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杂 文 四 则
来源:教学实践发布时间:2012-07-21
三 杂 文 四 则
马 南 村?
一、教学目的:
1、理解这四篇文章都是从不同角度来谈与学习、治学有关的问题。
2、认识学习的根本诀窍是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文中所谈学习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难点: 正确理解作者独创的见解和引用阐述论点。
三、教学时数:
自读课文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 一 课 时
作者简介: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又名邓云特,福建省闽侯县人,是当代著名的思想理论家和散文作家。幼年酷爱文学艺术,1930年加入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在30年代就开始发表散文。1945年初在晋察冀边区主持编辑了我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建国后,曾经任《人民日报》总编辑。1958年秋,调任北京市委书记,主编理论刊物《前线》。60年代初以“马南村”等笔名,创作了一批引人入胜,启人心智的杂文,其中最著名的是《燕山夜话》和与吴晗、廖沫沙合写的《三家村札记》。在“文革”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制造了所谓“三家村反党集团”冤案,邓拓首当其冲,被诬为“三家村主将”而遭受残酷迫害,于1966年5 月18日含冤去世。
在30年“笔走龙蛇”的生涯中,邓拓留下了大量散文瑰宝,以杂文的成就最突出,仅代表作《燕山夜话》就发行数十万册。《燕山夜话》包括150多篇杂文,思想深刻针对性强,知识丰富,不拘一格,做到了于知识之中见思想,在议论之间藏情趣,熔百家典籍于一炉,寓郑重严肃于愉悦,具有极强的战斗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被誉为一部“小百科全书”。老舍先生读后,情不自禁地称赞作者是“大手笔写小文章,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邓拓是一位对党的事业,对人民的利益至为关切的作家。本篇所选的四篇杂文谈论的都是学习中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角度各异,风格有别,教育性极强,对于今天有志于为四化学习读书的人,特别是青年人,无疑是极好的治学修养的教科书。
词语补释:
穿凿(chuān zùo)把没有这种意思的说成有这种意思。
一暴十寒(yīpùshíhán)比喻时而勤奋,时而懈怠,没有恒心。
涵泳P18注(2)
斫轮P19注(1)
思考题:
1、《不要秘诀的秘诀》这个题目,又“不要秘诀”,又介绍“秘诀”,是不是自相矛盾?
2、《欢迎“杂家”》这个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
3、《不求甚解》这个题目既没有表明“反对”,也没有表明“赞成”,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不可以对它作一点补充,让题目就表明作者对“不求甚解”的态度?
4、《学问不可穿凿》,那么,“应该”怎样呢?
不 要 秘 诀 的 秘 诀
解题:
顾名思义,“秘”者,秘而不宣,不可与外人道也,所谓的秘方、秘传、秘史、秘室、秘事、的“秘”皆是;“诀”者,一谓口诀、歌诀,顺口押韵,便于记忆,二谓窍门、要诀,只要获得,百事灵验。对于那些“贪图省力,不肯下功夫”的读者来说,当然是能图其所好的。然而,所谓的《读书秘诀》、《作文秘\par诀》之类,却又不是“秘而不宣”的,而是公开大量兜售,证之以实践,又实无一事可灵验的,其内容“毫无价值”,目的“只是骗人”相信它的结果是“不免上当”,上当的多了,老底揭穿了,自然是“无人问津”。然而,世界上“不肯立志用功”者毕竟任何时候或多或少的存在,因此,“向他们敲一下警钟”还是十分必要。幽默情趣,尽在题上。
为什么在“读书”、“作文”上有没有“秘诀”呢? 没有秘诀是不是说就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呢? 这就是本文论述的核心和实质,也是四则引文所遵循的思路。
在立志用功读书的前提下,科学的读书方法,少走弯路的捷径,行之有效的经验是有的,但是只“贪图省力,不肯下苦功夫”的灵丹妙药是没有的。这就是“不要秘诀”的“秘诀”和“不要秘诀的秘诀”的“秘诀”的含义。
本文针对所谓《读书秘诀》、《作文秘诀》之类的小册子而发的,作者苦口婆心,采用规劝。“立志用功”本是老生常谈,但作者博引古今,反复开导,娓娓道来,于议论之间藏情趣。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指出没有所谓的读书、作文秘诀。(1自然段)
第二部分: 不要秘诀的秘诀。(2--11)
这是文章的主体,以四段引文为核心,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 引用明代学者吴梦祥为自己定的一份“学规”,着重阐明学习要有“专心致志,痛下工夫”的态度。(2--4)
引文从正反两个方面强调学习态度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下工夫,则“可立些根本”,不下工夫,则“未见其可也”。引文前,用“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这个三层递加短语,引文后用“不管都学习和研究什么东西,只要专心致志,痛下工夫,坚持不断地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这个无条件复句,多方强调“专心致志”方可学成,是一条普遍适用,毫无例外的“秘诀”,一条真正的秘诀。
第二层次: 引用南宋学者陈善《扪虱新话》中介绍他读书的“出入法”的经验,着重阐明要反对教条主义的学习方法。(4--10)
引用这段话要说明“不要死读书”的问题。这段文字的基本意思分两层,在下文中以谈心的语气作了深入浅出的解释。
第一层,主张读书要“活”,活的方法是“知出知入”。
第二层,主张读书要“用”,用的条件也是“知出知入”。
从反面来讲,不知“入”,就“不知古人用心处”,只能一知半解,皮毛肤浅;不知“出”,就会成为“死在言下”的书呆子。
为了进一步佐证陈善的“出入法”,作者又引用《陆象山语录》中的一段话和一首诗,说的也是不要“死”读书,“不必太滞”,而“不必太滞”的方法有时还需要“不求甚解”。为了避免人们对“不求甚解”产生片面理解,文章又用“本来说不求甚解也并非真的不要求把书读懂,而是主张对于难懂的地方先放它过去,不要死扣住不放。”和“也许看完上下文之后,对于难懂的部分也就懂得了;如果仍然不懂,只好等日后再求解释。”两个复句,反复解释,语重心长。
第三层次: 引用《庄子·天道篇》的记载,主张“要用批判的眼光”读书。
(11自然段)
轮扁的故事,寓庄于谐,借用它来说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既深入浅出,又能使人轻松愉悦,体现了新时期杂文特有的风格。
第三部分: 回扣题目,总结全文。(12自然段)
结尾点明不要那种只图省力,不肯下苦工夫的所谓《读书秘诀》之类的“秘诀”,而代之以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和以之为基础的科学的读书经验,就是不要秘诀的“秘诀”。而这种秘诀又是古今常谈,并非秘而不宣,所以算不了什么秘诀。
欢 迎 “杂 家”
解题:
这一篇杂文的主旨实际上是要纠正一种“错误的看法”,为那些“真正具有广博知识”的“杂家”正名。正名的理由是: “专门的学问”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广”是“专”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课文分析:
本文由主体两大部分和一个结论组成。
第一部分: 提出论点: 欢迎“杂家”。(1--4)
采用正反论证的方法和先摆论据、论证,后亮论点的章法。
首段提出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 用“无论做什么样的领导工作或科学研究工作,既要有专门的学问,又要有广博的知识。”来说明专与博是同样不可缺少,接着用“前者应以后者为基础”,指出相对而言,“博”比“专”更重要。
次段紧扣上文“专”与“博”的关系,说明“专”虽不易,“博”却更难,用马克思作例证,典型而有说服力。
第三段以“但是”提头转入反面论证。用“根本抹杀”一句指出有的人的错误所在,用“孤立片面地”、“忽视了”指出他们错误的思想方法,用“往往”指出他们的错误时有发生,用“鄙视之为”对他们的错误态度进行批评和规劝。
第四段用“殊不知”对错误的认识加以纠正,水到渠成,亮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欢迎“杂家”。
第二部分: 用“随便举例”的方法为“杂家”正名。(5--7)
先指出班固对“杂家”的划分不合理,接着指出现在“本不应沿用班固的分类法”,最后指出旧时代的知名学者都可以说是“杂家”,只是各人“杂”的程度不等罢了。
这一部分,旁征博引,随手举例,如话家常,平易近人。
第三部分: 结论。指出不承认“杂家”的危害。(8自然段)
文章无须多说就不多说,当止辄止,体现了邓拓杂文的灵活性。
第 二 课 时
不 求 甚 解
解题:
“不求甚解”,本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 “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意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现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本文通过对“不求甚解”一词的辩证,提倡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文章反弹瑟琶,新人耳目,在轻松愉快中使读者受到教育。就其根本思路来说,乃是对“不求甚解”的否定之否定。就其立意来说,是“不求甚解”的新解。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对不求甚解否定之否定。(1自然段)
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用“对任何问题”指出这种确否定属于看问题绝对化,不作具体分析,用“一般人”、“常常”指出持这种观点的为数不少,并非偶然。“其实也不尽然”,表明对今人否定之否定,然而语气委婉。“不尽然”谓不把话说死,自然而然地正面表明自己的态度: “虽然不必提倡,但也不应该盲目反对”。不必提倡的是什么样的不求甚解? 什么又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 这是本文议论的核心。
第二部分: 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意。(2--3)
一是全引全文,言之有据,认为它不好的原因的断章取义,“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这是何苦来呢? ”语气幽默,态度和平,被批评者都会感到亲切。
二是对引文进行全面的辩证。首先,“一定要好读书”,好读书,“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诀,全在于会意”。“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是对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热情赞扬。
三是全面解释陶渊明式“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 一戒“自负”,二戒“固执”,旧词翻出新意,宛如一股清风吹进读者的心扉。
第三部分: 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彼此字句的“甚解”,要“活”读书,要理解“精神实质”。(4--9)
一引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的例子,强调今天学习“应该抱虚心的态度。”
二引诸葛亮的例子,赞扬“观其大略”式的“不求甚解”的高明。
三引宋儒陆象山的语录,说明“未晓处且放过的方法与陶渊明的提法”很相似。这里要特别注意一个“且”字,说明“放过是暂时的”,只要认真“会意”“未晓处”最后还是会晓的。
三处例证、引证,或古或今,或中或外,信手拈来,自由骋笔,恰到好处。
怎样才能达到“活读书”理解精神实质呢? “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这就是结论。
学 问 不 可 穿 凿
解题:
本文题目《学问不可穿凿》,否定的对象是治学态度中的“穿凿附会”的态度。那么,文章肯定的治学态度是怎样的呢? 文中有一句话: “答案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因此,治学必须实事求是,乃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就是”的“就”加强了提出中心论点的语气,即只是此种,而非其它。“四个大字”使中心论点的核心部分更加突出鲜明。文章的前半部分论述“穿凿附会之不可”,后半部分论述“实事求是之必须”。正反对照成文,使论证特别鲜明有力。
课文分析:
文章采用了典型的娓娓谈心式的“夜话”笔法: 从“几位应届毕业的同学在一起的谈话”说起,说到“征求我的意见”,说到“我表示同意”,然后再将补充的意见“集中到一点”,即“千万不可使我们的学术研究工作,沾染了不正确的思想作风”,最后提醒大家“特别”警惕“古来一般学者最容易患的穿凿的毛病”。真是谆谆教诲,促膝谈心。什么叫“穿凿”呢? 作者又顺便作了通俗的解释,那就是“强词夺理,把许多说不通的道理,硬要说通。”
入题之后,文章首先采用引证和例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穿凿附会之不可。引用《易传乾卦文言》中的话,是从正面论述做学问要“聚”,要“辨”,为下文的例证“不可穿凿”张本。
例证用的同一个人的两个例子,一个引自苏轼的《调谑编》,一个引自宋代罗点的《闻见后录》。这两个例子都十分典型: 1、 两则例子都是笑话,于议论之间藏情趣。2、 两则笑话都紧紧地抓住了中心论点: 第一则证明穿凿“对于做学问”的人“多么有害”;第二则进一步证明“不仅仅限于学术范围”,于诙谐之中寓庄严。3、闹笑话的是“大名鼎鼎”的王安石。象王安石那样学识渊博,尚且容易犯穿凿的毛病,岂不是“特别值得警惕吗? ”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治学态度呢? ”一个设问,文章从反面过渡到正面论证。这一部分采用的是引证法,先引用《汉书·河间献王传》和颜师古的注解,这是我国古代典籍中“最早”的对于“实事求是”的提出和理解。惟其最早,故最能引起读者的兴味。但它还不是对“实事求是”的完全科学的解释,所以下文又引用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所作的“最确切的解释”。之所以说它“最确切”,是因为它既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又说明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党风;既概括了最的“学习”态度,也概括了“做好一切工作所必须的态度”。
最后一段总收全文,与首段提出的“必须树立正确的治学态度”相照应,说明两坤态度“决没有丝毫共通之处”,鼓励大家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工作、学习和研究。
作业 :
[思考和练习] 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