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路同行——半山亭与观景台
来源:父母学堂发布时间:2011-10-14
半山亭与观景台
学习方法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一个孩子在学业上取得超乎平常的成功,人们最想了解的就是他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学习方法。据我的亲身体验,成功的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不同的孩子总有不同的方法适合他们。即使是大家都认可的好方法,不同的孩子来用,效果也大不相同。父母们的责任在于,引导孩子摸索自己的独特学习方法,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路径。最大的忌讳是见异思迁,千万不要今天要孩子学这个,明天要孩子学那个,学来学去,大都东施效颦,弄乱了孩子的头脑,打碎了孩子的思维习惯,想学好方法,结果是一无所获,连原有的探寻体会也失去了。
我的儿子在初高中阶段通过自己摸索加上我们夫妻的适当引导,确实形成了一整套的学习方法。称之为“方法”,似乎有些太正规化、理论化了,其实中学阶段的学习方法大体上只是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罢了。这些“习惯”的建立,更多地依赖于感性体验,而较少地依靠理性思考。事实上是:在不断的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实践,感到怎样做既快又好且扎实地掌握知识,就怎样做。做过几次之后,便成为一种“习惯”。在别人看来这些“习惯”就是所谓“秘而不传”的“学习方法”。可见,“学习方法”并不神秘,也没什么“秘密”可保。我觉得如果把我儿子在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归纳一下,主要是“及时总结,宏观把握”八个字。
及时总结,来源于知识的内部结构性,即段落性。自从初中二年级开始,佳佳就习惯于在每一个知识单元结束后,自己做出总结笔记,勾清这一个知识单元的内部框架,外部联系,重点与难点的再认识,及有关题型、测试方法分类等等。他的一个大笔记本上全部记着这些总结。实际上,这种阶段性总结是一种真正的“拔高”,它与老师、课本、教参上的那种小节有本质上的不同,即它不是从知识的理论体系推演下来的,而纯粹是感性的。因为这时孩子们只在课堂上得到一些不成体系的片断的知识素材,还没有达到居高临下、全面整理的程度。但这时对知识刚刚接触,感觉新鲜突出,能抓住真正的要害。这种对于知识要害的感性体验十分可贵,如不及时积累,日后必然会逐渐被冲淡,甚至完全消失。“及时总结”恰恰保留了这些感性核心,形之于书面,日后偶一翻阅,学习之初的感觉就会喷如涌泉,这对加深记忆、透悟理解、彻底掌握当然是帮助极大的。打个比方说,这就如登山,边走边看,奇峰异石,伟树绝花,令人不由得时而驻足时而流连。但如果一路走下去,看下去,乃至山巅,必然目疲头晕,眼花神喑,当时的种种印象哪里会再浮上脑际。正因如此,最善解山水之趣的中国古人,于名山奇峰,必于三五里处修一座“半山亭”、七八里处再修一座“小憩阁”,如此迤逦而上,整个山路是峰回路转,亭阁掩映。游人们走上三五里,入亭回首,说一番议一番,才将处处美景深印心底,永志不忘。学习上的“及时总结”,正是这种“半山亭”中“回首得趣”的传真写照。
值得提到的是,“及时总结”的核心不在于总结出什么,而在于“总结”这一过程。如果不是自己来摸索、分析、整理自己的学习体会,而是将各种书本、参考书的千篇一律的“小节”、“结语”拿来抄一遍,或者借别人的“总结”誊写一遍,都是无济于事,甚至适得其反的。所以,当我的女儿再上初中、高中,虽然哥哥的各种“总结笔记”堪称楷模,但她却从不去照抄,而坚持按自己的体验,去做自己的“总结”。可以这样说吧:名山是同一座,半山亭是同一处,但每个人要回味的美景却各不相同。只有如此,学才算是真有所解,真有所悟。
宏观把握,来源于知识的整体统一性,亦即系统性。无论文科知识、理科知识,都有整体的层次、结构和统一的理论体系。但这个理论的结构和体系,在初高中的教学中,不可能事先给学生讲出来,因为如果没有具体的知识点,结构不可能凭空建立,体系更不能凭空出现。但是,中学课程,在着重传授几乎各自独立的知识点时,往往忽视了知识背后的宏观结构性与统一系统性,致使学生们不得不在一片迷茫的奇峰异石间盲目跋涉,多费许多脑力,多走许多弯路。再聪明的学生,也很难一下子冲出这片“迷林”,而当高中三年结束,终于露出知识的体系性时,要全面宏观整理所学知识,时间又不允许了,因为高考已迫近,有效的时间必须用于应试训练。于是许多学生明知自己底气不足,知识未能通透彻悟,但也不得不怀憾入场,勉强应试。其结果自然难以出类拔萃了。因此,如果说“及时总结”四个字,主要依靠学生自己去做是可以的,那么,“宏观把握”四个字则要父母助一臂之力了。在不断的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实践,感到怎样做既快又好且扎实地掌握知识,就怎样做。做过几次之后,便成为一种“习惯”。在别人看来这些“习惯”就是所谓“秘而不传”的“学习方法”。可见,“学习方法”并不神秘,也没什么“秘密”可保。我觉得如果把我儿子在中学时期的“学习方法”归纳一下,主要是“及时总结,宏观把握”八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