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产业结构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09-10-01

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即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过程。日本战前是以纺织品为中心的轻工产业结构。战后初期仍有所发展。在1946—1954年间轻工业生产比重已由32.5%上升到55.4%。直到50年代初,日本轻工业产品仍占出口的半数。基于这种情况,精明的日本决策者们就预见到,“由于不发达国家将会生产纤维等轻工业品作为出口的竞争者而出现”,因此日本“必须把出口项目的重点转移到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产品方面来”①,把“产业结构改造成以重化学工业为重点”②,这使得日本能够“得以集中全力发展重化学工业”③。在1960年池田内阁提出的被认为是最成功的“国民收入所得倍增计划”,即在10年内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一倍的计划中,其重要措施也是“首先在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中指定应该发展的种类,包括石油精炼、石油化工、人造纤维”等化学工业,然后再“给这些种类工业提供绝对的保护和发展援助”④,以确保其优先发展。这些措施的实行,就使得日本的重化学工业比重从1955年的44%增加到1965年的63.7%,10年间增加了19.7%,超过了美国(5.4%)、西德(3.6%)、英国(2.8%)、法国(2.4%)的发展速度。化学工业原料丰富、价廉、产品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在日本经济腾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55—1966年的10 年间不同行业技术进步占生产增加的贡献度,以化学工业为最高,达 72.3%⑤。所以,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高桥龟吉说,“在日本战后经济成长中重化学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看出,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实质,是日本决策者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移的过程。在 60年代以前,“这种结构变化的典型形式被称为重化学工业化”,即“工业结构自身从以轻工业为中心转向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的变化②。在这一转换过程中自然就使日本化学工业取得了惊人进展。

    更多精彩文章

    • 认识化学结构
    • 转换基础原料
    • 化学的社会文化结构模式
    • 化学的动力学结构模式
    • 化学的逻辑结构模式
    • 化学发展的结构模式
    • 沿着物质结构层次双向探索
    • 结构观念的方法论意义
    • 结构观念的广泛影响
    • 结构、过程与功能的相互关系
    • 化学活动方式的社会化
    • 精细平衡原理及其应用
    • 行星和行星间物质的化学成分
    • 经典地球化学的三个代表人物
    • 为科学而献身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