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专辑(133)(3)

来源:乐学发布时间:2014-02-11


   ②自恋狂。自恋狂常常需要别人不停地赞美、爱慕,为了博取对方喜欢,常盲目答应别人的所有要求。
   ③情感幼稚。以幼稚的行为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此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一种打击自己事业的方式。
   ④中年危机。感到中年危机者,认为眼前没有任何挑战值得奋力一搏,变得死气沉沉,喜怒无常。
   ⑤虚幻的期望。志大才疏,对自己的才能和潜力不能作出明智的估计,对自己要求过高,生活目标极不现实。
   ⑥自卑过重。自卑感严重的人在自尊心作祟下,有时会做出荒诞之举以证明自己的价值,结果反而自取其败。
   ⑦报复心强。报复心强者无法泰然面对挫折,结果失去人缘,陷入麻烦。
   ⑧执拗多疑。心胸狭隘,整日疑神疑鬼,总在揣测别人的动机,势必会浪费工作精力,影响人际关系。
   ⑨追求刺激。有些人爱“剑走偏锋”,只有将生活节奏调得很快,晕头转向之后,才会快乐,所以容易判断失误。
   ⑩欺世情结。有些人总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像别人想像中那样好,常常引以为咎,以致自寻毁灭来惩罚自己。
  
   8、男人四十的十大不惑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四十岁,是一个日影西斜的年龄,也是一个洞明世事、了悟自身的年龄。四十岁的陶渊明弃官归隐,说出了“今是而昨非”的名句。男人年过四十以后,其观念变化归纳有十大不惑。
   第一个不惑,是突然意识到行政事务的烦琐,自己是一个小人物。
   第二个不惑,是雄心万丈消退之后,突然恋起家来。
   第三个不惑,是包容一切,或者说“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
   第四个不惑,是明白了世界是残缺的,美是残缺的,世界上永远没有圆满。
   第五个不惑,是不在盲目迷信权威,觉得人跟人差不多,许多“势”是做出来的。
   第六个不惑,是明白了人类煞费苦心所建立起来的文明大厦,还有许多有懈可击的地方。
   第七个不惑,叫“敢言”,或者叫“童言无忌”,总觉得人应当说真话。
   第八个不惑,叫“承认一切都有定数”,释然地对待许多事情。
   第九个不惑,是打破了对异性的神秘感和膜拜心理,明白了完美的理想女性是没有的。
   第十个不惑,是“念旧”,怀念那些旧人、旧事和曾经给你帮助的朋友。
   当然,最大的不惑是明白了要抓紧时间做事了,因为时间于自己已经不多了。
  
   9、老禅师的忠告
   老禅师带着年轻的徒儿出庙下山化缘,归途中遇见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年迈老妪。
   老禅师当即命徒儿留些干粮和银两给老妪,徒儿有些不情愿。老禅师便开导他说:“生死与功德只在一念之间,这些银两和食物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暂时能维持生计罢了,可对施主却是救命之物啊。”徒儿似懂非懂,恭谨道:“师傅的教诲弟子会铭记于心,有朝一日待弟子振兴寺庙财粮广积之时,定要救助穷苦百姓。”谁知老禅师听了却轻叹着摇了摇头。几年后,老禅师油尽灯枯,圆寂前他把一本经书交到徒儿手中,翕动着嘴唇却没能来得及说出最后一句话。
   年轻的徒儿继承师位后持庙有方,破旧的小庙不断扩建。徒儿心想,等寺庙扩建完毕,一定谨遵老禅师的教诲去广济百姓,可是当寺庙颇具规模后,他却又想,等庙宇更具规模后再济助行善吧。时光荏苒,等徒儿年至耄耋,寺庙已是殿壁辉煌良田百顷。可是,几十年来他却因忙于建庙,疏于善事,最终没有做过一件有功德的事情。临终前,徒儿突然想起老禅师留下的那本经书,当他翻开扉页,但见经书上赫然写着老禅师当年未及点明的忠告———

更多精彩文章

  • 写作素材专辑(2)
  • 写作素材专辑(3)
  • 写作素材专辑(4)
  • 写作素材专辑(5)
  • 写作素材专辑(6)
  • 写作素材专辑(7)
  • 写作素材专辑(8)
  • 写作素材专辑(9)
  • 写作素材专辑(157)
  • 写作素材专辑(12)
  • 构建和谐社会人人有责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