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为1%的学霸之前,你得先做好这件小事

来源:高考化学发布时间:2017-09-22

 

 

开学已经半个多月了

很多同学已经渐渐进入状态

有高一萌新反映,高中和初中差别真的好大

知识点一下子变难变多,成绩也下滑

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某学霸就说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的成绩那么好”

“但我在课前会预习”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预习这件“小事儿”


一个完善的学习过程,

应该是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初识发现-深入理解-精进掌握-熟练运用


如果对应到具体的层面,那就是:

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练习-完美解题

 

初始发现

如果我们第一次接触新朋友,第一印象就是长得怎么样,男生还是女生这种宽泛的认知。

 

这放到学习上,初识发现是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要求的是能对知识的主干和结构有一个框架性地理解,包括这些知识点的概念和出现的背景、在知识网中所处的位置,颗粒度较粗。

深入理解

在接受了初识的概念灌输后,明白知识点背后的原理,能够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学会运用知识来处理对应的问题,掌握解题的方法。

精进掌握

在理解的基础上,下一步是知识的迁移运用,目的是做到举一反三,把上一阶段接触过的知识下沉到已有的知识架构里,并通过训练来提升对知识点的理解,精进掌握。

熟练运用

完成了精进掌握以后,通过模块化的训练,归纳出解题的技巧和套路,反推出出题人的意图,在提高解题速度的同时,也提升思考的深度,最终做到熟练运用的水平。

 

以上的四个学习阶段,其实是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到主动运用的过程。把新知识的学习只停留在课堂老师授课的阶段,这是很狭隘的想法。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不连续、不完整的,会让你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练习-完美解题,是一个很完整的学习链条,是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而我们所说的课前预习,实际上是提前帮学生了解即将学习的知识脉络,以此来降低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本和难度。

 

即便我们推荐课前预习,但是我们从来不认为预习的收获能大于课堂。普遍来说,学生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的接受度较慢,面对新东西多少有点手足无措。

 

然而课堂的时间就那么短,那怎么办?那就把初识的阶段下放到预习部分,在课堂上集中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怎么样的预习,是合时宜的预习?

就像是谈恋爱时的暧昧阶段,处于一个“大致熟悉,存有好奇,饶有兴趣”的程度。

 

从何开始预习?是课本。

正确的预习,应当是包含以下3方面:

预备知识-对新知识的背景梳理

 

知识框架-梳理这个章节中的知识体系

 

发现重难点-找出需要在课堂上集中解决的问题

 

预习的动作,到此为止。比较忌讳的是在预习时追求面面俱到,提前做习题。

 

如果你恰好把习题都做对,那就很容易产生一种“我已经完全学会”的侥幸心理,剥削你对课堂学习的重视程度。

 

这个阶段,更应该做的是对课本细嚼慢咽,把教材的内容仔仔细细地看一遍,尤其是一些知识体量大、课本信息多的学科,比如文科的政治和历史,以及理科的生物和化学。

 

这里说的内容,不仅仅是主体内容,还包括课前的背景介绍和课后的拓展,都不要错过。这些边边角角的补充知识,你只有预习的阶段才能沉下心来读。

 

预习课本的时候,提前记录好那些理解起来有困难的部分,集中在上课的时候解决。你难以理解的,恰好就是考试的重难点。

 

已经很多学霸证实,带着问题听课是一种高效的听课方式。之前在预习阶段记的问题,一旦在课堂上被解决,学生会有种醍醐灌顶的快感,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就非常深刻了。对于理科如何预习?

数学、物理

数学和物理是理科中的理科。课本的文字较少,这两个科目的预习工作在上课前快速浏览就好,重点在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章节的背景知识:这里要求的是新知识与旧知识间的联系。比如函数变换之前的基本性质,电学之前的力学知识;

 

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主要是公式的推演过程

 

对应的课后练习:不用动笔,浏览即可,只需要留个印象。目的是思考知识如何在习题中的迁移运用。

 

生物、化学

生物和化学算是理科中的文科,因为它们的内容非常庞杂,不是单纯的计算,考题考查的重难点在知识的综合运用。

 

这些科目每一个章节的内容都很多,老师还会在课堂讲解的时候穿插实验,学习的连贯性以及知识的体系性会被破坏掉,学生的注意力也容易被分散,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信息。

 

比起数学和物理,生物和化学需要的预习时间会更长。在课前预习的时候,主要关注以下2点:

 

单个知识点内部的框架和脉络:比如钾元素的单质、化合物、反应方程式,再比如细胞器当中不同细胞器的功能、性质;

 

单个知识点在已有知识框架中的位置:比如单个元素和其他元素的比较、组合,再比如细胞器与遗传物质之间的关系。

 

预习结束后,除了结合上面的知识提纲或者知识梳理填空,还可以结合教辅材料来补充。

 

虽然我们一直说预习很重要,但真正让你成为1%学霸的,是那一套完整的学习体系。

 

初识发现-深入理解-精进掌握-熟练运用

预习的作用是在正式学习前的辅助,也不要把预习当成沉重的负担,期望通过预习就能秒懂。无论预习的程度如何,课堂永远不要松懈,课后永远不要松懈。

 

    更多精彩文章

    • 中考临近,学霸分享三角形知识点,中考必备
    • 高三学霸的复习笔记亮相,满篇都是知识点,网友:真心不容易!
    • 学霸总结的二八定律,学会3个,你也能轻松成为高中学霸
    • 【备考锦囊】盘点8位学霸的临场超水平发挥技巧!
    • 数学学霸: 这是数学大题的最佳解法, 别发愁了!
    • 这3种学生,到高中后极有可能成为学霸,你属于哪一种?
    • 为什么初中学霸上高中后容易变成学渣?这几点原因家长要知道!
    • 顶尖名校学霸的秘诀就这“三个字”,但它比勤奋更重要
    • 衡中学霸都在用的9种学习方法!附21条励志语录
    • 升入初中,如何像学霸那样学习与思考?
    • 20个趣味化学顺口溜 助你当学霸
    • 升入初中,如何像学霸那样学习与思考?
    • 衡中学霸都在用的9种学习方法!附21条励志语录
    • 你和学霸之间只差一个“靠谱的学习计划”!不会安排时间的必看
    • 初中学霸高中变差,竟然是因为……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