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想
来源:教学实践发布时间:2012-07-13
21.《伟大的悲剧》
第一课时.比较阅读:与原著 (恐惧·无知·无知识产权概念)
◇“一字不易”与“随意删改”:选文的信度 → (节选·删节·删改)
◇出示被删改段落,请学生探讨,该不该删?
1.删文之一:课文P157第三节末句起
“因为那时候丰富的营养所含有的化学能和南极之家的温暖营房都给他们带来了力量(原文为‘热力’)
不仅如此,他们心中钢铁般的意志现在也已松懈,来的时候他们满怀无限的希望,这希望体现了全人类的好奇和渴求,这希望给他们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当他们一想到自己所进行的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也就有了超人的力量……说不定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哩。”
2.删文之二:课文P162第一节后
四类信件——给妻子的信,给伙伴们的妻子和母亲的信,给朋友的信,给祖国的信
3.删文之三:课文P162第三节中(灾难的阴影/晶亮的棺材)
4.删文之四:课文P162第三节后(精彩奇迹/电影胶卷)
5.删文之五:课文P163尾段之前(作家评论/事件之偶然性)
6.删文之六:课文P163尾段之后(艺术与生活)
第二课时.比较阅读:与《登上地球之颠》
◇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1.斯科特等和王富洲等探险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2.他们所携带的物品有什么不同?
3.斯科特留下的文字与刘连满的日记有什么不同?
4.茨威格与郭超人的视角有什么不同?
〖补充阅读之一〗
◇为什么登山? → 边界问题
于良璞(中国搜狐登山队的后勤总指挥,14次登上珠峰):“以前登山是国家任务,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1960年为了中尼划界问题。1975年登山是为了展现文化大革命的成果,而现在是自由登山。”
1953年5月29日上午11时30分,新西兰人埃德蒙德·希拉里和尼泊尔的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终于站到了珠穆朗玛的顶端。他们举起悬挂着联合国、英国和尼泊尔国旗的冰镐互相留影,然后在雪地上挖了两个小洞,分别放进了一个小十字架和一包巧克力。在山顶上他们一共呆了15分钟,这个简短的仪式最终定格成一个永恒的经典——人类脚步终于踏上地球之巅——8848.13米处。
1960年5月25日,在中国处于最为困难的时候,中国人王富洲、屈银华和贡布也达到了这高度。“我们从下午7点连夜走到第二天清晨4点25分。”现在已经68岁高龄的王富洲向记者回忆道,“贡布对我说,王富洲,不能再走了,再走出国了。”王富洲撕了一张纸,写下了三个人的名字,贡布带着石膏做的毛主席像和国旗,“因为列宁峰上有列宁铜像,我们也想做一个,但我们没找到地方做,只好带个石膏的。贡布把这些东西放在北边的雪坡下,里面还有毛线手套。贡布最后拣了9块石头,回来送了毛主席,现在保存在历史博物馆。”
有意思的是,对从珠峰北坡首次完成的登顶是由中国人完成的这一历史记录,英国人始终不大乐意承认,他们坚持1924年冲击珠峰时不幸身亡的马洛里才是从北坡登顶成功的人,至少是第一个从北坡越过第二台阶的人。英国人坚持一个目前还无证据支持的说法,乃是因为事关民族骄傲和荣誉。
〖补充阅读之二〗
《新闻会客厅》——生死珠峰50年 央视国际 (2003年05月13日 20:59)
主持人:王先生,我们来看看您当时登上珠峰峰顶的那一年就很有意思了。您是在1960年的时候,登上珠峰峰顶的,对吧?
王富洲:这个任务是国家给的一个任务。
主持人:您说这是一个任务?
王富洲:对我们来讲,登山完全是一个任务。再一个,我们还要对珠穆朗玛各个学科进行全面地考察。所以那时候都是提出任务性的。就像过去我们贺老总提出来的,说一定要登上顶峰。
主持人:那八木先生呢?您是在1985年的时候,登上珠峰峰顶的,您那个时候也是作为一种任务吗?还是说是别的原因?
八木:我们跟王先生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我们是个人的爱好,是我们的兴趣,是我们想去才去的。所以说,当然这个学术上也很重要,但是我们主要是从体育的角度去攀登。
主持人:一个是在60年代为了国家,一个是在80年代的中期,更多的是代表一种个人的兴趣。其实无论是珠峰还是别的高山,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对于登山的理解和目的总是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说法,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1760年,登山活动产生以来,对于人和山的关系,200多年来,无数登山家用自己的切身经验反复证明,山是不能征服的,人所能征服的只是自己。
主持人:从您60年代到现在2002年,他们对于珠穆朗玛峰的认识,您觉得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是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还是因为登山的技术越来越先进了,还是因为别的,或者是大家对珠峰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了。
王富洲:我想好像都有点关系,你说哪个是主导,哪个是什么引人而已,因为对珠穆朗玛峰的认识是越来越深了,上去的人多了,了解得多了。所以现在都是任务少了。
主持人:任务少了,所以兴趣可以大大来发挥一下了。
王富洲:嗯。
……
主持人:王先生,看完短片,我想把我心里面一直有的一个问题问出来。在您刚刚进入会客厅的时候,我有注意到您的手指好像有一些伤。是不是那次攀登珠峰的时候留下的?
王富洲:对。
主持人:是什么样的伤?
王富洲:是冻伤。
主持人:冻了以后就……
王富洲:冻了以后就变黑了,变黑以后就干了,实际上它是干柴火一样的,然后把它截掉了。
主持人:现在会影响您的一些工作和日常的生活吗?
王富洲:还可以,但是一般的生活也没什么大的影响。
主持人:现在还会有疼痛感吗?关节这些?
王富洲:没了,基本上恢复了。
主持人:我想刚才看完这个片子之后,您可能又回到了当年攀登珠峰的那一幕幕,接下来我们就和王先生一起来回顾一下,在您最后一次冲峰的登上峰顶之前的那一段路程。
1960年3月,在珠穆朗玛北坡凛冽的寒风中,中国登山队从5000米的大本营,向6000米的营地发起了第一次实验性的冲峰。
随后又迅速进行了第二次冲峰,并达到了7000米的高度,建立起另外一个营地。就在这里,王富洲的一名队友突发脑溢血死亡。登山队几个人留守营地,大部分人不得不撤离。
5月初,登山队又向珠峰发起了第三次冲锋。在达到7450米的一个大风口时,另外一名队友停止了呼吸。在把这名队友送下山后,其余队员继续向上冲顶,并达到了8100米的位置。之后,王富洲等一部分队员体力不支,被迫下山。其他队员从8100米继续向上攀登,并达到了8700米,号称珠峰第二台阶的最艰难的路程。但是由于天气恶劣,装备不足,体力透支达到了期限,登山队决定放弃冲顶,所有的队员撤回5000米的大本营。
就在这个时候,从首都北京发来一封紧急电报,要求前方指挥部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并力争重新组织冲顶。于是撤回的队员再次整装待发,准备向珠峰进行最后决定性的冲刺。
主持人:那在你们最后一次冲峰的时候,一共是多少人出发?
王富洲:出发就是20来个。
主持人:那么达到最危险的那段,就是珠峰最危险的第二台阶的时候,还剩几个人?
王富洲:还剩四个人,就是刘连满、屈银华、贡布和我四个人。没东西吃也没水喝。
主持人:我们得到第二台阶是有五米高,你们四个人又是饿着肚子,非常饥饿,到底怎么登过去的?
王富洲:登了好多次,几乎每个人都试登了,登了都不行,都摔下来了,都滑下来了。后来刘连满出了个主意,他过去搞过消防,他是消防队员。他提出来,他说咱们下面放几个背包,垫高一点,然后刘连满站到背包上,让屈银华踩着他的肩膀。
主持人:你们穿的是这样的鞋吧?踩到他的肩膀上?
王富洲:所以这就没法弄。所以屈银华同志把这个鞋全都脱掉了,光着脚,穿上袜子。
主持人:那也很冷。
王富洲:所以屈银华同志在登顶的时候,整个脚指头全部冻掉了,包括脚后跟。
主持人:然后呢?
王富洲:然后他上面又打了一个岩石嘴,打上以后,他抓住这个岩石嘴,下面的同志又推他,最后他第一个上去的,剩下我们三个,我是最后一个,他们上面拽,拉着我上去,实际上是把我拽上去的。六米左右的高度,我们四个人在那儿登了五个小时,整整五个小时。
主持人:就这么四五米的高度,花了五个小时。而且还用那么沉重的代价?
王富洲:精疲力尽。
主持人:王先生,听到这儿,我想大家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你们真的是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像您是落下的终身的残疾,还有队员就牺牲在那儿,看到这些情景,想到这些队友,您觉得值得吗?
王富洲:我感觉那时候不但值得,很值得,那时候我们有很重要的任务,后来我们登上去以后,的确在各方面取得很大的成绩。在科学方面,在体育方面,在什么方面,那时候外国给我们的贺信像雪片一样。
〖补充阅读之三〗
美国登山者米勒:“登山是人类与大自然最为贴近的一项运动,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还要有不屈不挠的勇气和毅力。”
奥地利登山者威利:“登山是勇敢者的运动,也是永无止境的运动。没有任何人敢说他可以登完世界上所有的山。登山是为了挑战人类的极限,挑战人类的恐惧心理。”
22.荒岛余生
◇关于《鲁滨孙飘流记》(2002.12.15下午 浙大潘一禾教授的讲解)
“理性、务实、冒险”的时代”,“有债还清,有话直说,平等交换,主次排序”的资产者精神(私有财产精神/主权精神),冒险者(资产者与劳动者的结合形象)
演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孤独了十二年之后,才发现人的脚印;又过了十来年才见到了人。此时才是重要一笔,有了文学意味,否则前面就只是历史。打算回去时,又出现了极具文学性的一笔,碰到了代理人,忠实地告诉了他剩余财产的数目,是鲁滨孙唯一一次动感情。(见原著P267页)
第一课时 问题与思考:
1.纵观全文,你认为鲁滨孙上岸后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2.“按照商业簿记上借方和贷方的格式”,为什么?
3.鲁滨孙是不是一个文明人?
4.鲁滨孙与李汝珍的《镜花缘》中的唐敖、当代的《白毛女》的区别是什么?
1.观点之一(时间):P168“我每天用刀子刻一个斫痕,每七天刻一个大一倍的斫痕,每一个月刻一个再大一倍的斫痕,这样,我就有了一个日历,可以计算年月日了。”
观点之二(理智所改变的观念):P167“我的理智就用反面的理由劝解我。为什么他们都没保住性命,只剩下你?是这里好呢,还是那里好?……于是我又想到,我这时所拥有的维持生活的东西,是多么充足。”
2.理性,资本主义精神,以理智来克服精神上的难题
3.资本主义的英雄,资产阶级的体面,等待机会的同时开发小岛,一旦出现第二人,即以“总督”自居。离开人群28年,从物质方面与精神方面看,依旧是社会成员,资产阶级一分子。
4.李汝珍《镜花缘》定稿于嘉庆二十二(1817)年,《鲁滨逊飘流记》初版于1719年。
◇同:唐敖和鲁滨逊都曾远游海外,《镜花缘》和《鲁滨逊飘流记》就是以他们海外各种奇遇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
◇异:出游的目的和结果完全不同。
唐敖是因为科场失意,郁闷多病,要“到大洋看看海岛山水之胜,解解愁烦”。他在游历了大小三十几“国”以后,最后到小蓬莱吃了“仙草”,顿时撒手凡尘,成仙入道了。唐敖走的中国传统失意文人的老路:弃儒逃仙。
鲁滨逊则不然,他不安于舒适的家庭生活,为了探寻新的世界,攫取财富,执意远游。他三次航海,到了巴西。在成了种植园主以后,又往非洲贩运黑奴,因为遇风失事,流落荒岛,经历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呆了二十八年,最后成了殖民岛国的主人。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英雄的典型。
马克思:鲁滨逊绝不是“表示对极度文明的反动和要回到被误解了的自然生活中去”。他“一方面是封建社会形式解体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十六世纪以来新兴生产力的产物”(《马恩选集》Ⅱ,P86)。
〖比较阅读〗
笛福所写,并非仅仅是故事或历史,而是写“一种探索的手段”
一个孤零零的男人独处在一个荒岛上,没有“他人”,将会怎样?
以一荒岛作为出发点,开端形象即已预定可能的内容(他从沉船中取得的一切),使再现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等同(同为经济的世界)。但性完全被排除在外,不作考虑。
◇两本可供比较的书
①《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法]米歇尔·图尼埃 王道乾译 上海译文1997年
②《蝇王》漓江出版社 / 《蝇王》浙江文艺出版社
第二、三课时 观看影片《蝇王》(The Lord of the Flies)
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威廉 戈尔丁
导演:Harry Hook,第二十二届康城电影节最佳剪辑、剧本奖 第二十五届嘎纳电影节最佳剧本、编辑奖
《蝇王》1954年:性恶论、对现代世界的哲学、社会和政治含义、理性和赎救主题、同邪恶抗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内容梗概:在一场原子战争中,一群英国男孩从英国本土飞向海外疏散。飞机被击伤,孩子们乘坐的机舱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珊瑚岛上。于是,无拘无束、充满新鲜感的孩子们便开始了重新创造人类历史的业绩。当然,这种人类史的重演,只是缩微规模上的、寓育意义上的重演。
在这伊甸园中,我们起初看不见任何“原罪”的迹象。到处是鲜花野果(不是“禁果”)、飞禽走兽(不是猛兽)。在这“人之初”的境界里,孩子们为了自身利益表现出了理性、合作的精神。他们自发地开了一次全体会议,确立了“民主政治”的原则,制定了手握“海螺”者才有发言权的规矩,并推选出镇定自若、相貌不凡(恰恰又手持“海螺”)的拉尔夫作大伙儿的“头”.明确了原则和政策后,孩子们为生存开始了实际行动:采野果,搭窝棚,生火堆,猎野猪。然而,在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时,孩子们起初所表现出来的理性、合作的精神已遭到侵蚀。他们对所谓“蛇一般的东西”和“野兽”表现了极大的恐惧,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些东西存在于岛上要加害于他们.他们对“猎野猪”表现了极大的热忱,几乎人人都全副身心地投入,就连认为保持火堆(救援的信号)和搭好棚子(安定的居所)更为重要的拉尔夫也加入了“猪人”队伍。戈尔丁向我们表示,孩子们所谓的恐惧毫无客观根据,而是主观精神在不可知的外在环境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愚昧和迷信。至于他们对狩猎的着迷,这只能用某种内在冲动来解释了。狩猎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且是为了狩猎本身的“乐趣”:并非获猪物,而是狩猪行动本身。这种行动是那么有效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内在饥渴,以至于使他们忽略了对于生存非常重要的任务:保持火堆。火堆的熄灭表明,伊甸园中原始人的“原罪”已显露端倪,即屈服于野性的冲动,开始抛弃那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理性。
这脆弱的理性是由拉尔夫、猪崽子和一群“小家伙”来代表的(随着故事的展开,那可怜的一丁点理性将化为乌有),而野蛮的本能则在杰克身上得到了最为集中的体现。杰克是狩猪的能手,他那不时抽出来的亮晃晃的刀子透着杀机。他的全部性格向孩子们表明:嗜杀的小野蛮人必须有个屠杀本能最强的人做头头,因此,头头不应是无能的拉尔夫,而应当是勇士杰克。就连很有头脑的猪崽子在第一次会议上也感到:“情况已经明摆在那里,头头非杰克莫属。”猪息子虽然为拉尔夫举了手,但却是相当勉强的。这说明按照孩子们的本性,合法的“领袖”本应是杰克,而不是风度翩翩,当时碰巧又手持海螺的拉尔夫。
杰克之应做头头,不仅在于他全身充满着杀机,还在于他有相当强的组织能力。他第一次出现在珊瑚岛的舞台上,就已有一个“唱诗班”完全在他的控制之下。小野蛮人若组织起来,则野蛮的屠杀将会更有效率。在此意义上,拉尔夫之被选为头头则显得更不合适。随着孩子们向嗜杀的野蛮状态越陷越深,他们被杰克组织得越来越象一支军队。这支军队对杰克的服从是无条件的,有如狩猎对于他们的存在具有绝对的意义一样。在此,我们想起了大·赫·劳伦斯对意识或理性的鄙夷和否定,想起了他那臭名昭著的领袖论和英雄论。在戈尔丁勾勒出来的这个人类未来的珊瑚岛上,劳伦斯的主张活生生地具象化了。而且正如劳伦斯所希冀的那样,民主制度遭到抛弃,因为它既不能有效地解决孩子们吃饱肚子这个现实问题,也不能使他们领略“存在”(或邪恶的释放和满足)的“极乐”。最初制定的谁握有海螺,谁就有发育权,以及听到海螺声,孩子们便自动聚集在吹螺人身边的规矩现已毫无约束力。恶的冲动使大多数小孩跟随“英雄”杰克去猎杀野猪,把拉尔夫和猪崽子撇在一边,让他们捧着海螺白白地吹着,可笑地抗议小孩们听到海螺声后不聚集起来倾听他们两人发表高见。更为明显的讽刺是,拉尔夫和猪崽子这两位不太愿意狩猎的民主主义者在饥饿难忍之际接受了“猎人”杰克的嗟来之食。这样,理性和民主便匍匐在野蛮与独裁的脚下了。
孩子们对山上和水中到底有没有“野兽”一事,不去实地调查研究,反而争抢海螺,辩论到底有没有“野兽”。究竟有没有野兽这个问题,孩子们始终没有弄清楚,更可悲的是,他们把手持海螺辩论时的分歧延展到仇恨乃至屠杀。以杰克为头头的一伙小孩组成一帮,以拉尔夫为首的少数人形成另一派。在两伙人的争端中,杰克派杀死了猪患子。就这样,在孩子们黑暗本性的狂热骚动中,军国主义和独裁主义取得了最后胜利,民主制遭到了彻底失败。
戈尔丁之所以这样穷追不舍地讽刺,是为了表达对民主制的弱点和不完善的深刻忧虑,藉此也表达了对人类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的深切关注。正是由于人性的黑暗,集权主义和军国主义便是人类未来不可避免的命运。如果说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对本能的崇尚又必然导致野蛮的军国主义和独裁主义的话,那么对理性的推崇显然将产生相反的结果。在《蝇王》的故事维度里,理性总是处于被嘲讽的地位,理性总是显得苍白无力、可笑可怜,故尔便有本能——邪恶大行其道,理性未能产生它所应当产生的那种结果。与杰克对立的拉尔夫便是这种理性的代表。在他身上,理性只得到了很不充分的显现,远远谈不上彻底。诚然,拉尔夫(主要因碰巧手持海螺)被推举为头头之后,组织大家进行了许多合理的活动,可是,就连他最后也抵挡不住诱惑,加入了“猎手”的队伍,甚至参加了打死同伴西蒙的行动。这些事件表明,理性主义者拉尔夫也完全可能被自身的邪恶所制服,所击败,沦为一个可与杰克相比的野蛮人。作为大伙儿选出来的头头,拉尔夫还在一个问题上严重失职:即在到底有无野兽的问题辩论很久之后,他和杰克、罗杰三人一起上山侦察究竟,结果根本没有看清“野兽”(其实是载他们到荒岛上来的飞机驾驶员的尸体)到底是什么,便吓得“大步流星”地与杰克和罗杰一起逃走了。
第四课时 影评交流探讨(附录学生影评)
《鲁滨孙漂流记》vs《蝇王》
很小就看过《鲁滨孙漂流记》,对里面的情节,至今我仍念念不忘。特别是结尾,鲁滨孙竟然神奇般回到了文明世界,并开始新的生活。故事就这样完美地结束了。这种曲折离奇、一波三折的冒险小说,使我有了一种“人定胜天”的感觉。但那只是我多年前的感叹。现在,尤其是与《蝇王》做了比较后,我觉得《鲁滨孙漂流记》有更多值得怀疑和探讨的地方。
也许是它的故事情节发展得太一帆风顺,也许是它的结局太完美了,看的时候很过瘾,冷静下来品品,却又觉得问题甚多。做什么事都不会如此顺利吧?何况是在一个荒无人烟,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小岛上呢!鲁滨孙孤独一人,在岛上这么快就建立了一个温馨而又安全的营地。他生活得那样有条不紊,犹如生活在一个大城市中一般,有条有理,有节奏,而且,还发展畜牧业,种植业,吃穿不愁。整个小岛简直成了他一个人的皇宫。这样快的发展让每个人都觉得有些惊讶。鲁滨孙这个主人公也不免让人有些感叹:他拥有如此丰富的知识和各方面的经验、能力;有如此好的心态与健全的心理;又有着强壮的体魄、灵敏的反应,还如此善良,有耐心……这个主人公的优点之多,让人羡慕,却又生疑。就算在一个高度文明的世界里,这样全面、完美的人,也是少之又少。鲁滨孙未免也太神奇了吧!(可能他的本人、他的经历与他的回归都可以用“神奇”来形容)再者,鲁滨孙在荒岛上独立生活了二十八年(相当于从我现在到我四十岁),竟然连语言能力都丝毫没有退化,还保持着一个文明人的思想、精神信仰、理智和生活习惯。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不仅没有退化,还让一个正宗的食人原始人学会了说话、劳动、甚至也有了他自己的宗教信仰,几乎成了一个真正的文明人。这也太不可思议了。一个人流落荒岛的真实事例也有不少,但往往是不到几年,甚至只有十几个月便丧失了人性,连话也不会说了。
在《蝇王》中,一群受过教育的文明孩子更是只经历了几个月,便已不可避免地、自然地退化成了原始人部落,丧失了原有的人性和理智。这些与鲁滨孙的经历简直是天壤之别。
鲁滨孙在岛上生活如此轻松、愉快,居然能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真让人觉得他简直是在岛上度假或旅行。而《蝇王》中的孩子们,人性丧失、退化之快,理智面对灭绝如此之快,都与鲁滨孙相对。那只像“蝇王”的猪头的一天天腐烂,预示着退化一天天继续着,人性一天天丧失,而这群孩子的经历又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社会退化的预演。也许人类在自己认为的“发展与前进”中,其实在不断退化,人类也许在这种还没被察觉的退化中经历精神上的磨难。
度假还是磨难?不同历史时期的作者,面对人类、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假设。同一个话题引出两种可能。人类到底是在向更加文明发展,还是正在走向退化?谜底将在N年后揭晓。
初一(3)班 陆雨奇
2003.6.12
《蝇王》和《鲁滨逊漂流记》的三点不同
同样的前提,同样的生活,同样的环境。在这样的前提下,《蝇王》和《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某些不同,能否改变所有的结局呢?
人物的本质
《蝇》:一群男孩子,漂流至孤岛,手无寸铁。孩子的思想往往还没有定格,他们是容易受环境和人为的改变的。他们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定的信念,往往一些极具诱惑的东西就足以改变他们的全部思想。
《鲁》:一个成年男人,一个怀抱着希望的年轻人来到了孤岛,幸运地发现了沉船的残骸,从而得到了生活的必需品。成年人具有成熟的思想,而一个年轻人往往有着坚定的信念,他们固执地向前,没有什么阻止得了。
另一个重点就是:几个人在一起,必定会有分歧,如果得不到恰好的协商,就会产生出恨意;而一个人,无人可以和他交流,没人对他提出建议,一切都只能够听自己的,自然不会有分歧,但难以把握方向。
写作的目的
同样是讲述一个流落孤岛的故事,两者给予读者的感觉完全不同。
《鲁》教你“希望永远存在”的道理,给人一种向上的感觉。因此读者更多的是关注鲁滨逊在孤岛上怎样生活,他经历了些什么。也就是说鲁滨逊经历的这个过程才是作者写作的重点。作者极力想体现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的内心世界。
《蝇》让人感到人性蜕化的残酷,甚至感到恐惧。作者想体现的,并不是一群孩子在孤岛上的生活,而是以此为背景,体现出人类的脆弱、残忍和人性的蜕变。纯真的孩子变为野兽般的野人,使人难以置信,却又不能不面对现实。作者注重于故事的结果,孩子在变为野人后麻木的屠杀,他们对屠杀的向往,人类退化的最终结果在这些孩子们身上显露无疑。
时代的背景
两者的时代是完全不同的。《蝇》的故事是发生在战争期间。战火蔓延到了全世界,也蔓延到了每个人心里,而孩子往往是伤害最深的。战火的影响,或许是故事结局的重要因素。《鲁》发生于资本主义初期,也许还没有大规模战乱的侵扰,全社会都处于发展的阶段。
初一(3)班 赏雪
2003.6.12
把自己劈开——《蝇王》一片影评
(一)
如果你面前有一块石头,假定你单手就可以把它劈开,现在要求你劈开它,试问你会怎么劈?
不外乎是横着一下,竖着一下。但当最后一大块随着你的手掌以及清脆的一声变为碎粒时,你的眼前是什么景象呢?
满地的碎石块,虽然有的还在滚,但一会之后便停息了,一片狼籍,毫无生气。这时,你才真正意识到这种分裂是痛苦的,结果是可怕的,这么做是愚蠢的。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这样。在《蝇王》中也是一样。
虽然,孩子们落在荒岛上,可是,这里不是地狱。这里有水和食物,并没有这么容量就堕落了。起初也是这样的,由海螺所创造的制度使他们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困难。
但是,杰克却把这个群体带到了分裂的悬崖上去了。接着是分裂的进行。原本团结的群体瞬间土崩瓦裂,变化成两个部落。分裂无非横着一下,竖着一下。分裂的过程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当然是痛苦的。结果呢?杰克部落堕落为原始的人类,甚至可以说是野蛮人,他们的眼中只有血腥、暴力、屠杀,也许他们就是半兽人。而拉尔夫这一边的最后三个人:西蒙被残忍地刺死了;信仰民主与制度的Piggy与海螺一起葬身于巨石之下;拉尔夫在烈火与杰克一群人的包围下险遭杀害;分裂的结果是残忍的。
作为一部隐喻的讽刺小说,《蝇王》也预示社会的现象。1991年苏联的解体,导致世界的天平倾向了美国,阿塞拜疆等小国还在苦苦挣扎着要振兴。虽然,我们还不能预见今后世界会怎样发展,但苏联的解体给原苏联的国家乃至世界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容忽视的。
“野蛮的核战争把孩子们带到了孤岛上,但这群孩子却重现了使他们落到这种处境的历史全过程。归根到底不是什么外来的怪物,而是人本身把乐园变成了屠场。”(引自《蝇王》序言)
(二)
如果你面前有一块石头,假定你单手可以把它劈开,现在要求你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了解石头内在的本质,你会怎么做?
很简单,一掌下去,石头裂成两半。这两半,正好格格不入而又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有合作,但更多的是冲突。当他还是一块石头时,你不会知道的。
《蝇王》中创造了两个完全对立的部落,创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杰克和拉尔夫。当他们在一起合作时,你能看出些什么吗?不能。只有在分裂之后,你才能看出杰克的残忍、拉尔夫的勇气与智慧。这两个人是多么的格格不入!
这种对立的两面,在《蝇王》中数不胜数,这构成了整部电影的框架。比如:人性与兽性、善与恶、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只有当两个事物以对立的形象出现的时候,你才能看清它的本质。
这一点,更应该运用到对人类,尤其是对自己的剖析。当你只是盲目地观察一个人全部的所作所为时,任何结论都得不出。而当提出他好与坏的行为来观察时,就更能发现他的本质,这就是为何辩证思维受欢迎的缘故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在影片中是痛苦的,但品味过后是幸福的。
(三)
把自己劈开是痛苦的,因为它分裂了你的肉体与灵魂。把自己劈开是幸福的,因为它展现了你最深处的心灵。
初一(2)班 毛明超
24.真正的英雄
1.以朗读为主,结合《教参》,设计问题。
①寻找文中隐含的情感变化的脉络。
②为什么说麦考利芙“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③飞机失事,依旧说“这是诉说胜利和勇敢的故事”?
④为什么文中突然“不禁回想起一个世纪前的拓荒者”?
⑤演讲者定位于怎样的姿态与角色?
2.比较阅读《布什总统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表示哀悼》
思考:什么是“美国精神”?
〖2003年2月1日上午,在太空飞行了16天的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的途中,在得克萨斯州上空解体坠毁。布什总统当天向全国发表讲话,对“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和机上七名宇航员遇难表示哀悼。以下是布什总统讲话的中文译文,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翻译。〗
总统:美国同胞们,今天我们接到噩耗,全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今天早上九点,休斯顿控制中心失去了同我们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联系。此后不久,人们看到残骸从得克萨斯州上空落下。「哥伦比亚号」失事了;无一人生还。
机上的七名机组成员是:里克·赫斯本德(Rick Husband)空军上校;迈克尔·安德森(Michael Anderson)空军中校;劳雷尔·克拉克(Laurel Clark)海军中校;戴维·布朗(David Brown)海军上校;威廉·麦库尔(William McCool)海军中校;卡尔帕纳·舒拉(Kalpana Chawla)博士和以色列空军上校伊兰·拉蒙(Ilan Ramon)。这些男女宇航员为造福全人类而承担了巨大的风险。
在太空飞行似乎已基本成为常规作业 的时代,人们易于忽视乘坐火箭飞行的危险和在险恶的地球外层空间飞行的难度。这些宇航员懂得这些危险,而且甘心情愿地面对这些危险,因为他们知道生命中有着远大而崇高的目标。正是因为他们的勇气、胆识和理想主义精神,我们会更加怀念他们。
今天,所有美国人的思绪也都伸向经受了这种突如其来的震惊和悲伤的宇航员的家人。你们不是孤独的。我们整个国家和你们一同哀悼。你们所爱的人将永远得到美国的尊敬和感激。
他们为之献身的事业将继续下去。人类是在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的引导下,超越我们的世界,进入黑暗的未知空间。我们的太空之旅将继续下去。
今天,我们在空中看到的是毁灭和悲剧。但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存在着安慰和希望。先知以赛亚说:“你们向上举目,看谁创造这万象?他逐一领出烁烁繁星,一一称其名。因为他的大力全能,一个都不缺。”
这位唱名群星的造物主也知道我们今天悼念的七个亡灵的名字。「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机组人员未能平安地返回地球;但我们可为他们的安息而祈祷。
愿上帝保佑悲伤的家人,愿上帝继续保佑美国。
〖补充阅读之一〗
美国《独立宣言》(新译文)
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大陆会议美利坚十三个联合邦一致通过的宣言。在有关人类事务的发展过程中,当一个民族必须解除其和另一个民族之间的政治联系,并在世界各国之间依照自然法则和自然神明,取得独立和平等的地位时,出於对人类公意的尊重,必须宣布他们不得不独立的原因。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造物者创造了平等的个人,并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则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任何形式的政府,只要破坏上述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赖以奠基的原则,得以组织权力的方式,都要最大可能地增进民众的安全和幸福。的确,从慎重考虑,不应当由於轻微和短暂的原因而改变成立多年的政府。过去的一切经验也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尚能忍受,人类都宁愿容忍,而无意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来恢复自身的权益。但是,当政府一贯滥用职权、强取豪夺,一成不变地追逐这一目标,足以证明它旨在把人民置於绝对专制统治之下时,那麽,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这就是这些殖民地过去逆来顺受的情况,也是它们现在不得不改变以前政府制度的原因。当今大不列颠国王的历史,是一再损人利己和强取豪夺的历史,所有这些暴行的直接目的,就是想在这些邦建立一种绝对的暴政。为了证明所言属实,现把下列事实向公正的世界宣布。
他拒绝批准对公众利益最有益、最必要的法律。他禁止他的总督们批准急需和至关重要的法律,要不就把这些法律搁置起来暂等待他的同意;一旦这些法律被搁置起来,他就完全置之不理。 他拒绝批准允许将广大地区供民众垦殖的其他法律,除非那些人民情愿放弃自己在立法机关中的代表权;但这种权利对他们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只有暴君才畏惧这种权利。他把各地立法机构召集到既不方便、也不舒适且远离公文档案保存地的地方去开会,其唯一的目的是使他们疲於奔命,顺从他的意旨。他一再解散各殖民地的议会,因为它们坚定果敢地反对他侵犯人民的各项权利。在解散各殖民地议会後,他又长时间拒绝另选新议会。但立法权是无法被取消的,因此这项权力已经回到广大人民手中并由他们来行使;其时各邦仍然险象环生,外有侵略之患,内有动乱之忧。 他竭力抑制各殖民地增加人囗,为此,他阻挠《外国人归化法律》的通过,拒绝批准其他鼓励外国人移居各邦的法律,并提高分配新土地的条件。
他拒绝批准建立司法权力的法律,藉以阻挠司法公正。他控制了法官的任期、薪金数额和支付,从而让法官完全从属于他个人的意志。他建立多种新的衙门,派遣蝗虫般多的官员,骚扰我们人民,并蚕食民脂民膏。在和平时期,未经我们立法机关的同意,他就在我们中间驻扎常备军。
他使军队独立於民政权力之外,并凌驾於民政权力之上。他同一些人勾结,把我们置於一种与我们的体制格格不入、且不为我们的法律认可的管辖之下;他还批准这些人炮制的假冒法案,来到达下述目的。
在我们这里驻扎大批武装部队;用假审讯来包庇他们,使那些杀害我们各邦居民的谋杀者逍遥法外;切断我们同世界各地的贸易;未经我们同意便向我们强行徵税;在许多案件中剥夺我们享有陪审团的权益;编造罪名把我们递解到海外去受审;在一个邻近地区 废除英国法律的自由制度,在那里建立专横政府,并扩大它的疆界,企图使之迅即成为一个样板和得心应手的工具,以便向这里的各殖民地推行同样的专制统治; 取消我们的特许状,废除我们最宝贵的法律,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政府形式;中止我们自己的立法机构,宣称他们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权为我们立法。他宣布我们已不在他的保护之下,并向我们开战,从而放弃了这里的政权。他在我们的海域大肆掠夺,蹂躏我们的海岸,焚烧我们的市镇,残害我们人民的生命。此时他正在运送大批外国佣兵来完成屠杀、破坏和肆虐的勾当,这种勾当早就开始,其残酷卑劣甚至在最野蛮的时代也难出其右。他完全不配做一个文明国家的元首。他强迫在公海被他俘虏的我们公民同胞充军,反对自己的国家,成为残杀自己朋友和亲人的创子手,或是死於自己朋友和亲人的手下。
他在我们中间煽动内乱,并且竭力挑唆那些残酷无情的印第安人来杀掠我们边疆的居民。众所周知,印第安人的作战方式是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格杀勿论。
在这些压迫的每一阶段中,我们都曾用最谦卑的言辞请求救济, 但我们一再的请愿求所得到的答覆却是一再的伤害。这样,一个君主,在其品行格已打上了可以看作是暴君行为的烙印时,便不配做自由人民的统治者。
我们不是没有顾念我们英国的弟兄。我们一再警告过他们,他们的立法机关企图把无理的管辖权横加到我们的头上。我们也提醒过他们,我们移民并定居来这里的状况。我们曾经呼唤他们天生的正义感和侠肝义胆,我们恳切陈词,请他们念在同文同种的份上,弃绝这些必然会破坏我们彼此关系和往来的无理掠夺。对於这种来自正义和基于血缘的呼声,他们却也同样置若罔闻。迫不得已,我们不得不宣布和他们分离。我们会以对待其他民族一样的态度对待他们:战时是仇敌,平时是朋友。
因此,我们,集合在大陆会议下的美利坚联合邦的代表,为我们各项正当意图,吁请全世界最崇高的正义: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并经他们授权,我们极为庄严地宣布,这些联合一致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是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解除效忠英国王室的一切义务,它们和大不列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作为自由独立的国家,它们完全有权宣战、媾和、结盟、通商和采取独立国家理应采取和处理的一切行动和事宜。为了强化这篇宣言,我们怀着深信神明保佑的信念,谨以我们的生命、财富和神圣的荣誉,相互保证,共同宣誓。
任东来按:受李道揆教授文章(李道揆:“美国《独立宣言》中文本译文的问题及改进建议”,《美国研究》,2001年第2期)的提示,结合自己目前进行的研究,笔者不揣冒昧,在《美国历史文献选集》的译文(中国翻译出版公司翻译,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出版,1985年)和《1765--1917年的美国》的译文(谢德风等选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基础上,试着重译《独立宣言》。现拿出来,供各位学者专家批评指正。
学术批评网()首发 2002年11月17日
〖补充阅读之二〗
四大自由
F·D·罗斯福 1941年1月6日
……
在我们力求安宁的未来岁月中,我们盼望有一个建立在四项人类基本自由之上的世界。
第一是言论和发表意见的自由——在世界上每一个地方。
第二是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崇拜上帝的自由——在世界上每一个地方。
第三是不虞匮乏的自由——从全球的角度说,意味着保证使每个国家的居民过上健康的和平时期生活的经济共识——在世界上每一个地方。
第四是免受恐惧的自由——从全球的角度说,意味着世界范围的裁军,它是如此全面彻底,以致任何国家都无法对他国发动武装侵略——在世界上每一个地方。
这并不是对遥远将来的幻想。它是我们自己的时代、我们这一代人就能实现的一个世界的确切基础。这一世界恰恰是专制主义所谓“新秩序”的对立面,独裁者们企图用炸弹的威力来创造那种秩序。
……
《美国读本——感动过一个国家的文字》P661 三联书店1995年1月
〖补充阅读之二〗
美国知识分子:以爱默生为代表
把这黄口小儿抛向岩石,让母狼的乳汁将人畏养。让他与鹰,与狐狸共渡冬日,让他的双腿与双手变成速度与力量。”
如果我是魔鬼的孩子,那我就从魔鬼那里获取源头活水。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法律是神圣的,除了我的本性的法律。好或坏仅仅是随时可相互转换的名称而已。唯一的正确就是顺从我的本性,唯一的错误就是违背我的本性。一个人让自己无处不在,似乎没有他的话,一切都将有名无实,极其短命。想到我们是那么易于屈从于旗号和名称,屈从于社会和僵死的制度,我就感到羞愧。
美国人:发明者与犯规者
电脑为什么诞生于美国而不是诞生于别的国家?
从上个世纪起,美国人先后发明了电报、电影、录音机、电话、电视、汽车、飞机。这些技术对于现代世界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发明的行为是一种从“无”中生“有”的行为,是对于被公认的“不可能性”老实不客气地说“不”,是对于常情常理的大胆而又慎重的冒犯。说到底,发明就是不人云亦云,是一种有条理、有主见的犯规。
“犯规”是没有多少传统的美国人的最引人注目的传统。美国的建立就是一种犯规行为,发表《独立宣言》就是对现有的状况老实不客气地说“不”,就是“不人云亦云”或“云人所不云”,“美利坚合众国”本身就是一种表现为政治行为的发明行为。
美国文化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与犯规、犯忌,与别出心裁的发明创造结下了不解之缘。美国的历史,可以看作是一部犯规者的历史。
美国人与“孩子”
在英语(尤其是美国英语)中,boy所指称对象的年龄特征是相当宽泛的,boy既可以指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也可以指一个一二十岁甚至三四十岁的男子,如一个“花花公子”(playboy)、“乡下小伙”(country boy)和“牛仔”(cowboy)。总之,boy所暗示的年龄偏重于心理年龄而非生理年龄。boy不同于gentleman(“彬彬有礼的男人”,即“绅士”)。gentleman属于英国,是英国人的文化性格的象征,是boy的对立面。gentleman是富有教养、温文尔雅的成熟男人,令人想起一大堆制作精良的行头(礼帽、领结、燕尾服、假发、拐杖之类)和外型整洁、雅观的车和马,想起牛津腔的英语。boy是没有长大或长不大的男子,身上的牛仔服最显示他没有身份的身份,没有派头的派头。他实在不知道燕尾服和拐杖的意义何在。如果说燕尾服是穿它的人已跻身于上流社会的告示,那么牛仔服就是牛仔们向一切身份、教养体系发出的“独立宣言”。
盖茨、艾伦、弗里德曼都是美国人,而美国人在文化上都是些“孩子”,不管其生理年龄有多大。他们身上体现着美国的伦理,美国的文化精神。“孩子”在数字时代和赛柏空间的优势与美国人在电脑产业的优势实际上是同一回事。中国人常常说,“入乡随俗”。英国和美国人也有类似的说法:“身在罗马,行当如罗马人。”很显然,当我们进入数字时代和赛柏空间的时候,我们所随之“俗”其实就是美国之“俗”。
理解PC文化与理解美国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一回事。
彼德·雷登在一篇题为《生于美国——太阳仍然照耀着美国的世纪》(Born in America:Sun hasn’t still set on American Century )文章中这样写道:
在更为基本的层次上,美国的文化和社会是一个为数字时代所需求的素质的孵化器。第一是发明创新。劳动者们将需要不断地挑战既成的东西,探索新的方法,检验新的工具。一个出现了以爱迪生、莱特兄弟为代表的无数能工巧匠的民族是这些劳动者的理想的滋生地。第二是自主性。在未来更加消解中心的经济当中,工作所需要的是自强自力、独立创新、自己照顾自己。一种前沿性的心理状态即将来临。第三是创造性。的确,美国的孩子们不是像世界各地的其他孩子那样被严厉地要求记住计算口诀,他们被要求具有首创精神,按他们自己的思路想问题,表达他们自己的感情。
美国的孩子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孩子,是因为他们的成长一直得到来自他们的文化传统——崇尚“孩子气”(boyishness/boyish spirit)的文化传统——的支持。
一位名叫高钢的旅美华人在一篇题为《我所看到的美国的小学教育》中记述了他的儿子到美国上小学后的巨大变化,这变化生动地反映了美国文化与“孩子”的亲缘关系。
比德·雷登把数字时代出现的各种冲突称为“即将来临的骚乱”(the comingtrauma)。在我看来,“骚乱”皆因“孩子”与“成人”的冲突而起,而“孩子”与“成人”的冲突本质上是两种文化价值的冲突。
数字时代近在眼前。丹尼·古德曼(DannyGoodman)的《快如光速地活——在信息高速公路上逃生指南》(Living at Light Speed:Survival Guide to Life on the 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第一章的标题,我们说,无论我们准备好了没有,“眼前出现的是一条单程道”(Ready ornot ,here comes the 1-way)。我们没有回头路可走,没有“乡”可“怀”。再说一遍,理解PC文化与理解美国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同一回事。
吴伯凡《孤独与狂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
一.以简介《山海经》导入
《山海经》成于战国-西汉年间。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山经》即《五藏山经》五篇;《海经》包括《海外经》四篇,《海内经》四篇,《大荒经》四篇和又一篇《海内经》。它以描述各地山川为纲,记述了许多当地的神话传说。
二.比较《山海经》中另一段文字
①《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走到太阳中?),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②《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戴天,极高)。有人珥(挂耳上)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日光),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三.神话分析
学生思考讨论:夸父神话究竟隐藏着先人对于哪种自然现象的猜测和解释?
解释一:
夸父族,揭开昼夜交替之谜,不断向西迁移。看看太阳到底降落到什么地方。
[清]郝懿行 夸父族聚居于 河南灵宝县东南,与陕西太华山相连。
解释二:月神
台湾 杜而未:月与日的竞赛,“入日”—日蚀。成功后即死亡。新月三天后仍出来,以“弃其仗,化为邓林”—邓林为繁星。
解释三:茅盾《神话研究·巨人族及幽明世界》夸父:地下阴间神
①夸父行迹巨伟多力,如希腊和北欧神话中的巨人族(提坛),闭居于北方的底下穴(塔塔罗司)。夸父为后土的后裔,后土也正是主治地下幽都的神。
②从北方成都载天山出发,逐日一周后又回到此山。北-东-南-西(禺谷)-北
神话之本质:以夸父为代表的阴间势力与天神争霸,被天神所征服。
解释四:水神
吕思勉,王孝廉:夸父神话的“夸父逐日”和“夸父之死”水神与火神之争,而作为火神光明神胜利的神话象征。
《山海经·东山经》:又南三百里,曰豺山……有瘦焉,其状如夸父而彘(zhì)(猪)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
①“循环运动”是夸父神话的本质特征。对降雨现象的诗化寓言表达。水神的上下循环运动。 出自北方阴间,失败于南方阳盛之位,最后重返北方,回归水的生命之源。“黄泉”。
巨人追赶太阳——水的上下运动
与日逐走 ——遵循太阳运行之道
丢弃的杖 ——象征雨水降下
邓林 ——新的生命
②《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③夸父——水神的阴性或女性身份。(降雨功能)
《读山海经·其九》
[晋]陶渊明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
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喝完两条大河哪里够,突出其神力妙殊。
馀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後。 神力既非凡又巧妙,黄河水已倾尽却未喝够。
四.神话比较
1.精卫填海(复仇之象征)
2.[法]加缪《西西弗斯神话》(荒诞的对抗)
五.象征层面
李锐《旷日持久的煎熬》 《读书》97年第5期
只是这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一次又一次的战乱,一次又一次的流血,一次又一次的自毁自戗,使这场煎熬变得惨绝人寰般的酷烈。一百五十年,对于历史太短,对于生命却又是何其漫漫!当希望一次次地变成绝望,当绝望一次次地变成虚妄,我们又拿什么来慰藉生命?拿什么来慰藉一代又一代悲绝的心灵?每想到此,我就反复想起那个中国人的古老的神话,这神话很短,它只有三十七个字: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三十七个字,越过千年悠悠岁月朝我们走过来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一个长长的没有走到“大泽”的“道渴而死”者的名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们死了,孙中山、黄兴、秋瑾们死了,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们死了,王国维、陈寅恪们死了,鲁迅死了,胡适们死了,胡风、老舍、傅雷们死了,离我们最近的顾准也死了……总有一天,会轮到我们道渴而死的。是的,还是“道渴而死”。我们不能欺骗自己,我们心里都知道去“大泽”的路正遥遥无期。在我们之后,还会有不知多少“道渴而死”者倒在这去往“大泽”的路上。我们该把这三十七个字刻到石碑上,把这三十七个字刻在石碑的两面,把这石碑放在我们的心里——以悼念死者,以昭示来者。
是的,“未至,道渴而死。”这是我们的宿命。
1997年1月7日,于太原寓所
25.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
〖补充阅读〗
《狗肉铺前示众的羊头──两小儿辩日》
张远山《寓言的密码》,岳麓书社1999年版,12.00元
……
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孔子被尊为圣人是孔子死后的事,孔子生前,世人不以他为圣,何况两个无知小儿?可见这个故事是《列子》的作者为了丑化孔子而故意编造的。意思是说,你这位生而知之的圣人,连两个无知小儿的问题都回答不出,还鼻子里插葱装什么象呢?
然而,这个由道家信徒出于门户之争编造出来用以嘲笑儒家祖师的寓言,在文革时期“古为今用”的评法批儒运动中,却是被当作史实来用的……事实上,儒、道之争才更符合史实,儒、法之争虽然并非虚构,却是小题大作。所谓儒、法之争,顶多只能算是恩爱夫妻的拌嘴,偶而闹着要离婚也是有的,但毕竟还是白头到老了。荀子是孔孟之后最大的儒学宗师,而大法家韩非、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谭嗣同认为两千年国学皆荀学,我认为两千年国学皆韩学,其意相似而侧重不同,但都肯定儒学是真正的国学,而道家才是儒、法一家两宗的共同对手……
中国的两千年政治,可以说是永远在朝的孔孟之正宗与荀韩之异宗的既联合又斗争,道家从来都是对抗官方学说的最大的在野学派。就宦海沉浮的个人而言,在朝为儒家,在野为暂时的冒充的道家──但下野的儒者时刻准备着重新上台,此之谓“内圣外王”。就大部分在朝者而言,名义上是儒家,实际上是法家,此之谓“佯儒实法”。孔孟虽是正宗的国学,四书五经被列于学官,但只有荣誉地位;实际的政治操作却用的是偷梁换柱的荀韩一套。孔孟之道是宏观战略,荀韩之学才是具体战术。战略上要重视人民(因此孟子说民为重,君为轻),而战术上要藐视人民(因此韩非说人民是需要鞭子的马)。无论是谁在朝主政,法家权术的一套永远不变。所以对于永远在野的真正道家来说,孔孟只是假想敌,荀韩才是真正的对手。然而在野的道家对政治实情或政治内幕并不了解,所以他们并不知道孔孟是假想敌,他们往往十分粗疏地把法家的账算在儒家的头上,也因为法家确实打着儒家“亲民、明德”、“爱民如子”的旗号。然而在朝的法家却心知肚明,儒家只是个招牌,孔孟圣人只是挂着招徕顾客“近悦远来”的羊头,而荀韩酷吏才是令“四夷宾服”奸谋得售的狗肉。除了道家弄错真正的敌人,那些暂时在朝或曾经在朝现已黜退的以孔孟正宗自命的道学腐儒,也天真幼稚地自以为是执政党。他们自命为孔孟正宗的清流,与荀韩异宗的浊流势同水火。然而事实却是,浊流永远主宰一切,对清流生杀予夺,只不过天子要留着孔孟之道的招牌,所以浊流对清流并不完全赶尽杀绝,而是留下几个智商很低、能量不大的知趣腐儒撑持门面──做做太子太傅或翰林学士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