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话题:填充(4)
来源:作文大全发布时间:2012-11-20
佛家说,我修养的境界是空:"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然而,和尚们也是让自己的脑子被佛理充满罢了,既然还有"佛"又怎能算是空?空虚使人受伤,这是显然的。世间许多伤感来源于人内心的虚弱,自卑感也来了,失望也来了,以至于浑浑噩噩伤心痛苦麻木堕落,而一旦人补上了空,灵魂变得充实了,伤心事也就难以扰动他了。美国小说家福克纳早年混迹情场,情人死了,他放浪形骸,后经安德森指点,他迷上了写作这一行,生活从此有滋有味。打开心录之窗,放些阳光进来,让世界美好充填心灵的空间,岂非人生乐事?神福克纳的经历,或许能说明这一点。
当然,充实不是排外。塞满脑的如果是些鸡零狗碎的东西,强韧也就失去了根基。我们所追求的,只是自身的完善。毕竟,空白的人生太易受伤,老是对付纷扰又让人太累。还是把目光定格在一种事物上吧,携一颗充实的心灵,任凭风吹浪打,也能闲庭信步。[评析拓展] 所选几篇学生作文,应当说思路都是比较开阔的,扣题也较紧。李泽民的《填充世界》是一篇议论文,行文紧紧扣准"世界因爱而美" 这一永恒的主题,论及我们习惯"被爱"而忽视"去爱",进而推出要用"爱占据灵性的空间",审视点较高。牛宝庄的《充实·强韧》则?quot;大文化"的角度立论,由古述今,从中到外,从"执着"到"充实",层层递进,论辩力强。方军的《人类的"空洞"》着眼于科技发展与生存环境的关系这一世界前瞻性课题,论证了人类忧患意识方面的空洞,例证典型,语言警策,有着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潘云的《占据》是一篇科幻故事,构思精巧,想象奇物,"媒介人"寓意深远。刘超的《填充》用"蒙太奇"手法将三个大家所熟知的画面巧妙地组接在一起,形象地诠释了让信念、光明、充实占据心灵的意蕴,给人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