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物的落叶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11-26

梧桐树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似乎是一种有灵气和感觉的神秘的植物,因为能灵敏地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到了立秋的这一天,它必落一叶,对秋天的到来比气象预报员还敏感,所以人们都说“桐叶知秋”其实,不仅桐叶知秋,所有的植物对于季节的变化都比人和动物敏感(当然,温室里的植物除外),众所周知,植物并无神经系统和专门的感觉器官,它是如何感觉秋季来临并按时落叶的呢?首先要知道落叶的根本原因,春夏两季,气候温暖,雨水充足,是植物生长旺季。入秋以后,果实和种子都成熟了,对于多年生植物来说,一个生长季就完成了。为了减少能量损失,顺利度过寒冷干燥的冬季,植物一般是停止生长,将叶子脱落,进入休眠以待来春。那些不畏严寒,四季常青的松、杉、柏等,在人们印象中,似乎不落叶,其实不然,落叶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对多年生植物来说是必然的;不过,这些植物之所以常绿,那是因为它们的老叶是在新叶萌发之后,渐渐地、悄悄落下的。只要您看过松林中厚厚的松针就知道了。为什么秋天的黄叶能轻易脱落而不损伤主干?这要归因于叶柄基部的离层,离层是由几层特别的分生细胞组成,早在脱落前已形成,分布于叶柄、花柄、果柄基部,但长期潜伏。秋季来临,植物受光信号的刺激,脱落酸的分泌增加,从而使离层细胞衰退,变得中空而脆弱,风雨稍一吹打,就彼此分离。这样不仅使叶子顺利落下,不损伤原来的组织,还可保护新暴露的组织。那么,促使植物落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由夏入秋,气候的变化主要有两点:一是温度下降,二是光照时间变短。是低温促使落叶吗?实验证明低温下延长光照时间,会大大延迟植物的落叶。另外,早春的气温有时比晚秋还低,而植物不仅不会落叶却能长新叶,这说明低温不是关键因素,而是光照时间的日渐缩短直接促使植物落叶。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街道路灯旁的树比远离路灯的树落叶时间要晚得多。看来,梧桐树的“灵气”也不神秘啊!

    更多精彩文章

    • 大麻-毒品植物溯源
    • 古柯-毒品植物溯源
    • 水杉-植物界的活化石
    • 银杉-植物界的活化石
    • 罂粟-毒品植物溯源
    • 蕨类植物的造林时代—晚期古生代
    • 鱼类和裸蕨植物的时代—中期古生代
    • 植物病原微生物
    • 浅谈植物的气生根
    • 谈谈植物的乳汁
    • 雷达与反雷达—谈蝙蝠与蛾子
    • 虱子这个害人虫
    • 昆虫隐身术的启示
    • 水中“美妙的音乐会”—鱼的发声
    • 大熊猫会灭绝吗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