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假字学案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7-06-24
通假字学案
学习目标
1
2
学习过程
(一)什么叫通假字?
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
(二)通假字的辨识
1、通假是借音表义,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辨识通假字主要是以声音为线索。
如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离骚’者,犹离忧也。
2、从字形上看,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本身与形声字通假的情况,我们可以给声旁增加偏旁的方式找出本字。
①增加偏旁,找出本字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②更换偏旁,找出本字。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此小大之辩也。
距关,毋内诸候。
③取消偏旁,找出本字
使臣奉璧,拜送于庭。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课堂练习
一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5、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6、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7、或师焉,或不焉。
8、屈平既绌
9、人穷则反本。
1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2、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13、张良出,要项伯。
14、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15、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16、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17、与人居则画地为陈:
18、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
19、悟言一室之内
20、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21、不如决策东乡
22、失之豪厘
23、其次诎体受辱。
24、及罪至罔加。
25、放失旧闻。
二.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A犹可说也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
C.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A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B燕王诚振怖
C
D.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
3.A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B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C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蚤”通“早”)
D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4.A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
B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D岁亦暮止
5.A偭(miǎn)规矩而改错
B.芳菲菲其弥章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6.A蒲苇纫如丝
B府吏见丁宁
C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D悟言一室之内
7.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B匪我愆期
c直不百步耳。
D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8.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B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C虽有槁暴。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9.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B君子生非异也。
C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D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0、A项伯杀人,臣活之。
B赢粮而景从。
C或师焉,或不焉。
D拜送书于庭。
附
常见通假字集锦
“坐”通“座”先自度其坐,而置之其左《郑人买履》
“反”同“返”反归去之。《郑人买履》
“阙”同“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山峡》
“伏”通“服”人皆伏其精练《梦溪笔谈-梦天寺木塔》
“负”通“伏”于是燕王负斧质,之阙下谢罪《汉书-文三壬传》
“说”通“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止”通“只”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强”通“僵”昂首观之,项之为强《幼时记趣》
“邱”通“丘”以土砾凸着为邱《幼时记趣》
“女”同“汝”悔女知之乎?《论语》
“陇”通“垄”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为”同“谓”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帖”通“贴”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火”通“伙”出门看火伴《木兰诗》
“熙”通“嬉”圣人非所与熙人,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曾”通“层”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望岳》
“祗”通“只”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食”通“饲”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见”通“现”刀美不外见《马说》
“邪”通“耶”其真无吗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板”通“版”活板《活板》
“已”通“以”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活板》
“诎”通“屈”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
“衡”通“横”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记》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而:通“尔”;你。人称代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动词。“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动词。“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名词。“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疑问代词。“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混黄华叶衰。”
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
简:同“拣”;挑选。动词。“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动词。“图穷而匕首见。”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动词。“风吹草低见牛羊。”
景:同“影”;影子。名词。“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通“俱”;全,皆。副词。“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距:同“拒”;把守。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累累:通“垒垒”;形容坟墓一个连着一个的样子。形容词。“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离:通“罹”;遭遇。动词。“‘离骚’者,犹离忧也。
甿:同“氓“耕田的人。名词。“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俛:同“俯”;低头,表示服从。动词。“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缪:同“穆”温和,恭敬。例句中为姓。“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内:同“纳”接纳。动词。“距关,毋内诸侯。”
女:同“汝”;人称代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取:通“娶”;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识:通“志”;记住。动词。“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识:通“志”;记住。动词。“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孰:同“熟”;仔细。形容词。“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同“悦”;愉快。形容词。“秦王不说。”
竦:同“耸”;高。形容词。“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汤:同“烫”:用热水焐。动词。“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帖:同“贴”;粘附。动词。“对镜帖花黄。”
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亡:同“无”;不。副词。“河曲智叟亡以应。”
惟:通“唯”;只,只有。副词。“惟陈言之务去。”
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奄:同“晻”;日无光。形容词。“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厌:通“履”;满足。形容词。“暴秦之欲无厌。。
厌:通“餍”;满足。形容词。“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要:同“邀”;;邀请。动词。“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同“邀”;邀请。动词。“张良出,要项伯。”
阴:通“荫”;绿荫。名词。“佳木秀而繁阴。”
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级七千有余。”
有:同“又”;再。副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与:同“欤”;呢。疑问语气词“是谁之过与?”
蚤:通“早”;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振:通“震”;震动。动词。“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支:通“肢”;肢体。名词。“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名词。“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直:通“值”;价钱,代价。名词。“系向牛头充炭直。”
著:同“着”,穿。动词。“著我旧时裳。”
尊:通“樽”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坐:同“座”;座位。名词。“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案:
罢:
颁:
板:
蜯:
暴:
暴:
暴:
杯:
倍:
倍:
被:
被:
被:
俾倪:
辟:
辟:
辟:
弊:
弊:
弊:
徧:
宾:
不:
不:
不:
材:
裁:
裁:
采:
仓:
藏:
廛:
唱:
钞:
雠:
鉏:
绌:
从:
从:
淬:
厝:
错:
当:
当:
当:
当:
党:
道:
得:
吊:
丁宁:
读:
度:
队:
敚:
堕:
蛾
而:
而:
而:
而:
而:
尔:
“以头抢地尔。”“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蕃:
反: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盖亦反其本矣。““使子路反见之。”“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奉:
奉:
缶:
拂:
父:
\"
盖:
盖:
盖:
干:
彀:
彀:
估:
灌:
函胡:
曷:
衡:
衡:
衡:
衡:
华:
画:
驩:
还:
还:
皇:
皇:
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