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宋词两首
来源:好好学习发布时间:2012-07-26
十一、宋词两首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怀古词借古人古事来表述对现实人、事的看法,抒发自己情怀的特点。
2、领会《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领会《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用典贴切的特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词里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怀古寄情。
2、难点: 准确理解和掌握作品中的典故及典故所包含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 一 课 时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省眉山县人,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苏轼的一生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度过的。这首词写于1082年 (元丰七年 ),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当时苏轼由于王安石变法,为新派官僚罗织罪名,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思想上很苦闷,经常游山玩水以排遗,这首词就是当时游黄州赤壁矶所作。苏轼的许多代表作就产生在此时。苏轼认为,谪居黄州是自己创作生涯的转折点。苏轼在文学艺术上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词是豪放派的开创者;诗歌创作亦有杰出的成就,与北宋的黄庭坚合称“苏黄”,或与南宋的陆游合称“苏陆”;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fú草木茂盛) 并称为“宋四家”;又善于绘画,善画竹和枯木。所著有《东坡七集》等。
解题:
苏轼所游的赤壁,指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怀古: 追怀古昔,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古代文人学士,登临山川胜地,凭吊前人遗迹,发为吟咏,叫做怀古。这类作品往往联系历史往事来抒发个人的感慨。《念奴娇》是词牌名,《赤壁怀古》是词的题目。这是一首久负盛名的作品,《赤壁怀古》词一出,后人就以它的首句和末句的“大江东去”、“酹江月”作为《念奴娇》的代名。可见这首词的艺术成就是很高的。
前人对此词的评价:
俞文豹《吹剑录》:“东坡在玉堂曰,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 ’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东坡为之绝倒。
陆游《 老学庵笔记》:“……试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豪放派词的特点:
1、题材上: 词在五代和北宋初年,题材狭窄,大抵不脱离离愁别恨,男女恋情之类。到苏轼手里,突破陈规,举凡怀古、感旧、记游、说理等是诗人所惯用的题材,他都可以入词。词从“樽前”、“花间”走向转为广阔的人生。辛弃疾则进一步开拓词的境界,思想内容比苏轼的作品更为深广。苏轼的《念奴娇》写赤壁凭吊古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历史人物的神往,抒发了人生的感慨。这在以前的词中是少见的。而辛弃疾的《永遇乐》更抒发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同样写壮志未酬的感慨,辛词则更富社会内容。
2、语言上: 苏轼一改花间词人镂金描彩的作风,用诗句入词,偶尔也运用口语,每每放笔直书,豪迈奔放。写江山则乱石惊涛,写豪杰则雄姿英发,境界开阔,气魄宏大。辛弃疾在苏轼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文为词”,举凡经、史、子、集中的书面语言及可利用的口语都拿来为我所用,语言铿锵,感情强烈。《永遇乐》一词中,作者说古道今,议论国事,抒写情怀慷慨悲壮。
课文分析:
大江(2)东去,浪 淘尽,千古 风流人物。
长江向东奔去 大浪 千百年英雄
风流: 有功绩而又有文采。 风流人物: 英雄人物、杰出人物。
分析: “大江东去”是眼前江景,用以起兴。日夜江声,滚滚滔滔,使人感到历史的流逝,对往昔英雄人物无限怀念。这是一种文学手法,以永恒的自然现象与短暂的社会现象互相映衬,以示社会现象的短暂,从而引起对往昔历史的怀念。
这一句成为千古绝唱,而“大江东去”也成为“念奴娇”词牌之别称原因有三:
其一、先把后面所有具体描写的赤壁之战放到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极为悠久的时间背景之中,气魄极大,一起句先声夺人。
其二、“浪淘尽”三个字,将景“大江”与人“风流人物”联系起来,一起句就进入情景交融,因景怀古的境界。
其三、千古风流人物总要随着有如江水而逝去的时光被浪打风吹尽,这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在豪放慷慨之中又透露出一些悲壮苍凉。
第一层: 泛写怀古。
故垒(3) 西边,人 道是: 三国 周郎 赤壁。(4)
古老营垒的西边 人们说(那)是 三国时候周瑜(作战的)赤壁
分析: 指明怀古的特定时代三国、人物周郎和地点赤壁,引入对古战场的凭吊,进入怀古境界。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而苏轼所游的黄州赤壁则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外,所以词中用了“人道是”,说明传说如此,并非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只是根据传说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怀抱。
第二层: 进入具体内容,点明本词的题意: 就事来说是三国赤壁之战,就人来说是周瑜。
乱石穿 空, 惊 涛 拍 岸, 卷起 千 堆雪(5)。
直穿云空 惊人的巨浪拍击崖岸 浪花有如千万堆白雪
分析: 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 岩石壁立,怒涛汹涌,浪花千迭。这三句写出了赤壁古战场雄伟的景象。向上看: 陡峭的石壁直插高空侧重写姿态;向下看: 狂奔的巨浪拍打着江岸侧重写声音;视线由远而近,波涛起伏,汹涌推进,到岸边,如堆堆耀眼的白雪侧重写色彩。短短三句话,仅用数十字,一幅动人心魄的雄奇图画就展示在读者的面前从内容上说;“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对仗十分工整;“卷起千堆雪”用词精当,描摹贴切,足见功力从语言上说;雄奇的景物对下文描写历史上风流人物的光辉业绩正起到了一种衬托作用从整首词说。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上有过一场惊天动地的赤壁大战,“雄姿英发”的周瑜在这里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山势嵯峨,江水奔腾的形象与贯穿全词的豪迈沉郁的情怀在格调上极其一致,于是这江景亦成为千古名句。
第三层: 写惊心动魄、壮观奇险的江景。
江山 如画,一时 多少豪杰。
壮美 间涌现出
一时: 那一时,当时,赤壁之战时。
分析: 一承上,一启下,由描景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阙写周瑜作了铺垫。指的是在这古战场上,对立的双方汇集了不少英雄豪杰,如曹操、孙权、刘备、鲁肃、诸葛亮、周瑜、黄盖等,他们曾在这里演出过一场威武雄壮的活剧。
第四层: 承上启下。
上阙: 咏赤壁,着重写景,即景抒怀,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6)初嫁了,雄姿英 发(7)。
当年的 刚 英俊奋发
羽扇 纶巾(8),谈笑 间(9),樯橹(10) 灰飞 烟灭。
手握 头戴 之 曹军的战船像灰一样飞舞,像烟一样破灭
分析: 集中写周瑜的形象。“遥想”一词联接上文,从两个方面具体写周瑜的雄姿英发:1、英雄美人相结合,以美人衬英雄。 2、英武与儒雅相结合,是典型的儒将形象。“羽扇纶巾”写出装束儒雅,谈笑破敌写其仪态从容,这比写其身着戎装,冲锋陷阵更显得“雄姿英发”。作者赞美周瑜,没有写他如何指挥千军万马与曹军厮杀,而写了“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可见作者欣赏他的年轻有为,英气不凡,新婚不久,春风得意。“羽扇纶巾”三句,写了周瑜的成功。“樯橹灰飞烟灭”指火烧赤壁之事。“樯橹”以局部代整体,指战舰。赤壁之战以弱胜强,周瑜儒将风流,指挥若定,具有非凡的胆略与豪迈的气概。诗人赞颂周瑜,既表达了对周瑜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这样写战争,手法高超,同时以传神之笔,把周郎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第一层: 写周瑜的形象及其战功。
故国神游,(11)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12)
我神游于故国的战场 应笑自己多情善感 头发早已斑白了
国: 古时三国的战场。
人生如梦, 一尊(13) 还 酹(14)江月。
象梦幻一样 面对江月,还是用酒来祭奠吧
分析: 从历史回到现实,从怀古归到伤己。苏轼常以功名自许,渴望能做出一番事业来,然而联想到自己,得罪当朝,被贬黄州,年华已逝(47岁),心情沉重起来。“人生如梦”两句貌似超脱,实是无可奈何的感叹。“人生如梦”的思想是消极的,同前面追慕古人的逸气豪情放在一起,说明作者思想上的矛盾。
第二层: 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小结:
写景、咏史、抒情地完美结合:
怀古诗词,往往先写山川景物,再写人事;由景入情,由感性到理性,这种想法最自然,这种写法最普遍。作者由赤壁之景联想到赤壁之战,由赤壁之战联想到指挥作战,三十多岁就建功立业的周瑜,进而再与早生华发,迄今一事无成的自己作对比,抒发感慨和不平,自然地展开联想,自然地抒发感慨。景物描写不是主题所在,但在引出主题方面起到不可缺少的铺垫作用,而景物描写本身也渗透着作者豪迈的情感,形成了豪放派一个方面的特色。写景、咏史、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气势奔放,一泻千里,犹“大江东去”,语言精练形象,交错使用倒装句,使句式灵活多变。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世界观的矛盾。可是,在这首词里,那种追求理想,有所作为的`心情,仍然是掩盖不住的。他感叹自己的功业未成和年华逝去,但并不否定人生。他不象有些封建文人那样在政治上失意之后,干脆避开尘世,到名山大川中去过隐居的生活。在作品中他热情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仰慕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这就说明作者的思想主流是热爱人生的,而且是奋发向上的,这是我们应该借鉴的。
第 二 课 时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生于山东聊城。年轻时曾参加以耿京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担任掌书记(掌握军中文书)。宋高宗三十一年(1161年)十月,女真入侵,辛弃疾等突骑渡江与宋廷联络,授江阴签判之职。以后历任湖北、江西等省安抚使。他写的诗词甚多,至今留存六百多首,他的词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感情。所著有《稼轩词》或《稼轩长短句》
时代背景:
本词作于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秋天,那年三月,辛弃疾被宰相韩 胄任为镇江知府,到达京口。当时,韩高谈伐金,不作实际准备,同时继续过着奢靡荒淫的生活。北固亭,一名北顾楼,取其不忘中原的意思,位于京口西北北固山上,面临长江,形势险固,是历来用兵之地。辛弃疾登上此楼,面对着破碎的山河,感慨着历史的兴亡,忧虑着复杂的形势,不禁百感交集,写下了此词。
词中一方面缅怀古代抵抗外侮,收复中原的英雄,表达了对南宋苟且偏安的不满以及力主抗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一方面援引历史教训,对要草率用兵的决策者提出警告,并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千古 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
千百年来江山如故 可是无处寻找英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了
千古: 长远的年代。“无处觅英雄孙仲谋”的倒置句
舞榭歌台,(3)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歌舞的楼台 连同那英雄的业绩都被雨打风吹成了过去
风流: 指英雄业绩。总: 全、都。
分析: “江山”冠以“千古”,一入手便勾起了人们绵绵不断的今古兴亡之思: 物换星移,沧桑屡变,神州大地上几番分合,几番易主。在这幅历史画轴面前不禁从江山联想到人事,于是引出与京口有关的第一个典故: 孙权。他曾多次于此拒强敌于江北,但这样的英雄现在却不复存在了,就是连昔日的繁华与功业也都被岁月的风雨消磨殆尽。这决不仅是对孙权一个人的评价问题,它已成为抗战派与投降派斗争的焦点之一。所以在此引用孙权之典,不但是即景生情,而且是对南宋政权苟且偷生,偏安江左的极大不满,是对长期以来投降主和派的强烈谴责。
斜阳 草 树, 寻常 巷陌,(4)人道寄奴(5)曾 住。
照着草丛树木和普通的街道 人们说 曾在这里住过
想当年(6),金戈铁马(7),气吞万里如 虎。
兵强马壮 犹如猛虎
分析: 繁华已逝,萧条满目,于是引出了与京口有关的第二个典故: 刘裕。人们传颂着那斜阳照射的草树之间,那平常的巷陌之内,就是刘裕当年生活过的地方。虽然荒凉,但它毕竟孕育过这样的英雄,这是对英雄的向往,这是民族的骄傲;刘裕虽然伟大,他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而今变得如此荒凉,这又是对英雄的哀叹,对不肖子孙的谴责。“万里”指被敌人占据的中原地区。孙权曾在京口建都,刘裕曾在京口住过,两次从京口起兵,生擒了燕王和秦王,成就了北伐的大业。作者登临北固亭,自然要想到他们,借古讽今。作者借赞扬孙权、刘裕,讽刺南宋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上阙: 怀念孙权、刘裕,表现出对英雄业绩的向往。
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 仓皇
刘义隆在元嘉年间草率出师北伐,想要建立象古人那样的功绩,只落得自己北顾。(8)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
草草: 时间仓促,行动草率。仓皇: 手忙脚乱。北顾: 回头看。赢得: 落得。
分析: 这里引用第三个典故: 刘义隆。刘义隆是刘裕的不肖之子,好大喜功,冒险北伐,结果大败,北魏军一直追到长江边,几乎遭到覆灭的危险。刘义隆只落得仓皇北顾,“北顾涕交流”。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赢得”二字沉痛万分,悲愤之至。这三句暗指南宋近事,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用张浚北伐,在符离集遭到大败。作者希望当局接受历史教训,不要轻举妄动。引用这一典故有力地证明了辛弃疾在北伐中有正确的战略思想及讲求实际,他力主用兵又决不苟同韩 胄之冒进。
四十三年(9),望中犹记,烽火(1)扬州路。
还记得四十三年前,遥望中原扬州路上的战火。
分析: 从拓拔焘的入侵自然想起了金兵的入侵,词从怀古转到伤今。这一句指自己南归已四十三年,四十三年过去了,当时的惨象记忆犹新( 指1162年金兵对南宋发动进攻,占领了扬州一带地区,“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这种辛酸的场面时刻萦绕在作者心头。如今登上北固亭面对扬州路,想起刘义隆的历史教训,自然又涌上心头,作者将它写出来也是为了警告统治者切莫重蹈复辙。
可堪回首, 佛狸祠下, 一片 神鸦 社鼓(2)!
哪堪 如今 是 抢食的 咚咚的
可堪: 哪堪,(堪: 能)怎么能。回首: 回头看。
分析: 这里使用第四个典故: 拓拔焘。作者写下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情景: 佛狸祠是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而瓜步山下的同胞却早已忘掉这一点,在那里欢天喜地地祭社。这是多么令人怵目惊心的不协调,在这“喜庆”之中包含了多少麻木与耻辱。作者写此情景在于从反面激励人们只有收复失地,光复祖庙,才能使同胞免除灾难,同时也是指责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忘了收复失地。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3)
现在凭谁去问 饭量还好吗
分析: 这里使用第五个典故: 廉颇。但作者一片复国的热情谁能理解呢! 他虽身居抗战前线却并未受到重用,政敌在时刻窥探着任何可利用的机会迫害他,所以他不禁想起了廉颇。辛弃疾雄心一似廉颇,但在更为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在更为腐败的政局中比廉颇还不得意,竟连人过问都没有。“凭谁问”三字包含着屈原式的“荃不察余之中情”的悲愤与感慨。怀念廉颇,正说明壮志未酬,但朝庭不重用,又有什么办法呢?
下阙: 借谴责刘义隆,表明自己抗金的主张;借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
小结:
用典巧妙、贴切:
全词自始自终几乎全在用典使事中展开。首先,这些典故含意丰富,蕴藉深厚,具有强烈的倾向性、明确性、针对性及和谐的统一性,融注着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作者借古讽今,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 胄的警告;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以廉颇自比,则是内心的独白。用典而不被典所缚,句句怀古,句句不离现实,在历史的波涛中翻卷着时代的风云,使事事更为精辟,抒情益见慷慨。其次,这些典故用得很巧妙,体现了作者的才气与学识,上下几千年,人物五六个,但是作者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处理妥贴有序。借用典故以增加词的容量,扩大词的表现力,是辛词的一大特色,也是辛弃疾对词的重大贡献。
中心思想: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及不重用抗金志士的愤慨。
作业 :
[思考和练习]: 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第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