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风筝的故事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6-05

  风筝起源于战国时期。公输般就是后人所说的七巧匠鲁班或“鲁班爷”。他制作的“鹊”或“鸢”,其原材料是极薄的木片或竹片。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称为“纸鸢”。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 故以后称“风筝。唐宋时期,现属潍坊各地扎放风筝已很普遍。明清时期,潍坊的风筝达到极盛。每年清明节前后,风和日丽,家家户户扶老携幼,踏青登场,竟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蓝天。清朝诗人郑板桥在<<怀潍县>> 诗中说:“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生动地描写了清明佳节潍坊风筝的情景。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风筝的故事

点击放大图片

  自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以后。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举办一年一届的国际风筝盛会,1988年,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坊定为“世界风筝都。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九届风筝 会,每年都要吸引来自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也为潍坊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更多精彩文章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黄帝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黄帝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神话的海洋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琴棋书画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火箭的来历
    • 传统文化手抄报内容:苏秦的故事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人间四月芳菲尽
    • 中国传统文化手抄报:天道人合一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