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知识体系重视思维训练——高考历史复习方法纵横谈(2)
来源:爱学习发布时间:2013-01-21
史复习课仅停留在重新组织教材,拉拉粗线的要求上,是不够的,应该发掘更细的线索。”
从高考试卷来看,每一道问答题实际上至少包含着一条细线索,如果我们的学生不具备理清
线索的能力,答题时就会丢三落四,史实混乱。
(2)从线索的内容联系来看,有纵向线索和横向线索之分。线索化首先要加强知识的
纵向联系,使知识更系统,更具条理和科学。纵向线索容易削弱知识的横向联系,因此,还
要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分为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这可理解为抗
日战争历史的纵向联系;抗日战争历史横向关系是日本侵华、正面战场抗战、敌后战场抗战、
国共关系。又如截取19世纪50年代这条时间纵线,横向地分析英、法、美、俄、日、中
等国的政治特点,这样通过纵横串联,就可以理清知识网络,建立知识点的座标体系,使学
生形成一个“竖成线、横成片”的立体知识网,便于把知识学活。
无论采用何种线索复习,都要求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变教为诱,
学生变学为思”。理出线索仅仅是引导学生探堂入室的第一步,而从教材中提取有效信息,
分析问题,提炼观点,串组成篇,应在教师启发指导下通过学生思考、探索、发现来完成。
如果缺少启发式的教学,那么内容的线索化也就失去了它的本义。
3.理论系统化。《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历史教学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按照年代顺序,具体讲述历史,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分析和结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对考生能力要求的第8条也规定:“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的发展规律”。从近年高考
试卷来看,理论性较强的问答题、材料题,甚至理论性较强的选择题的比重逐年增加。史论
结合,寓论于史,既是平时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也是高三历史复习中需要加强的重要方面。
如果缺乏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能力的提高就无从着手。而这些基本理
论往往是教材中的隐性内容,容易为教师所忽视。因此,在高考复习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
系统地逐步对教材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作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强化训练。高考
复习局限在形象思维的处理上是不够的。这正如斯宾塞所说“教课应该从具体开始而以抽象
结束。”这种“抽象”体现在历史教学中,就是历史理论思维。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
理包括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内容和形式、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
发展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
级斗争、人民群众和个人的作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历史人物的评价等等。
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教学时,必须做到:①教师对理论教学要有规划,复习时既要注意纵
向联系、横向联系,又要注意“垂直高度”,即把历史现象提高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进行分析,
也就是进行“立体复习”。②充分运用学生的知识迁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许
多观点,学生在政治课中已有所接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拿来主义”,从而减轻难
度,提高效益。③运用辩证法,切莫搞片面性,陷入形而上学。要使学生知道任何历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