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喜欢的教学设计

来源:学生论坛发布时间:2012-06-02

                       龙舟坪镇中心学校 刘小敏

一般学生学习数学时总觉得乏味,可还是知道数学学习在锻炼自己思维能力上的重要作用,因此,即使兴趣不高,但迫于各种压力,他们往往还是能硬着头皮在那伏案苦练,为了那份丰厚的收获而辛勤的耕耘着。身为他们的老师,真为学生们的这种被动学习的态度和方式而感到心酸。那么,我们怎样可以改变这种事倍功半的局面呢?

我认为要改变学生这种被动学习的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改变老师的教学设计是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活动时能够快乐于其中,竞争于其中,享受于其中。我的学生就很喜欢我这样的教学设计:真正把学生当做这样一个人----一个有头脑的人,一个有创造的人,一个有发展的人,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角,来设计我们要上的每一节课。

我们的学生是有感官、有头脑、能产生思维的人,不是一个被动装纳知识的容器。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最大限度的利用学生的头脑来思考问题,充分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把学生的思维贯穿于“复习引入”、“情景创设”、“新课讲解”、“疑难解释”、“小结归纳”等各个环节中,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例如:我在进行《分式》第一课的教学设计时,就是这样安排的:首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写出一些分数来吗?这样简单的问题谁不会做?!学生觉得简单纷纷行动起来,都争着在纸上写出了好几个分数,演牌的学生也写出了不少的分数。我把这些分数当作资源来利用,用彩色粉笔在某些分数的分子上加上字母a,或者减去2x……某些分数的分母上减去2n,或者加上y,甚至加上|x|……,再把某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添加一些字母,还把某些分数的左边或者右边乘以一个数,以及把原来的分母改成(3+x)(2-x)等等。学生的杰作被我一改便面目全非了,此时,他们已经在开始思考自己想要知道而又不知道的问题了,“这些式子是什么呢?”被置于问题情景之中的学生,此时的求知欲望在逐渐上升,师生共同探讨,对比整式、类比分数来学习分式,把学生自己写的那些分式的共同点找出来,并逐一解决“哪样的式子是分式”问题、“分式有意义时未知数的取值”问题、“什么时候分式值为零”的问题以及“分式无意义”和“讨论分式的值”等问题。甚至归纳小结,我都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说错了不要紧,其他同学会相互补充的,即使学生回答不上来,还有老师来引导他们!这样的课堂设计看起来多是学生在说,学生在议,学生在做,学生在改,表面上看起来老师很轻松,可是千万不能放任自流,否则,就无法收拾了。老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度”,学生是“风筝”,老师是放飞“风筝”的人,要注意手中的牵扯技术,不要让学生偏离轨道,脱离课程标准。并且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相互帮助,以点带面,磨好“基础”和“能力”这把双刃剑。我的课堂设计的一个最大特点是:课程标准放在我心中,那是大纲,不能随便更改的;例题和练习题目写在教案上,那是上课备用、可以更改的。在许多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成为我这一节课板书在黑板上来引导学生学习的例题,而我写在备课手册上的那些题目有时没有机会拿出来用,因为学生们出的题目和书上的题目相比,仅仅是数字有所不同罢了。有时候一节课下来,黑板上板书的题目一个都不是书上的例题,全出自于学生的大脑。在这种课堂上,学生们自问自答,思维是那样活跃;你问我答,竞争是那样激烈。特别是看见自己出的题目居然能被当例题来研讨,他们说:“那种成就感可真是一种美丽的享受!”。每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学生只能依依不舍的让老师离开;而当上课钟声敲响的时候,学生个个都在翘首期盼老师的到来,上节课的成功和疑问又在他们心中蠢蠢欲动,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不用说这节课又会上得相当成功。

除此之外,经常采用小检测来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适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能力培养训练,在必要的时候开展一些数学探究活动以及学习方法的探讨等等,这些设计都能够唤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使他们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喜欢我给他们上课,是因为他们喜欢我的教学设计。

                                  2006年3月14日

    更多精彩文章

    • 《教学设计》教学大纲
    •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务
    • 新课程教学设计作业(公共课)
    • 谈新教师如何实现教学设计的创新
    • 教学设计答疑
    • 国际教学设计的四个发展趋势
    • 教学设计评价指标
    • 大兴区小学优秀教学设计评选工作方案
    • 谈新教师如何实现教学设计的创新
    •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务
    •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评价指标
    • 学生喜欢的教学设计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