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桥阻击战”小型调查报告

来源:中小作文发布时间:2012-12-31

    一、有关背景介绍
    1、凤凰山地处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白马镇傅宅村,是著名的“白马桥阻击战”的主战场。傅宅村也称“白马桥”,因凤凰山脚的白马桥而得名。
    2、傅红耀,男,浙江省白马镇人,医师。喜爱文学,七十年代起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小说、戏曲剧本及新闻报道。是长影电影文学刊授学院首届学员,2004年加入金华市作家协会。白马镇中学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聘请他为校外德育辅导员。
    二、调查的由来(一个故事)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我校组织我们七年级学生到我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凤凰山参加教育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听校外德育辅导员讲述六十多年前发生在这里的抗日故事,缅怀为国捐躯的英雄,并寻找战争遗迹。
    10月17日下午两点半,同学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目的地。校外德育辅导员傅红耀医师早已兴致勃勃地等待在凤凰山山背上。这天艳阳当空,秋老虎发威,气温异常高,但傅红耀医师却不休息不喝水,一口气给我们讲了两个半小时。下面是傅红耀医师给我们讲述的“白马桥阻击战”的故事梗概:
    1941年4月,侵华日军发动了宁绍会战(即浙东会战),周恩来的家乡绍兴、蒋介石的家乡宁波相继沦陷,日军的下一步目标是占领浙江省临时政府所在地——金华永康的方岩。浦江是金华的东大门,傅宅村则是浦江的东大门。傅宅村是一方窄窄的丘陵,丘陵上一条千年古道静静地躺着,一条并不宽大的浦阳江缓缓流过,两边凤凰山与球山双峰对峙。沿球山脚流过的是发源于浦江的浦阳江;沿凤凰山山脚的是从诸暨通往金华的千年官道,傅宅村就在官道边上。这方窄窄的丘陵自古以来就是上通金衢、下达吴越的咽喉要道。扼住凤凰山与球山,就守住了傅宅村;守住傅宅村就镇住了浦江的东大门、金华的东大门,所以傅宅村一带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从41年4月22日起,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九军到白马桥设防。过去,人们总认为国民党部队打仗不力,抗日不力。但冯圣法军长统帅的这支部队却非常地“抗日”。加上当地中共地下党、社会名流以及广大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暂九军布起了一条东起义乌楂林、西至诸暨马剑长达七十里的防线,白马桥正好处于防线的中间点上。
    5月11日,日本军队派遣大久保利荣带领先锋部队来到了凤凰山防线外。日军先炮轰山头,我军埋伏不动,日军以为没有防守,便长驱直入。一入伏击圈,我军一声令下,日军顿时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一下子被消灭了一、两百个。鬼子哪肯善罢甘休,一连发起了九次冲锋;我军借助有利地形,击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然而,我军的人员渐渐地疲乏,弹药渐渐地减少,守卫在这里的营长,刚向冯军长打完请求增援的电话,突然发现身后出现了几十个、几百个敌人,他们不顾我军机枪扫射,蜂拥而至。最后,我军腹背受敌,守卫在这里的28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
    这个缺口一打开,白马桥的防线顿时失守,整个傅宅村被日军占领。日军杀烧抢掠,无恶不作,5月12日一天,傅宅村被杀村民99人,被烧房屋347间。
    暂九军为防日军从官道进军金华,把敌人向西引入深山;同时,边战边退,退守第二防线——郑宅黄梅岭一带。在当地社会名流、老百姓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日军被引入伏击圈,大败;5月15日凌晨,日军再次惨败,于是全线退回宁绍地区。白马桥阻击战仅4天,歼灭日寇一千余人,使浙东会战反败为胜,日寇龟缩整整一年不敢出动。
    三、我们的初衷与方案
    一石激起千层浪。傅医师的故事,令我们心潮澎湃,匪夷所思。想不到,真的想不到,往日只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抗日故事竟然曾发生在我们的家乡、我们的身边。傅医师的讲述已够生动、够详尽的了,但我们总觉还有好多好多的疑问:这么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真的发生在我们家乡?在老师的指点与指导下,决定对这场战事来个小小的调查。我们调查的初衷是通过采访知情人,理清故事内容,挖掘历史意义,激励我们青少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激励我们白马人民牢记历史,继续努力,积极进取,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地方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的调查方案是:

更多精彩文章

  • 该怎样上学去的调查报告
  • 红灯面前请你停一下
  • 争创文明社区,争当文明市民
  • 青青宿迁悠悠情
  • 我们需要爱心的存在
  • 宽容的力量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