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02-27

一、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二、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自学课文。结合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范读课文。复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简要复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发学习情绪。
  这两天,小朋友们都在观察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青蛙。)可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揭示课题,“蝌蚪”(kē dǒu))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结合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出示下列词语。
  lǐ
  鲤鱼 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
  guī
  乌龟  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
  dūn
  蹲  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发音强调韵母是un;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pī
  披  让学生联词。(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披星戴月。)
  bì
  碧绿  让学生组词造句。(例:晚上,满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shāng
  衣裳  “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
  四、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一人读一句,或一人读一节)
  五、理清层次,分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先启发学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给全篇课文分段。(学生如有困难可先默读)
  提问:课文中写小蝌蚪找妈妈,写了几个小节?(二、三两节。)
  中间这两节是写小蝌蚪找妈妈,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第一节)写的什么?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这样,课文分成几段?
  课文可分成三段:
  1.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 小蝌蚪找妈妈。
  3. 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六、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七、复习生字词。
  用小卡片全班轮读。(一人识一个,联一个词)
  快读。(要学生迅速读出字音)
  写字。

更多精彩文章

  • 妈妈的机关枪嘴
  • 日出日落(小学生五年级作文)
  • 妈妈病了(看图写话)
  •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
  • 我帮妈妈做菜
  • 妈妈教我学做饭
  • 青蛙捉虫[1]
  • 青蛙捉虫[2]
  • 青蛙捉害虫[3]
  • 和妈妈说句心里话
  • 雪花满天飞
  • 四季的颜色
  • 读《高大的身影》有感
  • 我和语文老师
  • 给妈妈一个假期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