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高考作文阅卷请过三重门

来源:课堂辅导发布时间:2012-09-19

2003年10月19日12:39 每年高考结束后,总会有一些对高考作文阅卷工作见智见仁的“说法”,听得多了,也就有了一些“想法”,写出来求教于方家。

  有一种说法,高考作文阅卷老师首先要写一写高考作文,据说有的地方不只是“说法”,而已经是“做法”了。我以为此举甚有必要,目的倒不在于给阅卷老师出“难题”,让阅卷老师“难堪”,而是为众多考生负责。因此阅卷者倒不一定要与考生“同步写作”,也不一定非要“打分”不可,但必须把“写”作为取得阅卷资格的条件之一,这恐怕不应该是个问题的。

  那么,过了这一关是否就可以参加阅卷了呢?我看还不够。正如一个出色的运动员未必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裁判员一样,能写好作文不一定就能判好作文,尤其是有特定要求的高考作文。高考作文阅卷不仅需要“手高”,也需要“眼高”。因此,不妨再拿几份当年或前两年不同档次的高考作文,请阅卷老师就文中的“亮点”或“疵点”作些点评。点评最好不要采取指定式的“规定动作”,而应该是需要用“慧眼”来“发现”的“自选动作”,这更能看出点评者的水平。

  最后,鉴于高考作文阅卷是一件需要在既定时间内又快又准地完成的“活计”,不允许“慢功出细活”,所以还应该请阅卷老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本高考作文的评判。评判不同于前面说的点评,只要圈出错别字和不正确的标点符号,划出病句和辞不达意处,最后打上分数即可。

  我想,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若能过了写作、点评和评判这“三重门”,应该说是比较称职,也可以让考生和家长放心了。由他们来评阅高考作文,是能保证较高的质量,有较高的信度的。

  高考,尤其是高考作文阅卷工作是关系到众多考生和家庭以至于“惊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大事情,我们可以不去讨论这种现象是否正常,却无法回避这一“存在”。既然如此,与其每年高考后放一通“马后炮”,与其为“稳定大局”而掩饰矛盾,还不如“未雨绸缪”(其实已经是“有雨”了),在造就一支过硬的高考作文阅卷队伍方面切切实实下些功夫,拿出些举措来。只要有关部门下决心,这应该是可以办得到的。

    更多精彩文章

    • 历届高考作文题目
    • 2007广东高考作文:雕琢心中的天使
    • 06广东高考作文: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 高考作文阅卷:“潘金莲”一文经过3次改判成佳作
    • 教师来信:关于2002年高考作文及学生习作6篇
    • 四川高考阅卷“挖掘”出一批优秀作文
    • 高考作文观点令人担忧:学校是牢房,结婚是坟墓
    • 2000年高考作文综艺搞笑版
    • 专家谈高考作文模仿现象不一定是坏事
    • 江苏教育专家质疑高考作文
    • 满分高考作文过早“流传民间”之忧
    • 不要把高考作文神秘化
    • 范文:爱的旋律
    • 高考诗作字数计算之我见
    • 作文,让阅卷老师为你加分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