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动语句何处来——作文修改例谈(2)

来源:网友共享发布时间:2012-01-30


第三,增加修饰成分,使原本干瘪的句子变得丰满而有韵味。对一个人来说,“七分长相三分打扮”。对一个语句来说,修饰成分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14)儿 时的我在不知书为何物的时候,竟会被那纸订成的书所吸引。(15)儿时的我在呀呀学语尚不知书为何物的时候,竟会被那印满美丽的汉字、用一张张浸满墨香的纸订成的书所吸引。两句话比较,后者比前者增加了修饰成分:“呀呀学语”、“印满美丽汉字、用一张张浸满墨香的”,把我幼年开始爱书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第四,锤炼词语,一个生动的词语可以使一个句子增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 南岸”,就是因为一个“绿”字用得好而卓绝千古。据说这个“绿”字也是几易其稿, 开始时先用“到”字,后用“吹”字、“至”字、“满”字等,最后才确定为“绿” 字。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也是经过诗人反复推敲, 几经思考才定下来的。
第五,语言要含蓄,而不要直白。含蓄使语言有趣味,有哲理。如:(16)聪明的人善于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从而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而愚蠢的人不善于吸取他的人经验教训,容易犯他人犯过的错误和别人不曾犯过的错误。(17)聪明的人能将他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经验,愚蠢的人却将他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教训。例(16)语言直白,有点罗嗦。例(17)因含蓄而有趣味,并且精炼富有哲理。(18)有些人学识非常渊博,但仍然谦虚恳学,勤学好问。而有些人不学无术,却自以为是,反而不学也不问。(19)学识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不学无术的人不懂也不问。以上两句话相比较,(19)句显得含蓄耐读,而且前后自成对比富有哲理意味。
第六,优美的韵律能增加语言的美感。我们常说有“诗情画意的语言”,主要表现在优美的韵律和节奏上。(20)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那年我从月牙泉边走过,从此以后魂绕梦牵,或许你们不懂得这种爱恋,除非也去那里看看。这段文字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韵律美。其中“边”、“远”、“泉”、“眼”、“园”、“牵”、“恋”、“看”押韵。和谐优美,有一种音乐的韵律回荡其中,“月牙泉”美妙、清纯的形象仿佛出现在读者眼前,强烈地感染着读者。
我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使用以上方法,学生通过自己批改,互相批改,老师点拨,一篇习作的面貌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更多精彩文章

  • 高考作文命题考虑的最大因素 猜题和反猜题
  • 透视中学作文教学误区 应试训练毁了能力培养
  • 从高考答卷透视中学作文教学误区
  • 考生高考作文热衷编故事 内容"假、大、空"
  • 湖北语文评卷老师揭秘2009年高考作文阅卷
  • 阅卷老师剖析:高考作文为何不能写诗歌
  • 四川考生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得6分(图附作文)
  • 网友爆湖北考生"奇文"涉嫌抄袭新概念作文
  • 福建09高考作文阅卷组长 感叹现在考生太厉害
  • 无人写诗出"险招" 粤高考优秀作文少引经据典
  • 关于“渔夫捕鱼”作文导写
  • “排比段”巧构美文
  • 拿下高考语文半壁江山
  • 高考作文指导:材料作文最容易出现的六种失误
  • 高考重点突破阶段作文的核心提升及预测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