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写好作文(2)

来源:作文写作发布时间:2012-07-22



  (二)观察指导。根据例文总结出的写法,即写作目标,逐步演播声像媒体,显示学生喜爱的直观形象,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有意识地对准目标观察,帮助学生解决无话可说可写的难题;培养观察能力,从而让学生有序、细致的观察引起积极、活跃的思维,积极活跃的思维带动具体、生动的表达。如:指导学生练习“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烧烤》时,“例文引路”后用录像展示活动的全过程,将学生带入“烧烤潮”。学生看着全班同学烧烤的情景,异常高兴,注意力非常集中,情感特别投入。当我要他们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一连串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出活动全过程时,个个绘声绘色又毫不费力。接着我又提出要求,重播录像,并选劝生炉”、“上叉烤”“吃”突出的一些场面边“定格”,边用教鞭指划,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怎样想,学生随着教鞭的指点观察、回忆、分析、鉴别、分别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述出活动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场面和这个场面中让人最开心、最有趣的一些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学生有目的、全面、细致、精确地观察,迅速“理清活动的全过程”,选择“体现意义,突出中心”的材料,知道“记一次活动”要“按活动顺序”观察,来“写清楚”;还要“抓重点”细致观察“写具体”。可见,电视媒体提供物像指导观察显社通,学生观察时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思信时有凭借、有条理;写作时必然有序、有物、有理、有文、有情。

  (三)片断尝试。当学生通过观察指导产生“会写”的情感时,抓住契机,要求学生在事先预备好的投影胶片上进行片断练习,即练习写好文章的重点部分,“把话说具体”。如: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中的一个“动人场面”。又如:写《荔枝》“果”的“色、形、味”。然后选择2—3个典型片断通过投影在屏幕上显现。或让学生用普通笔将片断直接写在稿纸上,用固定在讲台上方的摄影机当场拍摄被评习作,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出来,师生在都能看到被评习作情况下按写作目标对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共同分析评价。虽然被评议的作文只是极少数,但面及全部,教师示范批注、修改;全班集体评议、修改,学生自改、互改。既充分肯定成绩,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友好竞争,巩固提高;又相互指出缺点和修改的方法。学生看着被评的习作,随着教师的点拨,受着伙伴的启发,获得众多信息,及时从写作规律上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及时予以修改,劣作变佳,佳作更佳。这样,不仅能巩固强化写作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评议、修改的能力,使其写作水平上升一步,又能增强自信心,增添习作兴趣。

  (四)布局谋篇。紧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写作目标,围绕文章所确定的中心,对所选材料加以分析、归类,确定按什么顺序表达,什么详写、什么略写。在投影胶片上或稿子上拟作文提纲。并将其提纲投影片或摄像机放映出来,再一次指点全体学生相互评价、鼓励、启发,把头脑中的构思程序化,避免出现内容无重点、层次不清晰,详略不当的毛病,让其写作水平进一步升华,从而驾驭篇章结构。将各种媒体有机组合,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作文课堂“四环节”的全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动手尝试、探求、发现的境界之中,主体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因此,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接受的信息量大,获得的知识多,并且能迅速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种知识结构又成为他们接受新信息的认知前提。

更多精彩文章

  • 培养学生写字兴趣
  • 激发兴趣还是限制想像力 快速作文法争议中盛行
  • 窗 口
  • 文字--画面--表达语文科研课题研究
  • 永恒的记忆永久的思念
  • 《与音乐对话》作文教学设计
  • 学生喜欢的课——作文活动课
  • 小学生作文心理模型及作文教学模式研究
  • 怎样作文才快乐
  •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 实践新课程要遵循教学规律
  • 情境作文指导教学设计
  • 创设交际情境引导语言实践
  • 新课程小学生语文学力评价初探
  • 论作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