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简单模仿 照搬照抄

来源:作文辅导发布时间:2012-10-18

2005高考失分作文分析:简单模仿 照搬照抄

   在高考评卷中,一贯反对抄袭和套作。如果抄袭或者仿作,情节、结构、立意均雷同于一些已经发表过的文章,那么这样的作文就不能反映出考生的真实水平,如果这样的作文得高分,显然违背了高考公正的原则,所以有的完全照搬照抄的文章甚至被阅卷老师判了零分,而有的文章虽只是模仿某篇范文,如果痕迹过于明显,得分也会很低。在以往的高考中,也曾出现了一些抄袭之作,但是,因为以往的作文限制较多,发挥的余地不大,抄袭、套作往往难以尽如人意,因此,这种现象并不明显。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定、题目自拟”,是想尽量减少限制,留给考生写作更大的自由空间。但是写作自由空间大了又容易给抄袭、套作以机会。为了防止抄袭、套作,2001年在试题中特别强调“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内”,但是,考题又说“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还可以“立意自定”,内容仍然是非常宽泛的,因此,出现的抄袭、套作现象很是不少。 
 
2005年高考,有的考生的作文披彩戴花,胡拼乱凑。写着写着,突然冒出一大段议论抒情的文字。单看这段文字,情深意挚,充满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剖析和感悟,很有哲理,很有文采,但可惜与前后文不搭界,游离于文章结构之外,且语言水平反差极大,给人的感觉好似一件粗布旧衣上胡乱补了一块华丽的补丁。还有些考生在作文开头、结尾来上一段不着边际的抒情议论,像极了前些年的穿靴戴帽,只不过进化了,前者是冷冰冰的政治口号,后者蒙了一层温情脉脉的纱罩。考生想以此作为文章亮点,提高文章档次,但阅卷老师却觉得特矫情,特别扭。还有的考生外表花哨,内容空洞。一些考生写了诗歌、戏剧,而这两种形式不太适合本次作文。所谓诗歌,只不过是把空洞的议论分行书写而已。至于戏剧,冗长的舞台说明挤占了作文的有效空间,再分三到四幕,每幕只有三两句对话,很难深度展现话题内涵。

    更多精彩文章

    • 2005年高考高分考生谈成功的三个“关键词”
    • 2005年高考作文指导1
    • 2005年高考作文指导2
    • 2005年高考作文指导3
    • 高考话题作文热身训练题写作点拨
    • 2005年高考作文指导4
    • 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2
    • 高考作文复习全程训练3
    • 高考话题作文备考摭谈
    • 高考作文高效指导揭秘之:确定文体
    • 审题不妨悠着点儿
    • 标准化考试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 学艺勿急躁 巧练基本功
    • 我们全家终于熬过来了
    • 高考专题:语文复习最后冲刺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