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走向预测
来源:优学发布时间:2011-11-19
最近我又分析了一些学生的试卷,并且这些学生都是名校的学生,可是发现一些学生作文没有经过系统训练过,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语文作文还达不到高考优秀作文的要求。
今年是北京实行新课标后的第一年高考,那么在作文的命题与改卷方面会有哪些新的变化?又怎样合理应对呢?这是学生们必须关注的问题。近几年高考作文评卷以后,诸位参与改卷的老师不约而同的发出感叹:失作文者,基本上就失去高考了。语文作文对高考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为了给10年考生带来帮助,我觉得大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高考作文,并且制定一定策略。
一、新课标作文命题的思路有哪些特点?
从《考试大纲》上分析,新课标考纲对高考作文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后者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新课标指挥棒下的高考作文要求、命题思路和评卷标准已作出一定的调整,但是主旨是强调表达的自由性。
1.展现六个方面的个性特征:
新课标的作文要求,侧重要求个性表达,就是要求个性特点鲜明,共同东西淡化。这样的作文主要体现下面几个特征:
(1)、审美特征。
(2)、探索创造特征。
(3)、文化底蕴特征。
(4)、思想认识特征。
(5)、生活体验特征。
(6)、情感表达特征。这六个方面只要能在文章中体现出一到两个方面,就加强文章的竞争性了。。
2.“自由”的思想如何体现?
新课标中的自由思想主要体现在:文体自由、选材自由、标题自由、语言风格自由、内容角度自由、揭示主题自由、结构框架自由等等。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思想自由。那么思想自由又如何具体的展现呢?
(1)、写出真实的心理和生活,例如真人真事、真景真物、表现真实的世界和生活,不说假、大、空、套话。
(2)、写出真情,要实事求是的抒发情感,避免那些矫揉造作的文字。
(3)、论证观点做到有理有据,要揭示一定得道理或者哲理。
(4)、充分的、合理的展示自我。在规则下合群,在思想上超越。
二、高考作文以及考生在习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1.基础不牢。在平时的阅卷中,一些学生语言不通顺,文章结构和合理,书写不规范,一眼看下去有错别字的现象,这样的错误是最常见的错误。
2.审题不清。在每年的高考作文评卷中,都会出现一些审题不清的现象,例如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只写“翅膀”不写“我”的现象。还有上次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寻找浪漫的情调》一些学生只写“浪漫的情调”不写“寻找”,特别是2009年高考山东卷,以“见证”为题,一些学生对“见证”理解不准确,没有搞明白“见证”的主体,“见证”的主体应该是事件的旁观者,而非所见事件的经历者。
3.材料不新。在现实中,一些学生在平时不注重积累,有的学生写作文选材几乎局限于几个固定的例子,表达方式也是固定的,这难免造成那些素材陈旧、缺乏时代气息等问题的出现。那些不关心现实、阅读面狭窄的考生在写作中“旧事重提”,屈原、项羽、司马迁、张海迪等人是事例成为一些学生共同的话题,只要阅卷老师看到这样的作文,即使其余方面表达的再好,也会因为这些庸俗的例子影响到分数。
4.文体不明。在平时的讲课中,一些学生连“描写”和“记叙”都分不清,只要在散文中出现一点事例描写,他们就觉得是记叙性散文、、、、、、在高考中,一些学生写的文章一半用来记叙,一半用来议论,结果搞得两不像,一些学生写议论文,把论证都忽略了。还有一些学生用一些古代的文体,结果又用不好,那么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5.语言不畅。我一直对学生说,在高考作文中,对每一个字都得慎重,对每一个段落都慎重,那么分数对你也会慎重的,因此语言要经过推敲,锤炼,如果在一些语句表达的苍白无力,词不达意、言不由衷、表达不畅,那么这样的问题可能会成为致命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用古代白话文的形式,显示文章的深度,结果阅卷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弄明白文章的意思,高考阅卷时间紧,于是一些阅卷者就寻找你的不足了,分数自然高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