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注重“三力”

来源:我爱作文发布时间:2012-07-16

高考作文注重“三力” 

2005年高考语文总体趋势

  1、试卷结构样式大胆改革。继上海卷独辟蹊径之后,福建卷迈开了改革的大步,彻底放弃了选择题样式的考查;不少省份选择题的比例也有所缩小,主观文字表述题的比例进一步加大,这也是今后语文考试的一种趋势。浙江卷总体变化不大,结构样式上的较明显变化是总题量从25题增加到26题,增加的是第18题文学常识填空题。

  2、试卷题型样式百花齐放。如考查同一内容文学常识,就有选择题、填空题。填空题又有独立设题和在诗歌鉴赏中综合考查。其他文字表述题的设置更是每个省都有自己的新意和亮点。

  3、试题选材视野不断扩大。①更贴近生活;②更贴近学科;③更宽阔远大。

  4、试卷考试内容灵活取舍。①考纲确定的考试范围不再面面俱到;②选考内容充分体现各地考生实际。如:有的省份暂时回避考查字音、标点等。

  趋势:平稳过渡之后充分自主。

  2006年高考语文“突破口”(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部分)

  要求:扎扎实实地实施基础训练

  语音考查重在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及异读字,应特别关注异读音。

  字形考查重在音近与形近致误两大类,应特别注意因形音均相近而致误的别字以及易混字。

  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试题中出现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标点符号用法一般都是比较明显的和没有什么争议的。

  词语的考查,重点是正确理解词语(包括熟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等。其中不仅要注意词语(包括熟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要注意是否使用得更好的问题。

  语病的考查,是历年的考试重点。这一项内容的考查,可以用客观性试题,也可以用主观性试题。辨析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客观性试题,修改病句的考查一般使用主观性试题。

  综合语用题题型每年变化较大,要注意2005年各地高考卷中有特色的试题,和最近各地模拟卷中的一些新题型。这部分总的命题特点是:新题叠出,图文并茂,异彩纷呈;取材时尚,内容实用,贴近生活;人文味浓,要求提高,综合性强。

  名句名篇重点应把握两点:一是“常见”,二是“名句名篇”。所谓“常见”应该是考生学过或非常熟悉的;所谓“名句名篇”,即具有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性,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所吟诵的诗文名句。

  古代诗文阅读的命题比较侧重考查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内容的分析综合以及对内容的鉴赏评价则又是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点与难点。

  强调文学的评价鉴赏,是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基本趋势。

  现代文“大阅读”大多选自当代名家时代感鲜明,人文色彩浓郁的作品,大致分为下面三种类型:一是通过自然事物抒写启迪,感悟社会、人生。二是直接来自现实人生的感悟。三是连接历史和现实人生得到的感悟和启迪。

  从选文看,以散文为主,少数省市可能选小说为考查命题材料,不可忽视。

  最“肥”的永远是作文

  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

  2006年高考作文,“审题”上应注重三种能力:筛选提炼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联想感悟能力。“深刻”上,更强调揭示事物产生的因果联系;“创新”上,更注重有个性色彩。因此,在命题趋势上,关系型话题作文,已经发展到“顶峰”,可能会暂时淡出考场;其它类型材料加话题作文和词语直接为话题作文,仍有较强的“生命力”,可能还会有一定的“市场”;材料作文,有渐趋主流的倾向;命题作文,已经“卷土重来”,并开始逐渐增多;看图作文,是一种材料作文的变形,也重新闪亮登场;大小作文题并存,可能会出现在部分省份试卷中。值得注意的还有,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融合,考生可以把作文写成话题作文,也可以写成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的“联姻”,考题既提供了材料,又给出了命题,考生在写命题作文的时候,至少不能轻易忽视材料与命题的内在联系。在作文形式多元化时期,考上述哪一种样式都不足为奇,要以多种准备应对作文可能出现的各种形式。

更多精彩文章

  • 重视英语完型填空题
  • 学会做好英语阅读题
  • 怎样答好英语改错题
  • 英语写作有技巧
  • 弄清地理中的图像系统
  • 如何做好历史主观试题
  • 不同物理试题的解题策略
  • 三招攻克化学推断题
  • 2005年高考高分考生谈成功的三个“关键词”
  • 2005年北京市理科状元田禾学习经验介绍
  • 学艺勿急躁 巧练基本功
  • 高考专题:语文复习最后冲刺
  • 标准化考试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 我们全家终于熬过来了
  • 审题不妨悠着点儿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