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是孩子道德养成的摇篮(2)
来源:网友上传发布时间:2013-06-04
但是,每当矿矿找到斯达奇的时候,往往弟弟正在抓着哥哥“过瘾”。如果按我们中国孩子的思维,哥哥的朋友一来,弟弟就该理所当然地“礼让”了。但是我发现, 每逢矿矿找斯达奇打球,这两个大孩子并不是简单地把弟弟赶下场,而是由两个大孩子中的一个(多数是由矿矿)出面,打败弟弟。然后,他们俩才能痛快地“棋逢对手,将遇良材”。
后来,我问矿矿为什么要这么做, 矿矿说:“怎么能随便把人赶走呢?要‘赶’就得按游戏规则办,把他打败。”
我小的时候,不是这样想问题的。弟弟妹妹就是弟弟妹妹,是一个要绝对服从哥哥的角色,而不是一个平等的人。叫走开就得赶快走开,哪有什么打三个球决胜负的?
玩耍、游戏、体育运动,都牵涉到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当我们今天哀叹市风日下,道德滑坡,感叹不知从何处入手进行道德教育时,从儿童时代的玩耍游戏中培养道德,对重建道德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渠道.
道德情感不是从天而降的,从小时候的“玩耍”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尊重他人的道德。只有尊重他人,才会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也才会在社会上形成道德的良性循环。
在“玩”中启蒙道德,养成道德的问题上,有两个误区或说陷井值得人们注意。
一是以为道德就是严肃的说教,以为道德与“玩耍”无缘。
在西方,一说起道德,就让人想起肃穆的教堂,想起道貌岸然的神父,想起苦口婆心的传教士,想起深不可测的牧师……
在中国,说到道德,让人想起孔子,孟子……难怪,西方人把“儒家”,叫作“儒教”。
道德总让人觉得“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因为,人们总以为道德是通过道貌岸然的说教建立起来的。其实,道德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行为,而不是语言。但,许多人却一定要给道德披上说教的外衣。让人以为道德就是说教,弄得道德很高尚,像个板着面孔的老先生。
“玩”曾经与资产阶级情调,与“玩物丧志”什么的搭上了界。这样一来,“玩”就当然与崇高的,一本正经的“道德”沾不上边了。
如今,虽然已不太可能给“玩”戴上什么帽子,但“玩”仍被看作是无足轻重的“儿戏”。所以,“玩”还是不太容易与道德挨上边。
如何在“玩”中启蒙道德?如何在“玩”中体现道德?如何在“玩”中培养道德?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个误区是,我们常常过分地强调孩子的“玩耍”、游戏和活动的“意义”。或者说,过于注意把孩子的“玩耍”、游戏和活动分为“有意义”和“无意义”两类。以为只有”有意义”的活动,才能对孩子起到教育作用。因此非常反对“无意义”的活动。
于是,郊游就要体现集体主义,春游就要体现“莺歌燕舞”的乐观主义,游览长城就更要体现抵御侵略的爱国主义……似乎只有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这是对“玩”的一个误解。
<<中国青年>>上曾登过一篇退休老师写的文章“一个班主任的无奈和内疚”。
这是一个很有思想,很有独立思考能力的老师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行为的反思。她说了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学校组织去一个很著名的风景点秋游,有个孩子想请假不去。理由是跟父母去过了,再去没意思。
当时,旁边有位老师很不客气地说:“什么没意思,集体活动必须参加!
这位退休老师说:“你和同学一起去过了吗?没有吧?那就去吧。”
那孩子脸上是一副又好气又好笑的表情。最后,还是参加了秋游。
这位老师反思:“我知道要求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好处,也知道在集体活动的问题上批准任何一个孩子不参加,对其他同学都会有不好的影响,我更知道大多数时候老师会用‘必须参加’来要求学生。然而我心底里隐隐地感到不公,因为这毕竟只是一项活动,学生有权利选择,尤其是当他们有合理理由的时候。我总也忘不了那个孩子那种表情,她仿佛告诉我,我一边利用权力强迫她一边还强辞夺理的可笑与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