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苦恼》有感

来源:学习网友发布时间:2012-07-12

    读了契柯夫的《苦恼》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生活的凄惨。     《苦恼》讲述的是马车夫约纳在一个冬夜的拉车生活。约纳的儿子这个星期在医院死去,他老人家早已失去老伴,现在孤苦伶仃,悲痛麻木。他接待了几批乘客,路上几次想向乘客苦诉自己的苦恼与悲痛,但得到的却是乘客催赶的责骂,因为人们嫌他心不在焉。夜深了,他回到大车店,但连喂马的燕麦钱都没赚到。黑暗,孤寂与悲痛又涌上心头,天冷使他心更冷。他轻轻地抚摩着自己忠实的小母马,把心里话统统对它说了……     马车夫约纳只是千万生活在社会底层命运悲惨的人们中的一个。这些人贫穷,没有依靠,生活凄惨。他们不能享受生活,每天为了生计奔波。他们生活艰难,经常为下一顿饭的着落犯愁。这些人全力为生计劳动,心中的苦恼能向谁人倾诉呢?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呢?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是生活是我们常人难以想象的,而且他们比我们常人有更多的苦恼。     其实,不管在哪个社会,无论繁荣还是落后,都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而且他们的命运都是同样悲惨的。读了《苦恼》以后,我想起了那些在街边捡垃圾为生的老人。这些老人衣衫褴褛,驼着背,背着个沉重的大垃圾袋,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寒风,终日在大街游荡。他们有时翻着脏兮兮的垃圾桶,找有没有可卖钱的东西,有时尾随着行人,捡他们扔下的易拉罐,包装袋。这些老人可能是没有子女的,也可能是失去子女的,也可能是被子女抛弃的,也可能是残疾的,或者没有多少学识的。他们没有多少劳动力,所以只能过这种穷苦的生活,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还要遭人白眼和鄙视。他们长期生活压抑,心中的苦恼向谁去述说?他们有人承受着失去子女的悲痛,有人承受着被子女抛弃的凄凉,有人承受着残疾人的自卑,有人承受着“少壮不努力”的悔恨……这些人都把各自的苦恼憋在心里,他们找不到人诉苦,也没有时间去伤春悲秋,因为慢下一步,下一顿饭又没有着落了。     《苦恼》中马车夫约纳的生活固然悲惨,但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苦恼。   

    更多精彩文章

    • 读《文化苦旅》有感
    • 感受人性美——《小妇人》读后感
    • 马克·吐温小说《王子与贫儿》读后感
    • 《约翰·克利斯朵夫》读后感
    • 那山·那人·那狗——读《边城》有感
    • 小说?梦魇?还是命运?——读《变形记》有感
    • 读《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有感
    • 创造浓情世界——《羊脂球》读后感
    • 读《女生日记》后感
    • 理直气壮做孩子——读《淘气包马小跳》有感
    • 名著读后感系列
    • 读《水煮三国》有感
    • 红楼梦读后感之笑侃宝玉
    • 《为了忘却的激情》读后感
    • 《爱的教育》读后感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