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改革旧的教学模式

来源:学习方法发布时间:2012-07-17

1、现代社会呼唤创造精神。社会学研究认为,人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导因素,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没有创造,社会就不会进步。重视人的创造发展,就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21世纪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没有机灵、独立,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工作方法,便很难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因此,教育必须把培养有推动社会进步能力的人作为重要目标。
2、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制约创造思维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把学生置于被动从属的地位,“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心违”。它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构成教与学的关系,这种忽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模式,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的桎梏。因此,我们要大胆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独立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他们在主动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和发展创新精神。  

    更多精彩文章

    • 师生学习、体现价值 新课改反思(四)
    •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反思
    • “乱“的启示
    • 《月光曲》 教学反思
    • 《但愿人长久》教学反思
    • 器乐音色
    • 《七子之歌》课后反思
    • 执教《小乌鸦爱妈妈》有感
    • 《理发师》教学反思
    • 山歌教学——《放牛山歌》教学反思
    • 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感受美
    • 《开心火车》教学反思
    • 《月光曲》教后反思
    • 《少数民族音乐之旅》教学设计及反思
    • 课堂音乐教学中教师的位置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