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
来源:高中学习帮发布时间:2019-04-18
1. 生态系统定义: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2)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3)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除营腐生的动物;
(4)分解者:能将动植物尸体或粪便为食的生物(细菌、真菌、腐生生物)。
3、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是生产者植物;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动物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a、定义: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
c、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d、过程:一个来源 (上一营养级),三个去向(呼吸作用、未利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e、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能量金字塔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 ),
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一般来讲生态系统的营养剂不超过4—5个)。
5、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①: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6. 物质循环:
6.1 这里讲的物质是指C、H、O、N、P、S等基本元素的循环
6.2 循环是指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中循环
6.3 特点:全球性和反复循环
6.4 炭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在生物之间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循环。
6.5 地球上的二氧化碳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中
6.6 碳在生物间的传递途径:食物链
6.6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之间的异同
不同点:
在物质循环中,物质是被循环利用的;能量在流经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是单向流动的,而不是循环流动
联系:
①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②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
③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7、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种类:物理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温度等)、
化学信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的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行为信息(动物特殊的行为。如孔雀开屏、蜜蜂跳舞、求偶炫耀)
8、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②: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①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
②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9、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人类活动超过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的稳定性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10、生态系统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两者是相反的关系。但也有些特殊:沙漠和苔原地区两种能力都差
11、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①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