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点评:湖南卷(2)
来源:快乐学习发布时间:2013-01-12
拉过被子蒙住头,我强忍着声音不被流露,泪水却一行一行地滑落。这一晚,我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我只知道湿了一大片。
男儿有泪不轻弹,今夜我却泪千行!多少年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每晚父母都是这样踮着脚尖,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慢慢地移动,我还有什么要感到生气呢?
朱自清有父亲的背影,史铁生有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傅聪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书,而我,我有什么?我有父母踮起的脚尖!
父母是平凡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却是伟大的,是无与伦比的,是一个人一生最大的财富。
踮起脚尖,父母的爱,今生永不忘,也不敢忘!
点评:
文章开头写自己深夜一人在家的心情,接下来的二、三、四段写家里的经济状况和自己的心理状况,看似闲笔,其实是在交代我“怕”和“生气”的原因,后文情节的铺垫和伏笔。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细节,全文只叙写了夜深躺在床上等爸爸妈妈回来的一个片段,父母夜深回家轻轻地上楼,轻轻地开门,踮起脚尖走路,为我盖被子,这一切都是我听到的,感觉到的,父母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已经写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踮起脚尖”的细节描写,倾注了父母对儿子的深爱,又点明了题目,来得十分自然,显示了作者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结尾将朱自清父亲的背影、史铁生的母亲推着轮椅的身躯,有傅雷殷切的家书与自己的父母类比,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更是神来之笔。作者还十分注意巧设文眼,并前后照应。如开头就以“怕”和“生气”为文眼,当事件叙述结束后,又以反问句“我还有什么要感到生气呢?”照应开头,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张传权)
病文诊断
踮起脚尖
湖南省考生
幼年时,跟随外婆住在乡下,蓝白相间的平房低矮,却有着那时的我无法企及的高度。
年代久远的房子似乎终年没有改变,即始终散发着最让我痴迷的气息。
每逢周六放学回家,脚还未踏进里屋,那味道便像钩子般深深将我吸引,我知道,外婆又炒年糕了!
厨房里的灶台有着黝黑的沉淀,它承载了那么多的苦辣酸甜。
我的个头仅仅到它的三分之二,所以要欣赏锅里香腾腾的年糕还很困难。外婆时常看着我无奈又渴望的表情,忍俊不禁地摇摇头,“傻孩子,努力踮起脚尖吧,这样你就美梦成真啦!”
踮起脚尖,够着童年最美味的愿望。
时光在故乡的湖水里打了好几个转,父母将我从外婆家接走的那一年之后,就再也没有像那样闻到炒年糕的香味了。即使在城里吃过各样做法讲究的年糕,那股奇特的味道似不再有,而我也无需再踮起脚尖。
十八岁,父母送我去学芭蕾,我总是需要踮起柔弱的脚尖,达到最好看的弧度。每一次艰苦的训练,都曾让我辛酸落泪。教练和父母一次次鼓励我,踮起脚尖,就能克服一切。
我穿着白色纱裙像天鹅一样在舞台中央忘情舞蹈的时候,踮起脚尖,便够到了稚嫩岁月里的一丝坚强。
年岁渐长,我还是会时常想起童年时外婆的热年糕,以及那一次次踮起脚尖时雀跃的心情。
暑假再次回到故乡,那一如既往的平房似乎低矮了不少,而外婆也愈发佝偻年迈。外婆乐呵呵地嚷着要给我炒年糕,我心里自然也乐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