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手抄报:抗震方法(2)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5-20

  因此,建筑时,必须注意地基的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指建筑物抵御地震破坏的综合能力。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地基必须好,要求土质坚实,地下水埋藏较深,地震时,地基不致开裂、塌陷或液化;在不宜建设的地基上建筑,必须首先作好地基处理;

  (2)建筑物平、立面要力求整齐,高度不要超过规定,避免过于空旷、尽可能使开间小、隔墙多,以增加水平抗剪能力。如有特殊要求,必须事先采取措施;

  (3)建筑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联结部位或薄弱环节要加强,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同时必须保证施工质量;如果是单位或国家投资建的重要建筑物,则必须请专业人员按国家颁布的规范进行设计。

  设防要求和设计规范

  (1)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动参数或地震烈度称为抗震设防要求。

  (2)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所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技术性规定称为抗震设计规范。增强抗震性。

  建筑质量和抗震设防

  施工质量的好坏,对房屋的抗震性能影响很大。尽管建筑设计合理、场地选择适当,如果不注意施工质量,同样达不到抗震的目的。

  施工质量涉及到建筑材料的选择、灰浆的制法和使用、砌筑工艺等方面。建筑材料应选择强度大的材料,有条件时,应尽量采用轻质材料,如荆条、木筋草、石棉纤维板、矿棉板、石膏板、草纤维板、玻璃钢制品等;砌筑时,要保证灰浆饱满、砌体结实。砖石表面要干净、干砖要浸水后再砌,这样才能使砖石与灰浆粘结牢固。所有的墙身砖砌必须犬牙交错,互相咬衔,不能砌成通缝,尤其是转角处,更应注意;木骨架的榫眼大小和距离要恰当,这样才能使榫头紧密结合而不致削弱木构件的强度。混凝土的配制一定要严格按配方比例下料,浇注件内的混凝土应均匀无气孔等。

  总之,精心施工,注意施工质量是保证建筑物具有抗震性能的重要方面。如果建筑材料等各方面都很好,而施工不好,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肯定不会好。相反,即使建筑材料稍差,如果注意了施工质量,也能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这是相辅相成的。

更多精彩文章

  • 防震减灾手抄报:救人英雄林浩
  • 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 防震减灾手抄报内容:如何避免灾难
  •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时的自救四大常识
  •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前兆
  • 防震减灾手抄报:地震的种类
  • 抗震救灾手抄报:地震是什么样的
  • 防震减灾手抄报:何翠青——救人不言悔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