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和÷的由来

来源:网络整理发布时间:2015-07-02

  1631年,英国著名数学家欧德莱认为乘法是加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于是他便把前人所发明的“+”转动45度,便成为了沿用至今的“×”乘号。而另一乘号“•”是数学家赫瑞奥特首创的。

数学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和÷的由来

点击放大图片

  “&ide;”号最初是作为减号在欧洲大陆流行的。数学家奥曲特首先提出了用“:”表示“除”或“比”,但也有人用分数线表示“比”,后来有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就变成了“&ide;”。不过,人们却公认,除号是18世纪瑞士人哈纳创造的,用一条横线将两个圆点上下分开,意为“分解”。

  但也有人认为,“•”(乘)号和“:”(比或除)号都是在17世纪末由发明微积分的著名数学家莱布尼兹创造并引入数学运算的。

    更多精彩文章

    • 数学手抄报:我的数学学习好伙伴
    • 小学生数学手抄报:见习医生的一星期
    • 小学生数学手抄报:蜗牛何时能爬上井台
    • 数学手抄报:数学史上的明珠
    • 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座次排位推理
    • 数学手抄报:数学界的莎士比亚——欧拉
    • 数学手抄报:差别在此
    • 数学手抄报:小学生数学手抄报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