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宽松环境——高考前家长应做四件事(2)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2-04-06

   冯建:家长万万不要给孩子任何承诺,如旅游、买东西、给钱等。应该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自己增长知识、财富,而非为某种物质目的而学习。

    适度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提问:孩子备考期间饮食起居是否需要特别安排?

   尹宗禹:家长在孩子备考的时候肯定应该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注意不要让他们生病,但大可不必兴师动众,要注意“适度”,只是维持常态水平即可。

   王极盛:除了注意孩子饮食卫生、睡眠充足之外,家长还要帮助孩子调整好“生物钟”,把考试的时段调整为孩子脑力最充足的时段。考试前一天晚上也应照此执行。

   冯建:家长应该学会调节考生兴奋点。例如北京新干线学校的复读生张鹏同学,在高考前两周左右每天的复习计划都模拟高考中的时间安排,在高考时状态良好,发挥正常。入学时557分,通过一年的复读提高了92分,以649分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环境系录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此外,考前准备和高考进行中,不必买过多补品或者给孩子安排高档空调房,减轻孩子无形中的压力。

    正确指导孩子的志愿

   提问:早些让孩子考虑院校和志愿是否对孩子向着明确的目标努力复习备考有好处?

   冯建:不必让孩子过早地关注招生院校和志愿填报(除个别尖子学生,报考清华、北大等)。每天从不同渠道得来的信息,会干扰考生情绪,无助于学习。如果抓紧考前这70天左右,成绩提高几十分,从而考上理想的院校,是很有希望的;而过多地关注院校,浪费学习时间,成绩下降,结果是零。当然家长可以关注,但不用太早传递给孩子。

   提问:家长有想让孩子去学的专业,但孩子有自己喜欢的专业,该怎么处理这种矛盾?

   王极盛:每个填报方案都是有利有弊的,没有绝对的好坏。如担心对志愿方案的考虑会牵扯孩子的精力,家长可以按照志愿表上的有关顺序,提前拟出两个以上的方案供孩子参考,同时也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通过比较择优而定。

   冯建:填报志愿不盲从。5月份填报志愿时要多和孩子交流,尽可能地结合孩子的兴趣、爱好、专长和性格等进行选报,切不可只按家长的希望和身边人的愿望进行选择。(记者:储智勇)

  受访专家   北京新干线学校校长冯建   北京精华学校教学总监尹宗禹   中科院博士生导师、高考心理指导专家王极盛 来源:《北京青年报》

更多精彩文章

  • 高考临近 考生家长应该着力做好四件事
  • 标准化考试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 我们全家终于熬过来了
  • 审题不妨悠着点儿
  • 高考专题:语文复习最后冲刺
  • 学艺勿急躁 巧练基本功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