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片段训练--语言描写

来源:写作技巧发布时间:2012-08-09


作文片段训练:语言描写 10/28/2005一、教学目标
1、人物的语言描写。
2、语言的描写要精炼。
3、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
二、重点难点
  人物的语言要求精炼和个性化。(精炼就是言简意赅,用经济的文字,表现丰富的内容。人物语言个性化,是语文描写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要求。所谓个性化就是什么人说什么话,每个人说的话都符合他的身份、地位、年龄、经历、教养、气质、习惯爱好和心理状态,以及所处的特定环境,使读者观其言知其人,闻其声便明其性。)

一、导入

天下大雪,秀才、县官、财主相遇,财主提议以雪为题,每人念一句诗。秀才说了一句:“大雪纷纷落地。”县官接了一句:“都是皇家瑞气。”财主笑着说:“再下三年何妨?”这时,来了一个穷人,一听就生气,骂了一句:“放你娘的狗屁。”
这段话,表明了不同身份的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说的话当然不同。秀才是读书人,语言讲文采;县官不忘为皇帝歌功颂德;财主不愁吃,不愁穿,把下雪看作是乐事;唯独穷人,饥寒交迫,当然要埋怨骂人。
   二、片段举例

什么样人说就什么样话。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经典的语言描写: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几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辨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孔乙己》
   众人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拿他的痛苦来取乐。通过语言描写勾画着这些人麻木不仁穷极无聊的嘴脸,笑声里蕴蓄着一股悲凉的意味。孔乙己的一段话表明了想清白,但清白不了,又偏要争面子。可见孔乙己生活在矛盾之中而又成为取笑的对象。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 ——《故乡》
一声“老爷”,“我”与闰土少年时代的纯真友情,完全被封建的等级观念所代替了。
下面是某一学生的语言描写。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李星说。
    这段描写显得单调乏味。如果加上符合他们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就会好象真的听见他们的声音;同时添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就会加强对话的表达效果: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捣乱鬼无事生非,油嘴滑舌;张小勇油嘴滑舌,混淆是非;高芳芳正义、勇敢,不留情面;李星性格软弱,胆小怕事,各自的思想境界以及性格特点活灵活现。

更多精彩文章

  • 高考作文命题考虑的最大因素 猜题和反猜题
  • 透视中学作文教学误区 应试训练毁了能力培养
  • 从高考答卷透视中学作文教学误区
  • 考生高考作文热衷编故事 内容"假、大、空"
  • 湖北语文评卷老师揭秘2009年高考作文阅卷
  • 阅卷老师剖析:高考作文为何不能写诗歌
  • 四川考生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得6分(图附作文)
  • 网友爆湖北考生"奇文"涉嫌抄袭新概念作文
  • 福建09高考作文阅卷组长 感叹现在考生太厉害
  • 无人写诗出"险招" 粤高考优秀作文少引经据典
  • 高考重点突破阶段作文的核心提升及预测
  • 关于“渔夫捕鱼”作文导写
  • 高考作文指导:材料作文最容易出现的六种失误
  • “排比段”巧构美文
  • 拿下高考语文半壁江山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