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时评:公安拿学生凑数“刑嫌人员”太荒唐

来源:学生社区发布时间:2013-10-14

  原题《“刑嫌”的帽子给谁更合适?》

  福建男子范兵报名参军被告知政审不过关,公安厅查询系统显示范兵系“刑嫌人员”。家人称,范兵14岁那年,派出所需要限期内完成一定数量刑嫌人员信息采集指标任务,遂找调皮学生凑数。后来,公安局领导出面“打包票”,“刑嫌人员”的案底不影响政审。(12月9日《华西都市报》)

  恕笔者孤陋寡闻,之前根本就不知道有“刑嫌人员”一词。据寿宁县公安局局长杨声鸣介绍,“刑嫌人员”是公安机关内部秘密掌控的对象,指那些有工不做、有学不上、彻夜不归的人,甚至说一些过激话的人。如此一来,“刑嫌人员”何止千千万万,恐怕世人一多半都是。

  虽然杨声鸣局长说,被列入“刑嫌人员”的民众不会与其生活有关联,对升学、就业、银行信用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谁上了公安局的“刑嫌人员”名单,都会有背后发冷的感觉,公安局是干什么的啊。假如杨声鸣也被上级公安机关列为“刑嫌人员”,他能处之泰然吗?我想,当今手握公权的人,很容易对老百姓说一些过激的话,“常在河边走”也很容易“湿鞋”,按照杨局长的解释,某些官员恐怕都是“刑嫌人员”,他们更有可能是“刑嫌人员”。

  我不明白的是,最应该成为“刑嫌人员”的人不是“刑嫌人员”,而几个年幼无知爱调皮捣蛋的少年为什么却成了“刑嫌人员”呢?原因就是,年幼无知少年的权利最容易被漠视、被剥夺。而某些手握公权的人权力缺少约束,权利却很有保障,公权的大水不会去冲“龙王庙”。可见,把“刑嫌人员”的帽子给几个少年戴上,终究有糊弄上级的嫌疑。其实,最该配戴“刑嫌人员”帽子的是某些官员,他们手握公权,却又缺乏监管,或监管乏力,他们最容易成为刑事案件或经济案件的嫌疑人。建议各级公安机关别拿学生凑数了,还有更适合的人选呢。(张魁兴)

    更多精彩文章

    • 教育时评:孩子,你的生命比资料费更重要
    • 自我认识的成功走向
    • 辣评:高考状元落选美国顶尖大学说明什么
    • “不属于我的掌声”
    • 夕阳下的美丽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