树一点回赠。但实际上槲寄生的本性就是贪得无厌地攫取而一毛不拔。在攫取大树的养分时,它如狼似虎,毫不留情,最后把大树的水分抽得难以为继,才不得不罢手。到那时它自己也变得干渴无援,最后的下场通常是干枯而死,死在被它消耗折磨致死的大树上。看来,槲寄生实在不懂得“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的道理。槲寄生的种子若落到“自家人”的头上,也毫不客气地就地生长。所以,我们常见到老槲寄生上长着小槲寄生。按照科学的说法,槲寄生虽然名为“寄生”,但只能叫作半寄生性植物,因为它们长有绿叶,也能靠自己制造一些营养物质。

    更多精彩文章

    • 树上营巢的水鸭子
    • 树上梨子有时会变黑
    • 水中“美妙的音乐会”—鱼的发声
    • 昆虫隐身术的启示
    • 雷达与反雷达—谈蝙蝠与蛾子
    • 虱子这个害人虫
    • 大熊猫会灭绝吗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