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是孩子道德养成的摇篮(3)
来源:网友上传发布时间:2013-06-04
这位班主任想到了孩子的选择权利,非常难能可贵。如果我们再往深处想一想,孩子在老师的强迫命令下,参加了集体活动,但是在参加的过程中她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呢?这个所谓的有意义的“集体活动”是否使得这个孩子增强了一点点“集体观念”呢?在被强迫,被组织的情形下,除了对“集体”产生逆反的心理还会得到什么东西呢?
当被组织的“玩”背离孩子的兴趣、意愿时,“玩”就失掉了其原本的意义。对孩子来说,真正“有意义”的活动,是那些首先能让他们喜欢的活动,让他们能真正用身心投入的活动。
在学校做总结报告时,往往会用组织了多少场集体活动来证明孩子的“集体主义”观念上升了多少。这是一种很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的思维。其实,孩子的“集体主义观念”--在社会团体中的协调能力,分工和合作的精神,个人和团体的关系等等,并不一定是从有明确“意义”,有明确“目的”的活动中学到的。
以为有组织地,有目的的“玩”可以让孩子有意识地学到更多东西。这是对“玩”的一大误解。
国内媒体曾有报道,主题是对组织夏令营活动的反感。说孩子们花了一笔钱参加夏令营,只是走马看花式的到处看看,没能“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接受道德的教育和文化历史知识的教育,因而浪费了金钱和时间。
人的行为是不是都应该有目的?这是一个哲学命题,哲学家们争了几千年。我不认为我有哲学家那种“杞人忧天”的性格。但对“玩”有没有意义的问题,却有兴趣思考。
去圆明园去玩,没有站在那些残桓断壁前听一听导游背那一段“十年一贯制”的介绍;去爬长城,没有在八达岭上凭吊为抵御外族入侵而牺牲的先人……就不算“有意义”?
前些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是新华社驻海外的记者写的。他采访了几个美国人,让他们自己谈美国的教育,让人惊奇的是几乎每个人都认为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搞得很好。我到美国十几年了,除了听说美国公立中小学每天早上对国旗宣誓外,很少见过什么正儿八经的爱国主义说教。真正能体验到爱国主义的,倒是运动场上,正规比赛开始前的高唱国歌。全场人站立,手放在左胸上,仰望国旗,很是庄严。
有一年,我们去观看矿矿高中的一场足球决赛。那天很冷,比赛的时间安排在晚上,观众都冷得包头包脑的。学校没有动员,却来了不少学生,还包括家长,都是自发来给校队打气的。比赛起来,场内场外的“集体主义”气氛,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整个比赛给你一个感觉――“为自己的学校骄傲”。
从“玩”中获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到底什么是“玩”对道德养成的意义?
成年人喜欢把自己的生活逻辑,搬到孩子的世界里。既然成人干活、吃饭、学习都有个目的,那么孩子的行为也应有个目的......
我认为,我们虽然可以在“玩”中启蒙道德,养成道德,但并不是每一个游戏,每一次活动,没一次玩耍都非要有一个道德的目的。
其实,在孩子的社会生活中,很多时候孩子的游戏活动是没有直接目的的。孩子间的打打闹闹,根本谈不上什么目的或意义。但从孩子的情感,心理发育上看,又不能不承认这些活动,在孩子发育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成人不应该用想当然的方式去看孩子的活动,去安排孩子的活动,去划分什么活动有意义,什么活动没有意义。
我反对刻意地去划分孩子的什么活动“有意义”?什么活动“没有意义”?但我赞成要坚决阻止孩子的一些“有害”的活动。
我们的文化,一方面不屑于把道德和“玩耍”有机地连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刻意地去划分孩子的活动是否“有意义”。
我们总是把道德看得高高在上。因此,“玩耍”要为道德服务。也因此,不屑于主动地把道德融入“玩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