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教案(14):文言文翻译题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17-06-25
把握文言文高效翻译的“三原则、五字要求”
一、文言文语句翻译的第一条原则是“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讲究信、达、雅”
所谓信,指的是准确无误,忠于原文,不随意增删内容和改变风格;所谓达,指的是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所谓雅,指的是文句流畅,鲜明生动,具有文采。对考生来说,信和达是主要的、基本的要求,雅是较高的要求。
目前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多是从前面阅读材料中选几个句子进行翻译,因此翻译语句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通读文言阅读材料中涉及翻译句子前后的内容,并借助选择题的选项整体把握文意,为翻译局部的语句打好基础,切忌一读题就匆匆忙忙翻译。
第二步,猜读。按照词序,逐词落实,进行一句句对译。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猜测字词含义。
第三步,译完整个语句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语句翻译可以概括为“留、补、换、删、调”五个字的要求。
1.——文言文语句翻译讲究“信”的第一个字
即在翻译时,对文言文中一些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词汇,如古代国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政区名、古代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词均原样保留,不必翻译。
(2016·高考全国卷丙)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文:
【解析】 “珪”指“傅珪”,“吏部”是官职名,“雍”指“卢雍”,以上都是专有名词,均保留;“忠谠”,忠诚正直;“报”,回复,答复。
【答案】 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
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而傅珪刚好去世,享年五十七岁。嘉靖元年录入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文毅。
2.——文言文语句翻译讲究“信”的第二个字
即文言文中涉及的省略句,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省略的内容。
(2016·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译文:
【解析】 “应”是动词,应对;“奉”是动词,献上,这里翻译为“带领”;“归”是动词,归顺。此外这个句子缺少主语,结合语境要补充出“衡山之君”。
【答案】 (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对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
天下各国听说了这件事,都运粮到齐国来卖。齐国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十七个月,施行购买粮食的策略五个月,就封闭了关隘,不和衡山国来往使臣(与衡山国断绝了关系)。燕、代、秦三国也立即召唤它们的使者回国。衡山国的兵器已经卖光,鲁国侵占了衡山国的南部,齐国侵占了衡山国的北部。(衡山之君)心里估量没有武器来应对两个敌国,就带领全国归顺齐国了。
3.——文言文语句翻译讲究“达”的字
即文言文常用,但现在已消失、不适宜或不用了的词语,在翻译时要换一种说法,使翻译的语句通顺,语意明确,易于理解。
文言文中多单音节词,在翻译时要换成今天常用的双音节词语。文言中有不少用语,现代虽然还用,但已不是古代的意思,翻译时都应换用与之相应的现代说法。如:先帝不以臣卑鄙(译为地位低,见识浅);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译为旧事,前例);藩篱(边防)、布衣(平民)、三尺(法律)、会猎(会战)、更衣(上厕所或换衣服)、山陵崩(死)、填沟壑(消灭)、金城千里(钢铁般的城防)……如果直接译出,反而不通顺,甚至与原意不符。这时就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换种说法,使译文前后衔接,上下贯通。
(2016·高考全国卷丙)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天呜,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
译文:
【解析】 “权幸”译为“受宠的权贵”,“嫉”译为“痛恨”。
【答案】 极力奏陈当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
八年五月,再次奏报四月出现的灾情,傅珪于是进言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害不过六十九次。现今从去年秋天以来,地震天鸣,天降冰雹,星辰坠落,龙虎出现,地裂山崩,总共四十二件事,而且水灾旱灾不算,灾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严重的。”极力奏陈当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正赶上户部尚书孙交也因为恪守正道被欺凌,权贵就假托帝王诏书命令二人退休。
二、文言文语句翻译的第二条原则是“紧扣文本,言之有据;教材为例,典例迁移”
1.——文言文语句翻译讲究“雅”的第一个字
文言文中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没有和它相当的词,或者没有必要译出,勉强翻译反而不通顺,对这样的虚词就可以删去不译。例如,句首的发语词、句中的语助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作用的助词等虚词,均可略去不译。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上面句中的虚词一般都不用翻译。
2.——文言文语句翻译讲究“雅”的第二个字
即结合文言特定句式调整语序。近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分重视古汉语特殊句式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的考查,翻译这些语句时,都要按照现代汉语语法要求调整过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可翻译为“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称王,使天下百姓归顺,是不曾有过的事”。“未之有”,宾语前置,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用法,依“未有之”的顺序来译。这是高考文言文题目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倒装句,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型,复习时都要注意。
三、文言文语句翻译的第三条原则是“紧扣文本,钩前挂后;蒙猜词义,找准采分点”
要准确翻译文言语句,首先要将该语句还原到文本中,联系前后的语句,以便准确把握特定的语言环境,再猜一猜语句的大概内容是什么。然后看看该语句中命题者大概要考查哪几个实词(有没有词类活用)、虚词(有何意义和用法)或句式(有没有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或文言固定句式),也就是找准采分点。
解答文言翻译题,关键在于找准采分点。命题者在设置参考答案时,往往提供采分点作为评分依据;而不少评卷老师也往往只根据采分点的翻译来评分,因此,强化采分点意识,成为考生解答文言翻译题的一大关键。怎样找准采分点呢?大致来说,宜从以下角度寻找。
(一)从通假字的角度
在翻译文言文时,如果按照某字的一般意义翻译不通,就应该思考该字是不是通假字。而要找出其“通假”的是何字,则大多需要从该字的同音字或形近字上去考虑。
(2016·高考全国卷甲)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逐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译文:
【解析】 “啖”是“吃”的意思,如学过的苏轼《惠州一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中的“啖”就是这个意思;“矢”通“屎”,是“粪便”的意思;“囊”,名词作状语,是“用口袋装”的意思。
【答案】 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
“二十年来,因刚强正直被提升为朝中大臣的一百个人中只有一两个而已。背弃国家利益培植党羽,追逐权贵嗜好乞求怜悯,像所说的‘七豺’‘八狗’之类,谏官反而占了一半。台谏是为天下主持是非的,却让人轻视羞辱到这种地步,怎能期望他态度严正公平执法,为国家铲除大奸、消灭大害呢!与其错误任用而斥免他,不如开始举荐时慎重。”于是条列数件事呈献给皇上。出外巡视河南。那年发生大饥荒,人吃人。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皇上立即派遣寺丞锺化民带着国库中的钱币赈济百姓。
(2016·高考全国卷乙)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
译文:
【解析】 句中的“锡”即“赐”;“不虔君命”即“对国君的命令不尊重”;“而”作转折连词;“处之安乎”意思是“能安然处之吗”。
【答案】 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尊重。我们的国君有病,却一定要他亲自参加,您能安然处之吗?
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皇帝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客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尊重。我们的国君有病,却一定要他亲自参加,您能安然处之吗?”使者于是赴宴。熙宁三年,(曾公亮)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师。
(二)从句子中的双音节词的角度
一般来说,试题中若有这种双音节词,大多是采分点,因为它极有可能是古今异义词或是古代的两个单音节词。
(2016·高考全国卷乙)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尝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译文:
【解析】 “从容”,严肃的意思。 (古今异义)其他需注意的字词有:“救正”“世”“持禄固宠”。
【答案】 苏轼曾经严肃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曾公亮(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和受宠幸的待遇。
(曾公亮)起初推荐王安石,等到和他一起辅政,才察知皇帝正宠信王安石,(曾公亮)暗中替子孙谋划,凡是改革各事,都听从王安石,但表面上装作不同意。(曾公亮)曾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参与谋划,到皇帝面前几乎没有什么异议,这样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感激他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经严肃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曾公亮(用这种办法)保持禄位和受宠幸的待遇。
(2016·高考浙江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伫视,望石再拜而去。
译文:
【解析】 “爽然”,茫然的意思。(古今异义)要注意“饷”“非”等词的落实。
【答案】 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
老人开门恭敬地迎接茂先进入,茂先看到这些藏书记载的都是秦汉以前和海外各国的事情,大多是自己没听说过的,像《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这些书也都在这里。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茂先为此在这里逗留了两三天才出来,对老人说道:“过段时间我多带点吃的再来拜访,到时我要看遍群书。”老人笑笑,什么也不说,送茂先出去。茂先刚一出门,门外的石头突然自行闭合。茂先回头看着石头,只见到杂草藤萝,绕着石头而生,石头上的苔藓也严丝合缝。茂先呆呆地站着看了良久,对着石头拜了两拜后离去。
(三)从词类活用现象的角度
当翻译句子中出现同现代说法不同的现象时,要正确分析其是否有词类活用现象。
(2016·高考全国卷甲)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
译文:
【解析】 “弗胜”是“禁不住”的意思;“龃龉”是“抵触不合”的意思;“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身安。
【答案】 其中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
当时正考选科道,陈登云趁机上书说:“近年的谏官,壬午以前畏于威势,就摧刚强为柔顺;壬午以后狎昵于感情,就变正直为奸佞。其中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二十年来,因刚强正直被提升为朝中大臣的一百个人中只有一两个而已。”
(2016·高考山东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译文:
【解析】 “乃”,副词,却;“致”,使动用法,使……到来,这里应翻译为“使……归附”;“过”,错误。
【答案】 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
如今君主穷尽所能使楼台亭榭高耸,竭尽水池的深度而没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技巧、花纹的美观而不满足,那么也是与民结为仇敌了。如果按照我的想法,恐怕国家危险,而您也不得安宁呀。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
(四)从特殊句式(包括固定句式)的角度
(2016·高考山东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
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译文:
【解析】 “是”,这样;“虽然”,固定结构,译为“虽然这样”;“独……乎”,固定结构,译为“难道……吗”。
【答案】 这样做是可以的。虽然这样,难道您就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吗?
景公赐给晏子平阴和藁邑作为食邑。晏子谢绝说:“我的国君喜欢修筑宫室,百姓的力量已经疲困了;又喜欢游乐玩赏器物,刻意打扮宫中女子,百姓的钱财都用光了;又喜欢发动战争,百姓的死亡很近了。使民力疲困,使民财用尽,使民身临死境,下面的人非常痛恨上面的统治者了!这就是我不敢接受的原因。”
景公说:“这样做是可以的。虽然这样,难道您就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吗?”
晏子说:“我听说做人的臣子的人,先想到国君而后考虑自身,安定国家后才考虑自己的家,尊重国君才能安身,怎能说难道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呢!”
一般来说,翻译文言句子,若能从以上四个角度注意观察文言句子,大多能比较准确地找出采分点,从而获得高分。
掌握有效计策,远离“文言文翻译的十大误区”
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考点较为固定,是一个重要的得分点。但是很多同学在做文言文翻译时虽然掌握了解题的原则和方法,但却很难得分,为此,下面总结出一些考生在解答文言文翻译题时,常常触碰的误区,并逐一指出走出误区的对策,希望能给考生们答好文言文翻译题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不明古今异义
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
[误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背着行囊送礼的,官方赠送的、私人遗留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行李”,古义为“使者”;今义是“出行时带的箱子、包裹”等。“遗”的古义为“给予、赠送的东西”,今义为“遗失、遗漏、遗留”等。
考生以今义释古义,原因是不明古义,不知古今词义不同。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积累古今异义词。一是借助教材注释识记古义,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二是借助成语识记古义,如成语“短兵相接”的“兵”字就保留了“兵器”这个古义;三是借助相关复习资料识记古义。
2.翻译一个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这个词的古义,除此之外还要检验这个古义放在句中是否妥帖,句意与上下文是否相符等。
[正译]当时已经与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词类活用分析错误
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误译]后母的衣服也就是女儿的衣服,袖子里的那把刀也向着池塘呼唤鱼儿。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第一个“衣”,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穿”;“袖”,名词活用为动词,应译为“袖子里藏着”。一般情况下,“名词+名词”的结构,第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考生如果不能准确掌握词类活用,就会对文言翻译造成很大影响。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借助复习资料熟悉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类别,并能通过对活用特征的识记、比较,结合语境进行正确翻译。如,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主语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翻译语句的前提是读懂文章大意,而我们检验自己翻译正误的方法,就是将译文放到文段中去检验,使自己的翻译符合语境,合情合理。
[正译]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误译文言虚词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误译]这儿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
[分析与对策]“困于周郎”中的“于”字,表示被动关系,译为“被”,考生的忽视造成被动者“曹操”成了主动者。同学们要注意积累“其、之、以、而、乃、乎”等《考试大纲》规定的十八个常用虚词的多种用法,根据句意,准确翻译。
[正译]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围困(打败)的地方吗?
漏译省略成分
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
[误译]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分析与对策]句中漏译了省略的主语“狐狸”。原文中虽然省略了主语,但为使文意通顺、明了,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这也是考试中的一点要求。另外,有些通过直译无法使文意贯通的地方,如“满纸都是”,也应适当“增词”,即加上使文句连贯的词语。
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只是“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这种毛病轻则影响到考生对个别词的判断和翻译,重则影响到考生对整个句子的理解。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考生应注意树立较强的语境意识,阅读时真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在翻译一个句子时,不能偷懒,只满足于读单一的那个要求翻译的句子,还应适当“瞻前顾后”地照顾语境。
2.翻译出一个句子之后,不要急着做下一题,而要回顾一下自己翻译的句子是否通顺,看看有没有缺漏的成分,如主语、宾语等。
[正译](狐狸)只是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语言不合规范
其军帅怒贲不先白己而专献金,下贲狱。世祖闻之,大怒,执帅将杀之,以勋旧而止。
[误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就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闻之,眼冒金星,执住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分析与对策]这段译文的不规范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文白夹杂,“闻”“执”等文言词语没有译出。根据语境,“闻”可译为“听说”;“执”可译为“逮捕”。②风格不一致,整体上看是严肃的书面语,而“眼冒金星”显然是口语。
要解决这个问题,考生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严格遵守“对译”的方法,将单音节词语双音化,有效避免漏译文言词,也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文白夹杂。“对译”过程中,不采用方言、俚语、口语化的词语。
2.检查有无夹杂在译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方言、俚语、口语词等。
[正译]贺贲的主帅对他事先不禀告自己就擅自(向世祖)献金感到愤怒,把贺贲关进监狱。世祖听说这事,非常愤怒,逮捕了主帅将要杀他,因为(他)是有功的老臣而作罢。
不辨感情色彩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晋书·皇甫谧传》)
[误译] 于是他不做官,沉湎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分析与对策]译句将“耽玩”的褒扬色彩误译成了贬抑色彩。“耽玩”,意思是深深地爱好、玩味,应译为“沉醉”“潜心玩味”。
考生误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原因在于受到先入为主的思维影响,从而容易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词,想当然地进行判定。比如例句中,考生一看到“耽”字,就将其解释为“耽搁”,从负面的角度进行理解,误译为“沉湎”。
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对待一些前后有矛盾的词、有疑义的词,应该“瞻前顾后”,核实自己的初始判断是否正确。比如上面的例句中,后文有“忘寝与食”一句,对此句不难理解为“废寝忘食”之意;并且这句和上句是并列关系而非转折关系,故此“耽玩”一词应与“废寝忘食”的感情色彩相同,应译为正面的意思“沉醉”。
考生如果能够判断出其中的关键信息,可以保证题目完全做对。
[正译]于是他不做官,沉醉于书籍之中,以至废寝忘食。
误译语法关系
误译语法关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单句语法关系的误译,一种是对复句语法关系的误译。
(一)单句
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误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利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分析与对策]“终身不用”是个短小的单句,它的主语“杜甫”承前省略了。根据语境,是叙写杜甫空怀壮志而终身不被朝廷重用,身处困境的情状,而这种意思却是靠“终身不用”这个不用被动词的被动句表达的,考生并没有把这层被动关系译出来。
考生犯这个错误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掌握好被动句这一特殊句式。除了这种靠语意的分析才能把握的被动句外,文言文中很多被动句是有标志的。如“于”“受……于……”式,“为”“为……所……”式,“见”“见……于……”式等,翻译时,都要译为被动关系。文言文翻译题常将文言特殊句式作为考查点,备考时要注意判断句(语气词“者、也”表判断,副词“乃”“皆”“则”表判断)、倒装句(宾语前置、谓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等特殊句式的外在特征;解题时,用相应的现代汉语句式对特殊句式进行合理转换,准确翻译。
[正译]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
(二)复句
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误译]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后来,因为河水高涨船体上浮,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分析与对策]整个语句是一个顺承关系的复句,而“以巨舟乘涨”中的“以”字,是表示凭借的介词,应译为“利用”。考生误认为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为“因为”,将整个语句的结构关系误译为因果关系。
考生对复句结构关系的把握,必须以句意为基础,“假设”“因果”“转折”“条件”等关系,都是根据句意自然生成的,不可强加或误译。而检验自己是否强加了关联词,也必须看你加的关联词在句意的表达上,是否合理。
[正译]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
不懂文言修辞
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
[误译]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确实要取代它。你们即使点燃了自己,也没有日月一样的光明!
[分析与对策]句中的“爝”(jué),意为“小火”“火把”,“馀烬”,意为“残灰”,根据文中人物关系,这里比喻元朝残将脱脱;而“日月”则比喻明朝。考生从“实”的角度理解,没有译出比喻意义。解答此类试题,一是要积累古文修辞知识,留心古文修辞现象。如,“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采薪之忧”是疾病的婉辞。全句译为: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二是结合语境,把握好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确认修辞现象,恰当翻译。
考生如果能够判断出关键信息,分析出其中的修辞现象,可以保证题目完全做对。
[正译]上天已经结束了你们元朝的命运,我们朝廷取代了它。你们这些微火残灰,竟敢与太阳月亮(一样的大明朝)争夺光明吗!
不懂古代文化常识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司马迁《鸿门宴》)
[误译]项王握住剑把站起来,大声问:“来客是什么人?”
[分析与对策]古人席地而坐,而两膝着地,脚背朝下,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如果臀部抬起,上身挺直,这就叫“跽”。项王本坐着,突然见樊哙闯进来,于是警惕起来,握住剑,挺直腰准备站起来,以防不测。在这里,只能解释为“双膝着地,上身挺直”。高考复习中,考生要留意此类古代文化常识,在教材复习和传记类文章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与古代官职(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除,拜官授职。擢,提升官职)、地理(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关东,古代指函谷关以东。朔漠,北方的沙漠)、习俗(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等有关的知识。涉及文化常识的译文,可从两个方面检查:一是看自己的翻译是否合乎古代社会的环境;二是看译文是否适合语境,是否合乎情理。
[正译]项王握着剑把直起腰来,问道:“来客是干什么的?”
误译原句语气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误译]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没有谁能行。
[分析与对策]译文处理为一种陈述语气,尽管从意思上来看是对的,但它改变了原文的语气,仍然不够准确,违背了文言文翻译“忠实”原文的原则,会被“酌情扣分”。从语境来看,这段话表现了孟子拯救天下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自信心,“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孟子以“名世者”自许,“舍我其谁也”是一种语气强烈的反问,语气应处理为“……呢?”。
考生误译原句的语气,一是因为对文意(人物思想、情感)理解不透彻,二是对句子的语气不够重视。
文言文句子的语气,与现代汉语没有很大的差别,通常分为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等。我们看句子的语气,要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标点符号,如问号,则处理为疑问语气;二是根据文意,在人物对话中,要留意说话人的心理、个性以及表达目的等。
[正译]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的社会里,除了我还能有谁呢?
[巩固练习]
1.把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保留法)
景龙中,(李尚隐)为左台监察御史。①时中书侍郎、吏部选事崔湜及吏部侍郎、郑愔同时典选,倾附势要,逆用三年员阙,士庶嗟怨。②寻而相次知政事,尚隐与同列御史李怀让于殿廷劾之,湜等遂下狱推究,竟贬黜之……十三年夏,妖贼刘定高夜犯通洛门,③尚隐坐不能觉察所部,左迁桂林都督。
①保留词语:中书侍郎、吏部选事、崔湜、吏部侍郎、郑愔
关键词语:典选、逆、阙
关键句式:倾附(于)势要(省略)
译文:
②保留词语:政事、尚隐、御史李怀让、湜
关键词语:寻、知、劾、推究、竟
译文:
③保留词语:尚隐、桂林都督
关键词语:坐、左迁
译文:
【解析】 ①翻译时,官职、人名不用翻译,同时根据省略成分需增补的原则,“倾附势要”要补充主语“这两人”。②翻译时,官职、人名不用翻译,根据词的古今异义现象,“推究”应解释为“立案调查”,“竟”应解释为“最终”。③根据不能把今义当古义的原则,“坐”应解释为“犯……罪”,同时注意“左迁”的特定含义“贬官、贬职”。
【答案】 ①当时的中书侍郎、吏部选事崔湜与吏部侍郎郑愔同时负责官员选拔,这两人依附权势,违规动用了三年的官员的缺额,官员百姓叹息怨恨。
②不久两人先后又主持政事,李尚隐与同僚御史李怀让在朝廷上弹劾他们,崔湜等于是被立案调查,最终都被罢免了官职。
③李尚隐因犯了不能觉察所辖部门问题的罪过,贬为桂林都督。
景龙年间,(李尚隐)担任左台监察御史。当时的中书侍郎、吏部选事崔湜与吏部侍郎郑愔同时负责官员选拔,这两人依附权势,违规动用了三年的官员的缺额,官员百姓叹息怨恨。不久两人先后又主持政事,李尚隐与同僚御史李怀让在朝廷上弹劾他们,崔湜等于是被立案调查,最终都被罢免了官职……唐中宗十三年夏天,妖贼刘定高夜里和洛门官员勾结侵入洛门,李尚隐因犯了不能觉察所辖部门问题的罪过,贬为桂林都督。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替换法)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①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宦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②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吾以之名吾亭。
(苏轼《喜雨亭记》)
①关键词语:是、岁、雨、阳、占、有
关键句式:雨麦于岐山之阳(状语后置句)
译文:
②关键词语:以、适、名
译文:
【解析】 ①重点是把“是”“岁”“雨”“阳”“占”“有”等词解释为“这”“年”“下雨”“南面”“占卜”“丰”。②重点是把“以”“适”“名”解释为“因而”“刚好”“命名”。
【答案】 ①这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经过占卜,那卦辞说是丰年。
②愁闷的人因而喜悦,患病的人因而痊愈,我的亭子也刚好在这个时候落成,我就用它(喜雨)命名我的亭子。
我到扶风上任的第二年,才修建了一座地方官居住的房屋,并且在厅堂的北面建造了一座亭子,还在它的南面开凿了一个池塘,引导流水进来,种植树木,把它作为休息的场所。这年的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经过占卜,那卦辞说是丰年。后来整月不降雨水,百姓正为此忧心。过了三个月,到乙卯日才有雨,到甲子日又下雨,老百姓认为还不够;丁卯日下大雨,下了三天方才停止。官吏在衙院里一道庆贺,商人在市场上一道欢歌,农民在田野中共同欢庆,愁闷的人因而喜悦,患病的人因而痊愈,我的亭子也刚好在这个时候落成,我就用它(喜雨)命名我的亭子。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调序法)
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①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②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
①调整句式:何为不可以归(宾语前置句)
关键词语:去、可以、归
译文:
②调整句式:君子济人于患(状语后置句)
关键词语:济、患、离、从、反
译文:
【解析】 ①句翻译时注意句式的调整:“何为不可以归”为宾语前置句,应该调整为“为何不可以归”。②句翻译时注意句式的调整:“君子济人于患”为状语后置句,应该调整为“君子于患济人”。
【答案】 ①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的?
②叔无孙说:“我听说,君子在患难中救人,必须使他脱离灾难。”(于是)扬鞭策马追赶他,和他一起参加战斗,结果也死在战场上,没能回去。
齐国和晋国互相征战。平阿的余子丢失了戟捡到只矛,退下战场离去,心里不痛快。问路上的陌生人说:“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路人说:“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的?”往回家的路走着,心里还是不痛快,碰到高唐的孤叔无孙,就挡在他的马前,说:“今天打仗,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叔无孙说:“矛不是戟,戟不是矛,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它们难道可以相抵吗?”平阿的余子说:“是啊!”反身回去参战。跑步,才赶上了战斗。终于战死了。叔无孙说:“我听说,君子在患难中救人,必须使他脱离灾难。”(于是)扬鞭策马追赶他,和他一起参加战斗,结果也死在战场上,没能回去。要是让他(叔无孙)领兵,肯定不会打败仗的。让他成为国王的左右,也必然是为义而死。这次的死没有什么大的功绩,是因为他的官职(或权力)小啊。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删减法)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删减词语:而、也
关键词语:欺、信、其、所以、遂
译文:
【答案】 “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导孩子的方法。”于是就把猪杀掉煮了。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跟在她后面哭泣,孩子的母亲(曾子的妻子)说:“你回去,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她从集市回来,曾子打算抓猪来杀,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可不是开玩笑的对象。小孩没什么才智,要靠父母做出样子才会跟着学,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了他,也就是教儿子学会骗人。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导孩子的方法。”于是就把猪杀掉煮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增补法)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①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②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①增补词语:(楚厉王)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楚厉王)使人止之
关键词语:过、止、左右
译文:
②增补词语:(楚厉王)击鼓而民不赴,(他)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关键词语:居、赴、更、明、信
译文:
【答案】 ①楚厉王喝酒喝醉后,错误地敲响了军鼓,民众都非常惊慌。楚厉王派人安抚大家说:“我是醉酒后和近侍开玩笑,才错误地击了鼓。”
②过了几个月,又遇到军情警报,楚厉王击鼓,民众却不去备战。于是他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这样民众才信从了。
楚厉王遇到军情警报,就用敲鼓的方式来集合民众参与防守。楚厉王喝酒喝醉后,错误地敲响了军鼓,民众都非常惊慌。楚厉王派人安抚大家说:“我是醉酒后和近侍开玩笑,才错误地击了鼓。”于是民众都松懈了下来。过了几个月,又遇到军情警报,楚厉王击鼓,民众却不去备战。于是他更改命令,明确信号,这样民众才信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