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有感于艺术生长胖一斤罚20元校规
来源:网络收集发布时间:2014-04-18
解放日报:教育也要靠“罚款”
近日,有关“罚款教育”的新闻频频。重庆一家中专艺术学校,为了让舞蹈专业的学生保持良好的体形,规定长胖了要罚款,而且罚款指标从“长胖一斤罚5元”,提升到“长胖一斤罚20元”,不少学生不堪经济重负。长春一家初中学校,老师制订班规,“犯小毛病罚款5元、和老师顶嘴罚款10元……”,足有百余条,每条规定后面都附上罚款金额。此类新闻不一而足,不禁令人思考:“罚款教育”为何出现,为何“流行”?
表面看,罚款是因为老师们“没办法”。不是吗?舞蹈专业对学生身材要求很严,老师多次提醒学生要控制体重,但效果不好,于是想出了罚款的招数。一些学校学生众多、且日常行为习惯不佳,老师很难管理,制订了罚款班规后,具有不小的震慑作用。罚了款,老师也没有将钱据为己有,而是作为班费使用,看似煞费苦心、“合情合理”。
但是,稍微细想一下,“罚款教育”的背后,藏着许多隐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所以几十元甚至几元的罚款,会让许多学生背上思想负担。如果学生为了“找钱”而走上歧路,那后果不堪设想。当然,也有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零用钱富余,区区几十元罚款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那么他们是否就可以仗着有钱无视校纪校规呢?这样的思维方式延续下去,将来这些学生走上社会,是否会仗着有钱无视法纪法规呢?
因为“没办法”,想出罚款这样的“办法”,正是折射了教育的苍白和乏力。一个“钱”字,异化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双方成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事实上,教育不只是简单的“我讲你听”,“我考你答”。很多时候,教育工作者需要用心、用情、用艺术化的方式来处理事务。有这样一则经典教育案例:英国著名的解剖学家麦克劳德上小学的时候,为了搞清楚狗的身体结构,竟然偷偷杀死了校长家的宠物狗。这显然是件难以原谅的事情。但麦克劳德遇到一位高明的校长,他对麦克劳德的惩罚是画出两张解剖图,一张是狗的血液循环图,另一张是狗的骨骼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宽容和善待之心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爱上了生物学,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获得诺贝尔奖。教师面对学生的“不听话”或错误,如果本着育人的态度,那就应该思考:学生为什么会犯错?有多少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采用怎样的教育方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心悦诚服地去改正……而不是用简单的罚款方式来树立教师的权威。
在我们的学校,“罚款教育”只是极少数,但是类似的简单化教育、惩罚式教育屡见不鲜。比如,学生写错一个字,老师罚他抄几十遍甚至上百遍,让他牢记。请问,老师为何不能想出一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呢?又如,学生迷恋上网,影响了学业,老师习惯于把家长叫到学校,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的不是,要求家长加强监管。那么,老师为何不能研究一下学生染上网瘾的根源,并对症下药呢?“罚款教育”和诸多简单化教育,让我们又一次思考:在纷繁的社会形态下,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育应该怎样融入爱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