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走,欣赏啊》教参[苏教版]
来源:好好学习发布时间:2012-09-21
《慢慢走,欣赏啊》教参
一、专题内涵解说
走进文学作品这片激情的森林、诗化的王国,我们忽聆泉听松,忽迷花倚石,不禁意荡心驰,目眩神迷。文学鉴赏的核心就是美的探寻——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通过活泼流转的美的体验,将文学作品这块感情的结晶重新熔化,重新奔涌,汇进我们的生命之流;通过富于灵性的美的发现,使文学作品这抔“美的息壤”,焕发出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一花一世界”、“永远新的旧故事”和“总借黛玉一双俊眼”。第一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散文的意境美或细节美,第二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小说的情节美或环境美,第三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美。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使学生能概括提炼鉴赏方法,运用鉴赏方法参加鉴赏活动,在鉴赏活动中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开拓创新阅读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文本后面链接的学习资料的研读,能够提炼概括出鉴赏意境美、细节美、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性格美的鉴赏方法。
2、学生运用提炼概括的鉴赏方法进行审美的活动体验,能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细节美、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性格美。
3、学生通过自主地、个性化地阅读鉴赏,能初步实现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三、专题内容解析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代表作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镜春园里的荷花池,表明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荷塘月色”这里是一个并列词组,两者都是文章描绘的中心。文中描写荷塘(月下的荷塘)、月色(荷塘上的月色)的美景,抒发了心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的感情,表达了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心境。
第1节为第一段——点名心境,交代缘由。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寻找片刻的安静,作者想起了荷塘。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第三句前半句反衬作者连日来的苦情,后半句写烘托环境的静谧以及自己在这种环境中独处的心境。全段创造出孤寂的氛围,一开头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2、3小节为第二段——小径漫步,抒发感受。第2节写在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主要写景:曲折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既简括地复述荷塘周围的情景,也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苦闷与哀愁。第3节写独处时的心境。“像今晚上……现在都可不想”,突出“自由”二字,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间出游的原因。“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这淡淡喜悦和上文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笼罩在下文那清幽美妙的“荷塘月色图”上。
第4至6节为第三段——荷塘月色,景语情语。第4节运用比喻、拟人、博喻、通感等手法,依次写了月下荷塘中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突出了它们的茂密、洁白袅娜、幽微清雅和饱含深情。写景紧扣景物特点,文辞清丽脱俗。这一节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淡淡月色下的荷塘美景。第5节先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荷叶上的景色,作者活用“泻”、“浮”、“洗”、“笼”等动词,勾勒出十分迷人的梦一般的幻景,这是静态动写的方法,把画面写活了。接着一段抒情的插笔,是用对比手法来写。先用朗照与淡月相比,再用酣眠和小睡相比,指出美是有多种情态的,而这种朦胧的梦幻般的美,适应于作者当时的心境。接下去写月光下的树影,有灌木丛落下的班驳的黑影,有杨柳的稀疏的倩影,都如画一般。最后总写荷塘中的月色,采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月色淡淡朦胧苍茫,和作者心境相吻合。第6节照应第二段,再写荷塘四周的环境,其中着重写树。荷塘四周,树多而密,将荷塘重重围住,形成一方清净幽僻的小天地。先总写,然后写树色、树姿、树梢上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但末尾笔锋一转,透露出“宁静”的环境并未能排除内心的哀愁与苦闷——“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第7、8节为第四段——江南采莲,向往憧憬。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联想古代采莲的盛况,继而引起对故乡的惦念,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现实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正当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时,“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又回到现实,并与开头相呼应。全文在特有的孤寂的氛围中结束。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以此统摄全篇。文中清雅朦胧的景色极好地体现了作者心中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这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特有的风格。
听听那冷雨(节选)
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他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体验,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拨动着读者的心弦,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听听那冷雨》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感悟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像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人生的感喟,历史的呢喃,文学的情致,浪漫的怀想,都深蓄着苍凉与感伤,一同流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感觉性的文章,“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柯灵语),需要读者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第3节的“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指出雨是冷的,诉诸触觉。冷雨可以“听、看、嗅、舔”,便是诉诸听、视、嗅、味等感觉。第1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和第3节“空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句,“空蒙而迷幻”可以诉诸视觉,“薄荷的香味”可以诉诸嗅觉,“料峭”、“淋漓”、“潮湿”固然是诉诸触觉的描写,但运用叠字“料料峭峭”、“淋淋漓漓”、“天潮潮地湿湿”便同时录下了风声雨声的声响了。同样的,用“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造成细碎的声音,也极富听觉的刺激力。像这样感觉交通,一语兼摄,既写实境,又描声态,给读者感官以丰富而鲜明的印象。
《听听那冷雨》文字几近奢华,充满了汉语的魅力,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而且还易诵之于口,悦之于耳:“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表形、表态、表声,把“雨”字的质感写足了;“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山”、“伞”相谐,寄予了无尽的忧思与感慨;“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短句参差跳跃,产生了珠落玉盘的效果;“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长句一气呵成,仿佛如歌的行板。
全文融汇古典现代,兼擅知性感性,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生命的激情和开阔的胸襟。
金岳霖先生
《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第一节总领全文。“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这是全文的核心句,其中“有趣”二字是“文眼”,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展开的。“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这表明了材料的真实性,因为回忆性散文以“真”为其生命。
“有趣”的字面义可以理解为“怪”、“好玩”、“风趣”、“幽默”等,是全篇之“眼”,其实质却表现了人物独具魅力的真性情。作者选择了多件事件,从外到内,由形及神,反反复复,不厌其繁地来突出金岳霖先生的率真:第2节写他古怪的样子(常年戴一顶呢帽进教室不脱下,脑袋总是微微仰着,眼镜镜片一只白一只黑,经常穿一件皮夹克),令人忍俊不禁;第3节写他别出心裁的提问方式(请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以至穿红毛衣成了一种风气)和第4节写幽默的答问(以希奇古怪的问题回答林国达希奇古怪的问题)、对话式教学(和王浩的随堂交流),表现了他的民主平等;第6节写对陈蕴珍为什么学逻辑的“我觉得它好玩”的回答,可见其风趣可爱;第9节写讲座时停下来捉跳蚤把玩,不拘小节,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遗风;第10节写他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和教授孩子比试水果大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第12节写他坐在平板三轮上逛王府井大街“接触社会”,更是人虽老而心性依然自由活泼……
文章还通过金岳霖先生重于情、深于情的细节进一步表现了他的真性情。第5节写林国达溺水而亡后,一向“有趣”的金岳霖先生叹惋“林国达死了,很不幸”之余竟然一堂课都一直没有笑容,表现了诚挚的师生之情。第11节写金岳霖在北京饭店请客,疑惑不解的宾客到了以后他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联系金岳霖追求林徽因,后因林徽因嫁给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而将爱情升华为友情并终身未娶之事,足见其深情厚谊。
文章最后两节中说“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写”,“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写”,与开头“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遥相呼应,首尾圆合,浅白的文字背后隐含了一种淡淡的“苦味”。吕冀平先生在张中行先生《负暄琐话》序言中说:“作者对他所谈的人和事倾注了那么深沉的感情,而表现出来的却又是那样地冲淡隽永。我们常能常能够从这冲淡隽永中咀嚼出一种苦味,连不时出现的幽默里也有这种苦味。这苦味大概是对那些已成广陵散的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的伤感,也是对未来的人、未来的事虔诚而殷切的期待。”这一评价移来评价汪曾祺此文,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全文以恬淡作底蕴,透了空灵氤氲,克制而有神采,内敛而不宣泄,“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活灵活现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文中时有兴之所至、信手拈来的“闲笔”,例如闻一多穿一身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朱自清披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蓝色毡子,王浩剪一个大光头之类,这些闲笔,增添了文章的意趣,体现了散文的散之美。
亡人逸事
孙犁的《亡人逸事》,是痛定思痛的作品。痛定而思痛,则有了“距离”。将生离死别之痛作了一种客观的观照之后写入诗文,就将个人的情感向人类普遍情感作了一种扩展,形成了一种“情感的概念”(苏珊·朗格语)。因此,虽然孙犁选择了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但那哀念之情却深深地渗透在字里行间,强烈地打动着读者。
文章由序号自然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其实就婚姻而言,对于从未谋面交谈的新婚男女来说,“天作之合”不过是一句虚言。然而在这里,“天作之合”简直就有了一种神话色彩:确实如妻所言:“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们家来!”在这一则逸事的字句间,作者对那天的雨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大凡人们感谢天时,都是因为他享得了自己意想不到或难以承受的幸福。作者特记“天作之合”,正是因为妻子为他带来了爱、幸福、宽慰,甚至写作的灵感、语言的源泉。在这里,与其说作者在谢天,毋宁说是在谢妻;对天的感念,其实就是对妻的感念。
第二部分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的初次见面。四十多年相濡以沫,如今天人相隔,在记忆之海的深处,作者最难忘未婚妻的初次印象:“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了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盯”、“跳”、“走”、“钻”极其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未婚妻深情而腼腆的神情姿态。结婚多年后她回娘家,作者路过她娘家,叫她顺便一同回家,她却“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这一令人忍俊不禁的细节,突出了她浓重的礼教观念。
第三部分作者用了更多的文字写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这可以说是他们精神之爱的基石。乌纳穆诺说:“人之所以能彼此以精神相爱,必得是他们一起领受同样的悲苦,而且在悠长的时间里,肩负着共同的愁苦之束缚而携手越过顽强的大地。因此,他们才得以彼此认识,相互感通,而在共同的痛苦里觉知彼此的存在,他们相互怜惜而相爱。”(《生命的悲剧意识》)作者对孩子们说的话,正是他们夫妻精神上彼此认识、相互感通的写照。
第四部分是文章最感人之处。妻子临终时仍记着若干年前丈夫在北平做小职员时,寄至她家两丈花布的事。两句看似平常的问答,将夫妻恩爱之情写到极处。中国传统讲究得一还两,薄施厚报,《诗经·卫风·木瓜》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句子。我们可以想见,因为那两丈花布,传统观念较强的妻子对丈夫不知付出了多少爱与体贴。文章以妻子“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作结,使读者看到了一个辛劳一生、温柔善良却又不乏坚强的中国妇女形象。人至思念之极,往往愧悔之心生。所以作者愧疚地写道:“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作者对亡人的愧疚与自责,深挚地表达了对亡人的极度思念:人虽如风后入江之云飘摇而去,情却永远印在自己的心田,吹不走,抹不去,不思量,自难忘。
全文融写人记事抒情于一炉,作者写似淡淡,读者读也凄凄,思念亡妻之情深深嵌入读者心的沃野。
祝福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全文按照小说中的空行,自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我’与祥林嫂的故事”。第二部分,写祥林嫂一到鲁镇;第三部分,写祥林嫂二到鲁镇。第二、三部分合在一起,即祥林嫂与鲁镇,也就是“祥林嫂的故事”。第四部分,写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第一、四部分,贯穿了“‘我’与鲁镇的故事”。“‘我’与祥林嫂的故事”和“‘我’与鲁镇的故事”合成“‘我’的故事”;“‘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便构成《祝福》的故事。
第一部分中,“鲁镇过年气象”为序幕,“惨死于祝福时”为结局。本文在序幕之后就写出故事的结局,采取了倒叙手法。小说开头从视觉、听觉和嗅觉诸角度,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写得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一句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开头的描写,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我”看到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表明这时的祥林嫂处在“最底层的位置”,对生活已失去希望,精神已完全麻木。祥林嫂问了“我”关于灵魂的有无的问题,问题的核心就是死掉的一家在地狱能否见面。她希望其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比贫穷、比体弱多病、比无依无*更加折磨她的心灵的精神痛苦。对祥林嫂的“灵魂拷问”,“我”是意外、踌躇、吃惊,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疏于行动。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第二部分中,“外逃帮佣鲁家”为开端,“遭劫被卖改嫁”为发展。祥林嫂初到鲁镇“顺着眼”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她安分守己的性格。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态度是皱眉,讨厌她是寡妇。听说祥林嫂被抢时,鲁四老爷“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寻人时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已被抢走只是说了两次“可恶”、“然而”,丝毫没有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表语意转折,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使鲁家有失体面而感到不快。“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他的“可恶”、“然而”表现了封建礼教奴役人、愚弄人的特点。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代表性既不是主要表现在他的经济地位上,也不是主要表现在他的政治地位上,而是主要表现在顽固维护封建礼教的思想统治上,他以顽固、虚伪、自私、冷酷的一系列表现,迫使祥林嫂一步步地走向死亡,他是导致祥林嫂悲剧的重要人物。
作品中一共写了祥林嫂的两次反抗。第一次是当婆婆要卖她的时候,她出逃,被抓回去;第二次是把她卖给贺老六时拼命反抗,撞香案。她的反抗,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是要为祥林守节。她的反抗是孤独的,是不可能有结果的,作者寄予了极大的同情。这部分最后交代祥林嫂嫁了勤劳朴实的贺老六,并有了一个儿子,似乎命运有好转了。
第三部分中“丧亲再到鲁家”为发展,“备受凌辱行乞”为高潮。祥林嫂二到鲁镇时“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表现了她夫死子亡后的极度悲伤。极度痛苦、寂寞的祥林嫂希望通过倾诉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但人们却很少同情和怜悯:在鲁四老爷家不让她干祭祀的活,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的故事,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在鲁镇,她已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已经沦落到了最底层。这时柳妈出现了。祥林嫂原先的生活不过是没有地位,是柳妈告诉她死了以后要锯成两半,使她恐惧;而“捐门槛赎罪”客观上起到了愚弄的作用:给了她一丝希望,然后毁灭了她。柳妈的愚昧无知给祥林嫂造成了更大的精神痛苦。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捐了门槛以后她“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歧视了。但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你放着罢,祥林嫂!”使祥林嫂陷于绝境。其实,四婶的背后是鲁四老爷的话:“伤风败俗”,“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帮手”。正是鲁四老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祥林嫂受到打击后“眼睛窈陷下去”一句,是她精神崩溃后痛苦心灵的写照。最后,祥林嫂竟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而沦为乞丐。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第四部分“祝福声中感慨”为尾声,由回想到现实。这一段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以反讽之语收束,蕴涵着无限的激愤: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这一节以“我”的感慨来写景,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以祥林嫂的“半生事迹”为纵线展开情节,揭示了广大劳动妇女低下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遭遇。其中,“两次微笑”、“三写眼睛”、“四场飞雪”和“五处写钱”等精彩细节,对刻画人物、描摹环境、渲染气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全文朴实冷俊的叙述语言中,蕴涵着不可遏抑的躁动激愤的情感潜流。
边城(节选)
《边城》是沈从文最具盛名的代表作。小说取材于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写了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与当地船总的儿子——天宝、傩送兄弟俩纯净的爱情纠葛、凄美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幅古朴又绚丽的湘西风俗画卷。“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即边地的小城,同时也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作品;《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
本文节选自《边城》第三至六节。第三节叙述了第三个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第四节追述了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英俊勇敢又关心体贴人的傩送占据了翠翠的心。她和傩送相识时傩送说的“大鱼咬你”的玩笑话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从此象征着爱情的“鱼”的意象维系着傩送与翠翠的关系。第五节回到现在,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和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宝的情景。祖父拿天宝试探翠翠,但翠翠心念所系,全在傩送身上,以至魂不守舍。祖父猜到了翠翠的心愿,看到了翠翠对爱情的执著。这种情感上的执著,以及拒绝其他选择和外来诱惑,让爷爷担心会导致不幸。第六节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这四节小说,时间的回环往复衔接地天衣无缝,情节铺设更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山城充满了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的风景美:天朗,风轻,水清。这个健康、自然、优美的世界,寄托了沈从文深沉而真挚的爱,寄托着他的哀愁、怜悯和希望。《边城》对湘西的民俗风习作了细致的描绘,具有风俗美:青年男女用对歌的方式在月夜倾吐爱慕之情;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赏年轻小伙龙舟竞赛;端午节在河中捉鸭子;中秋夜晚,舞龙,耍狮子,放烟火,使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这些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画笔,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独特的地方色彩。《边城》中洋溢着人情美。湘西民风古朴而淳厚,老船夫,翠翠,天保,傩送,还有士兵,水手,过往的商旅,尽管物质条件并不相同,但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却是相同的,都具有一种单纯的善良、原始的可爱,如祖父、傩送、天宝等,他们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里的一切,没有受到都市物质文明的污染,单纯寂寞,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小说中的主人公翠翠是作者笔下“爱”与“美”的化身,作者在她身上倾注了全部的感情。在在处处的语言描写(如她和傩送的对话)、心理描写(如第六节最后她望云遐想),无不细腻逼真地刻画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山村少女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从而给人一种诗意般的回味和审美感受。
作者采用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对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作了理想化的表现。小说灵气四溢,宛如一支优美的田园牧歌,一段古老人性的绝响。语言文白杂糅,丰富多变,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汪曾祺《又读<边城>》)。
林黛玉进贾府
本文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展示了贾府豪华的环境、奢侈的生活、森严的等级礼法;传神地描绘了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特征。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见面,互相爱慕,暗示了以后清洁的发展。
本文以林黛玉的见闻为线索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写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情状。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即第一小节,写林黛玉入贾府的所见。林黛玉告诫自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他人耻笑了去”,奠定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基调。这是一个寄人篱下又心地孤傲的孤女特有的心理。正因如此,她进贾府后用嘴少,用眼多,才使作者借黛玉的眼,详细地描写贾府的环境、人情。第二层(从“黛玉方进入房时”到“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写黛玉与贾母、两位舅母、李纨和众姐妹见面。贾母是被人“搀”着出来的,一个“搀”字一方面写出贾母年纪已大,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贾母在这个家庭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贾母与黛玉见面,作者抓住“搂”、“叫”、“哭”这些动作,传神地写出了贾母对黛玉的疼爱。接着写黛玉与三个姐妹见面,只抓住她们的相貌特征,寥寥数笔,就写出了迎春的温柔、探春的精干和惜春的柔弱。作者又通过众人的眼睛,对黛玉的外貌作了简略描写,突出她的“怯弱”和病态。第三层(从“一语未了”
到“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写黛玉初见王熙凤。王熙凤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作者对其服饰、姿容进行了静态写生式的描绘,从头到脚,精细入微,直至“最后的纽扣”(易卜生)。她一出场,满屋子便只有她一个人谈话,她时而笑,时而哭,忽又转悲为喜,安慰黛玉,吩咐婆子,逢迎贾母,显要自己,面面俱到,处处讨好,每句话、每个动作都玲珑剔透、恰倒好处。这一层,通过王熙凤的服饰、外貌、言行的描写,写出了王熙凤在贾府的特殊地位,传神地表现出她恃宠放诞、善于讨好、虑事周到、精明能干的性格特征。
第二部分(从“当下茶果一撤”到“只休信他”),写黛玉拜访两位舅舅,并从侧面简介宝玉。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当下茶果一撤”到“眼看着车去了方回来”),写黛玉拜访大舅,虚写贾赦。宁国府不是《红楼梦》中人物的主要活动环境,作者只简笔略写了宁国府。随着黛玉“出角门”,“至仪门”,“进入院中”,展现在面前的是“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几笔就写出了宁国府的特点。邢夫人苦留吃饭,黛玉委婉推辞的几句话传神地描绘出她的细心、谨慎、虑事周到。第二层(从“一时黛玉进了荣府”
到“只休信他”),写黛玉拜见贾政,借王夫人之口交代宝玉。这一层,写荣国府的环境与写宁国府不同,作者泼墨淋漓,对荣国府作了详细的描绘。因为荣国府是《红楼梦》中人物的主要活动环境,而且这“四通八达,轩昂壮丽”的“正经正内室”又最能表现出贾府“与别家不同”的特点。“内室”中“荣禧堂”的大匾,“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对联,显示出主人的显赫地位。王夫人卧室的各种用品、摆设都体现出这个家庭百年望族、世禄之家的特点。接着作者通过王夫人的介绍写贾宝玉,用“混世魔王”、“疯疯傻傻”概括出贾宝玉的性格特征,为宝玉的出场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从“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到“也就不生别论了”),写黛玉陪贾母吃饭,与贾宝玉相见。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到“不是睁眼瞎子罢了”),写黛玉陪贾母吃饭。作者不厌其详,从“安设桌椅”、“捧饭”、“安箸”、“进羹”、告座、“布让”,直到饭后漱口、“盥手”、吃茶,再次显示了这个家庭处处讲“礼节”,处处讲“排场”。第二层(从“一语未了”到“也就不生别论了”),写黛玉与宝玉相见。作者在这一层中详细描写了宝玉的服饰、外貌,都为了突出宝玉在贾府的地位。接着作者用两首《西江月》概括贾宝玉的叛逆性格。第一首是说他不通仕途经济,第二首是写他对封建制度的危害,是一个“与国与家无望”的不肖子孙。然后作者才让宝玉与黛玉正式见面。这时才通过宝玉的眼睛,详细描写黛玉的外貌。宝玉、黛玉这对生死恋人初次相见之时,就产生了一种惊异奇妙的心灵感应,都有似曾相识之感。林黛玉进贾府,与贾母见面,牵动的是“亲情”,是令人心颤的“泪”;与王熙凤见面,牵动的是“交情”,是颇有意味的“笑”;与宝玉见面,牵动的是朦胧的爱情,是石破天惊的“惊”!宝玉“走近黛玉身边坐下”、“细细打量”、“送字”这一系列的行动都表现了他在贾母心目中的地位和毫不掩饰对这个妹妹的喜爱。“摔玉”的情节是全文的高潮,既表现了他在家中的娇惯,也透露出他要寻求知音的迫切心情。这一部分,黛玉与宝玉的见面初步显示了宝玉的叛逆性格,是故事情节的高潮。
第四部分(从“当下”到结束),写贾母对黛玉的安排,是故事的结局。宝玉一听说贾母要将他“挪出来”,心中十分不愿。他无视封建社会男女之大防的礼法,坚决要求和黛玉住在一起。这一安排,为他们以后的爱情萌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全文以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写了贾府的环境和贾母、王熙凤、贾宝玉等人物。作者把写环境与写人物交错起来,使笔势富有变化,情节有波澜。写环境有详有略,写人物有虚有实,这些都可看出作者的巧妙构思。
四、教学建议
1、本专题第一、第二部分设计成了具有选择性的A案、B案两套教学方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所选择,进行鉴赏教学。从不同的教学目的出发,可以从顺应学生发展趋势的角度来选择以提高为主的教学方案;可以从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补偿和矫正的角度来选择以裨补缺漏为主的教学方案。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如果学生基础很好,A、B两组都可以教学;基础较好,可以从A、B两组中任选一组进行教学,另一组课内或课外安排自主解读鉴赏;基础一般,只要选择其中任何一组教学就行。
2、要注意鉴赏方法的概括、提炼和积累。鉴赏初期,应该以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性体悟为主,随着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步向对作品的理性的分析评价提升。达成这一提升,必须有一定的鉴赏理论和方法作为支撑。因此,在具体的文本后面,我们链接了许多和鉴赏方法有关的学习资料,有的是精彩的作品节选,有的是扼要的理论阐述。对它们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就能形成一定的、具体的鉴赏方法。运用这些鉴赏方法,结合文本进行活动体验,有助于深入挖掘作品所蕴蓄的美感。
从更高的要求来看,要在“新课标”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崭新理念观照下尝试文学鉴赏解读方式的变革,破除机械反映论、庸俗社会学的观念。我们传统语文学习中许多鉴赏方法,比如涵泳法、吟唱法、评点法、批注法等,都是古色古香、很有价值的方法。《林黛玉进贾府》的鉴赏教学,就是借鉴评点批注法进行的。《林黛玉进贾府》文本后面链接的脂砚斋和王蒙的评点,眉批旁注,点破机关,三言两语,直抵要害,都有助于为学生的多向交流、多元解读提供范本,打开思路。另外,在传统的诗话、词话、曲话、文论、画论甚至建筑理论中,在在处处是彬彬有礼的、充满诗化色彩的解读理论,它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到文学鉴赏中去。我们对《荷塘月色》和《听听那冷雨》的鉴赏是从“意境之美”的角度切入的,而“意境”就是不折不扣的传统文学批评术语。其次,就是大量的西方的理论,诸如精神分析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批评、解释学批评、接受美学和读者反映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尽管只是“片面的深刻”,但都是人类智慧的成果,都有助于打开思想的空间,同样可以“拿来”运用到文学鉴赏中去。鉴赏《祝福》、《边城》、《林黛玉进贾府》等作品后探讨“由女性的命运可以观照出文明的程度”这一命题,多少带有女性主义批评的色彩。纵植传统文论,横移西方理论,贵在妙合无垠,深入浅出,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3、要注意强化个性化鉴赏、多元化解读。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读者与文本、与历史、与人生的对话。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立体多维的美的世界,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切入,能获得不同的美感;文学作品在审美中也存在着许多审美的“未定点”,完全可能因为读者不同的素养、体验而获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审美感悟。因此,在本专题的活动体验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贴近文本的基础上,尝试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鉴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倾听他们发出的自己的声音,开拓创新阅读的空间。要允许学生“误读”,“误读”可以通过机智的引导转化为正确的解读。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性误读”,有些貌似错误的解读可能就是新颖独特的发现!我们在文本后面链接了许多名家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评说的学习资料,有的是作家现身说法,有的是学者鉴赏分析;有的是褒扬性的,有的则是商榷性的。提供这些资料,只是为了让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创造性解读有一个高起点的基础和平台。要防止让链接材料束缚学生个性化鉴赏、多元化解读的做法。
4、在具体的文学鉴赏过程中,在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的方式:
(1)涵泳法。是指读者沉潜到作品的深处,对作品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涵泳法是开放所有的感官,做到眼观其文领略其视觉美,口诵其声领略其音韵美,心惟其意领略其情理美,因此其审美体验是多维立体的。在文学鉴赏的起始阶段里、感性阶段中,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较灵活的方式,或闭目品味,悉心感受;或击案叹服,盛赞“名篇”;或声情并茂,高声吟哦,逐步进入阅读感受阶段,体验品味阶段,领悟判断阶段……鉴赏散文的意境美、细节美,鉴赏小说的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美,都可以通过涵泳品味获得对作品美感的把握。
(2)美读法。就是学生在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有声有色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关键要做到情随声出,声情并茂。学生可以通过语音轻重、高低、长短的把握,“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曲曲传达出作品蕴蓄的美感。《荷塘月色》如小夜曲般宁谧优美,《听听那冷雨》如琵琶曲般顿挫峭拔,都非常适宜于涵泳、美读。像《亡人逸事》那样语浅而情深的作品,更是非美读法不足以达其意、传其情。
(3)比较法。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所谓比较阅读,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文章或选段放在一起,要求阅读者对于文章(选段)的主题、结构、人物、表达技巧及语言风格等项中的若干点进行比较,指出同异,进行鉴赏或分析。通过反复比较,同学们学到的知识才是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才是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是灵活的,而不是呆板的。《金岳霖先生》和《亡人逸事》尽管一篇写的是大学者,一篇写的是普通妇女,但在共同具有打动人心的“细节之美”这一点上,是非常值得求同探异的比较的。
(4)探究法。同学们可以根据兴趣性、典型性、创造性、可行性等原则,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确立“小”且“好”的选题,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资料,并运用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方法处理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得出本质性的、规律性的结论,最后以感想文、小论文等方式呈现探究结果。鉴赏《祝福》时,将它和《藤野先生》、《孔乙己》、《药》等作品比较,探讨“看”和“被看”的实质,就具有深层次探究的性质。在通读《祝福》的基础上,稍微指导一下“日记”、“小传”、“年谱”和“分析报告”的一般写作要求,让学生写作《“我”的日记》、《祥林嫂小传》、《祥林嫂年(年龄)谱》、《关于祥林嫂死因的分析报告》等文章,既有活动体验,又有探究色彩,易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专题“积累与应用”中的许多问题,着眼于横向打通,侧重深度鉴赏解读,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小课题。
五、参考答案
(一)活动体验一
第一题
朗读《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时要注意声调和节奏。
表喜之情态,语气宜气满声平,语调宜平稳舒缓;表哀之情态,语气宜气缓声柔,语调宜平稳舒缓;表乐之情态,语气宜气快声高,语调宜逐渐上升;表忧之情态,语气宜气短声细,语调宜升降曲折。《荷塘月色》一至三节写淡淡的哀愁,朗读时语气宜气缓声柔,语调宜平稳舒缓;四至六节写淡淡的喜悦,朗读时语气宜气满声平,语调宜平稳舒缓;第七节写愉悦之情,语气宜气快声高,语调宜逐渐上升。《听听那冷雨》全篇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为主,朗读时语气宜气短声细为主,语调宜升降曲折为主。
整篇的朗读节奏大致有轻快、沉稳、舒缓和强疾四种。轻快节奏,一般语速较快,气快声清,表示欢快、幽默;沉稳节奏,一般语速较缓,气足声强,表示庄重、压抑、悲痛;舒缓节奏,语速较慢,气缓声柔,表示舒坦、悠闲;强疾节奏,一般语速较快,气促声强,表示激动、紧张。《荷塘月色》全篇朗读以轻快、舒缓节奏为主,《听听那冷雨》全篇朗读以轻快、舒缓节奏为主,适当加入沉稳、强疾节奏。
第二题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抒情诗及其他文学创作中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其特点是描述如画,意蕴丰富,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的艺术空间。
《荷塘月色》中作者从各个方面,运用各种方法,突出与渲染月色的淡雅、静谧、朦胧和纯净,勾画出光与影在荷塘及其附近织成的奇妙图案,进而使整个荷塘笼罩着一层浓厚的扑朔迷离、超世脱俗的氛围,为主体形象的荷花,创造出一个净化和升华了的典型环境,一个通体澄清、略带几分冷漠气氛的艺术境界。这一典型环境和艺术境界,与作者内在的、自由的、无声的、一个人静静的、不受干扰的、甚至孤独的情怀取得了和谐的统一。
《听听那冷雨》运用物象罗列的散点铺排手法,立体交构起朦朦愁云,蒙蒙雨幕,从淋淋漓漓的台北春雨到大陆江南的杏花春雨,从美国的丹佛山到基隆港,从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到王禹偁的“听雨竹屋”……全由一条雨网编织,全凭千伞万伞装点。无论是“看看”、“听听”、“嗅嗅”,还是“闻闻”、“舔舔”;也“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凄迷”。时远时近,或今或昔;时而叙述,时而抒怀,渗透入满心的伤感,满纸的离愁,熔铸成一个典雅细腻、极富诗情画意的境界。
第三题
对《荷塘月色》的重新阅读、鉴赏,可以从命题立意入手,可以从谋篇布局入手,也可以从遣辞造句入手;可以是谈作品的佳妙之处,也可以谈它的不足之处。只要是从文本出发,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即便学生可能是误读,也要特别留心他的误读是不是创造性误读。误读要引导,创造性误读要鼓励。
(二)活动体验二
第一题
细节是文艺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自然景物等的最小组成单位;人物性格等的具体表现,由许多细节描写所组成;细节用于刻画人物,或点画肖像,或描写动作,或烘托心理,运用得当,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思想的表达的需要;选择何种细节作为表现对象,往往体现了作品的某些风格特征;细节描写的多少,可以调节文学叙事的速度和节奏,并表明描写对象在作品中的地位。
《金岳霖先生》一文以“有趣”二字为文眼,全篇许多鲜活的细节都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开来的。譬如:上课不脱呢帽,请穿红毛衣女同学回答问题,向林国达提怪问题,演讲时捏跳蚤玩,和斗鸡同桌进食,跟小朋友比水果大小,等等。《亡人逸事》中同样有许多精彩的细节描写,譬如妻子礼教观念重,没有车接决不回夫家;妻子背筐摔倒在地,惹得母亲大笑不已;妻子临终前询问丈夫为什么早年把花布直接寄往她家;等等。这些朴素的细节,表现了作者对亡妻深切的怀念。
第二题
初中学过的散文中,许多作品充满了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春》中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济南的冬天》中温晴可人的济南冬景,《鼎湖山听泉》中山青泉鸣的湖山胜景,《林中小溪》中美不胜收森林美景,等等。
初中学过的散文中,许多作品充满了精彩的细节描写:《阿长与<山海经>》中“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的语言细节,《背影》中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动作细节,《一面》中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长着隶体“一”字似的胡须的鲁迅先生的神态细节,《驿路梨花》中反复描写的洁白的梨花的景物细节,以及《藤野先生》中先生红笔改过的讲义等等细节描写,都具有刻画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和突出作品主题等艺术效果。
(三)活动体验三
第一题
以“太不公平了——”为开头说话,可以从鲁镇人在祝福之夜为自己祈求来年好运而祥林嫂却在当天夜里凄惨死去的角度来谈;可以从祥林嫂以辛勤劳作换得安心生存却连这一基本的人生愿望都不能实现的角度来谈;可以从同为下层百姓鲁镇人非但没有同情祥林嫂反而咀嚼鉴赏她的悲哀的角度来谈;可以从祥林嫂以为捐了门槛就能重新赢得做人尊严却依然受到人格*视的角度来谈……
说话时要注意节奏鲜明,词语通俗,句子简短。
第二题
学生根据虚拟的线索和情景展开想象所编述的“故事”可能会丰富多样,甚至五花八门。但只要和鲁迅的原文进行比较不难发现,那些有着圆满结局的“故事”都只是出于一相情愿的美好愿望,和当时冷酷麻木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只有正确地认识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才能了解鲁迅原文的深刻性。作家丁玲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第三题
通过对甲组学习材料的交流探讨,可以对情节形成以下共识:情节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具有内在因果联系的人物活动及其形成的事件的进展过程,由一组以上能显示人物行动、人物和人物、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所构成,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它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依据,经作家、艺术家的集中、概括并加以组织、结构而成,事件的因果关系亦更加突出;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组成部分,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
《祝福》的情节结构可以简单概括为: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祝福》除了乙组学习材料涉及的情节特点外,还有以下特色:
(1)“祝福”场景,一线贯穿:年底的“祝福”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标志,也是作品中重要的场景。文章以“祝福”起,“祝福”终,中间多次写到“祝福”,它串联起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形成清晰的情节发展脉络。
(2)详略相宜,精心剪裁:从对祥林嫂一生悲惨命运的描述说,作者并没有事无巨细地一一正面描写,而是作了精心的剪裁,侧重写了祥林嫂在鲁镇生活的几个片断,尤其着重写了再到鲁镇和行乞惨死这两个片断。而对她在鲁镇这一环境以外的生活情状,则写得极为简略……或在旁人对话中悄悄带出,或由她自己发呆时反复说出,这样写既突出了主要矛盾,又能使读者对她苦难的一生有贯通一气的了解;在结构的密度上做到了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在节奏上则有张有弛。
第四题
《藤野先生》中看枪毙犯人的看客是“酒醉似的喝彩”,《药》中看杀头的看客是“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写出了看客的麻木冷酷。《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不幸,掌柜就像听一个有趣的故事,没有半点同情,只是一味追求刺激;酒客轻描淡写地讲着一个与己无关的新闻,还不忘谴责被害者“发昏”,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小伙计本是一个不相干的旁观者,随着不断“附和取笑”,对孔乙己善意地问恳切地教是不理会不耐烦,被酒客和掌柜同化为“看客”的一员;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要强调自己的“读书人”,是有身份的人,是国家、社会不可缺少的“君子”,他的自我评价与他的实际地位反差强烈。《药》讲的是一个先驱者命运的故事,“被看”的夏瑜隐藏在文字之外,看客占据了一切:华老栓从人血馒头上看到的是儿子“新的生命”;康大叔把出卖人血馒头作为生财之道;茶馆闲人议论夏瑜有的“气愤”,有的“高兴”,有的目光“板滞”,有的“恍然大悟”;夏母对夏瑜先是“羞愧”后是对他坟上出现的红白花圈惊异得几乎发狂。《祝福》中鲁四老爷对祥林嫂先是“皱了皱眉”,“讨厌她是个寡妇”,尽管她辛勤劳作,他对祥林嫂还是精神歧视,祭祀时不让她沾手;鲁镇人对夫死子亡的祥林嫂“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说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祥林嫂反复讲述悲惨的遭遇,“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看客”的种种言谈举止,展现了一种愚昧、残酷、麻木的生命形态,构成了一种极其可怕的消解力量:下层人民(孔乙己、祥林嫂们)真实的痛苦,有理想、有追求的改革者、精神界战士(夏瑜们)真诚的努力与崇高的牺牲,都在“被看”的过程中,变得无足轻重、了无意义。
“看/被看”是鲁迅常有意采用的二项对立模式,它构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其实质是“吃/被吃”。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反复描写的“看客”现象,蕴涵着他对中国国民性的深刻体察和深入批判。
(四)活动体验四
第一题
用“美、真、可爱、淳朴、善良、纯洁、明慧温柔”等词语都可以概括翠翠给读者的第一印象。解说理由时要结合文本,从翠翠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角度加以阐述。持之有据、自圆其说即可。
第二题
见“专题内容解析”。
第三题
汪曾祺先生在《又读<边城>》中曾说:“《边城》的结构异常完美。二十一节,一气呵成;而各节又自成起讫,是一首一首圆满的散文诗。这不是长卷,是二十一开连续性的册页。”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确有必要阅读《边城》全书。
(五)活动体验五
第一题
林黛玉出场最早,她不是一下就站到舞台中心,而是从远远一个角落,一步步移近。直到宝玉眼中所见,才真正在舞台中心第一次全身亮相。王熙凤的出场,是“先声夺人”式的出场。正好像角色还未出场,先从后台送出一声响亮的道白,随着后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一声,浓妆的王熙凤出场了。王熙凤出场之精彩,只有托尔斯泰笔下的玛丝洛娃可以比拟。贾宝玉是在一片惊奇、误解、嫌憎、传闻、议论……所造成的“悬念”之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他的出场也是“先声夺人”式,这和王熙凤有同;但他是脚步声在前,丫鬟通报在后,这就和王熙凤又有所差别了。和林、王更加不同的是,他先后两次出场,先是盛装,后是便装,顷刻之间在黛玉面前作了两次不同的亮相。至此,三位主要人物,神采熠熠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
就本文中人物性格而言,林黛玉敏感自尊、小心谨慎、随俗乖巧,王熙凤八面玲珑、精明强干,贾宝玉热情、率性。
第二题
脂砚斋和王蒙等人的批注,尽管不乏精言妙语,但毕竟只是一家之见,他们的评点中也会有评点不当或不够到位之处,学生完全可以自出机杼,另作评点。如王熙凤满房只她一个人讲话时,文中插进一句“说话时,已摆了果茶上来,熙凤亲自布让”,这一细节,表明了凤姐在两重婆婆面前虽有恃宠“放诞无礼”的一面,更有谨守做孙媳妇儿媳妇的规矩礼数的一面,而后一面才是最根本的。再如林黛玉拜见王夫人,目之所接多有“半旧的青缎*背引枕”、“半旧的青缎*背坐褥”和“半旧的弹墨椅*”,和家私全新的暴发户、家具全旧的破落户相比,这诸多的“半旧”才尽显贾府“世禄之家”的尊贵身份。
第三题
曹雪芹摹写贾府,擅长运用“多镜头”、“多角度”的手法。他先是从冷子兴口中和贾雨村口中、耳中隐约介绍,又从林黛玉心中、目中直接来写,以“书香之族”的视角看贾府这个“世禄之家”。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二进大观园,其作用之一即是要再从一个村囤老婆婆的眼中、心中,来显现贾府这个全书中心对象。在刘姥姥两次“陌生化”的“眼睛”的观察下,贾家人的服妆、住处、饮食、礼教、习尚、心肠……一切都跃然纸上,一切都不离穷人对贾府的衡量和评价。从刘姥姥身上,曹雪芹既能以富者的心目去看穷人,又能以穷人的心目去看富者,真可谓一箭双雕。
积累与应用
第一题
背诵《荷塘月色》第四、五、六段时,要注意:第四段宜按照荷叶、荷花、荷香、微风和流水的描写顺序来背诵,第五段宜按照静态动写(“泻、浮、起、笼”)、抒情插笔(“朗照”与“淡月”对比)、月下树影和总写月色的层次脉络来背诵,第六段宜按照由总到分的结构、重点抓住树色、树姿、树梢、灯光、蝉声、蛙声的顺序来背诵。
背诵《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西江月》二首时要注意寓褒于贬、似贬实褒的写法和每阕二、三、四句压韵且一韵到底的特点。
第二题
《荷塘月色》语言清丽优美,《听听那冷雨》语言峭拔顿挫,《金岳霖先生》语言风趣幽默,《亡人逸事》语言语浅情深,《祝福》语言冷峻深刻,《边城》语言质朴清新,《林黛玉进贾府》语言精致典雅。
第三题
比如《祝福》和《林黛玉进贾府》中有关眼睛的细节描写。“画眼睛”是《祝福》在刻画人物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祝福》紧紧围绕人物性格的发展,三次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她初到鲁镇做工时“顺着限”,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正是她在人生道路上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反映。最后,“我”在河边遇见祥林嫂时,只见她“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表明她在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的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经完全麻木了。及至当向“我”发问时,“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这发光是在长期痛苦的思索中,她所产生的对灵魂的怀疑给她带来的希望,以免除死后更大的苦痛与恐怖。《林黛玉进贾府》对王熙凤、贾宝玉和林黛玉三位主要人物眼睛的描写各具特色,尽显人物个性。“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写出了王熙凤的俏美、精明。“眉如墨画,……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和“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流,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则写出了宝玉的潇洒英俊、善良多情。脂砚斋有“总借黛玉一双俊眼传出来”的批语,《林黛玉进贾府》选择林黛玉独特的眼睛,动态的展示了贾府的环境,观照了一个又一个人物。但这双“俊眼”直到最后才从宝玉眼中写出来:“两弯似蹙非蹙罥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据列宁格勒所藏旧钞本《石头记》)黛玉两目常似湿润,如含有仙露明珠,既和她为还泪而来的绛珠仙草的身份暗合,又与后文“泪光点点”的描写呼应,写出了她的娇弱风流、多愁善感。
再比如《祝福》和《边城》中有关钱的细节描写。《祝福》中多次提到钱,联系起来看,能够有力地揭示祥林嫂所受的压迫,从而证明那个社会的不合理:祥林嫂每月工钱500文,祝福时一人干几个人的活,“抵得上一个男人”,鲁四老爷认为合算;她本人也心甘情愿,而且还长胖了,可见她来鲁镇前的生活连这种标准都达不到;她一个月的工钱不过是作品中那个小资产阶级“我”的半盘鱼翅钱;庙祝从她手里弄去了两年的工钱;婆婆把她卖了80吊,给二儿子娶媳妇还赚了十几吊……祥林嫂在阶级压迫、族权压迫和神权愚弄下,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边城》第六章开头写到老船夫和卖皮纸过渡人的争持:前者不接受后者所给的钱,后者却非把钱送给前者不可。后者只好在上岸前把钱撒在船舱,匆忙离去;前者忙于拉船,只好先叫翠翠拦住过渡人,再气喘吁吁地赶上硬是把钱还给他并送给他一大束烟草。这种在公平买卖、等价交换的“文明社会”看来不可思议的情节,正反映了湘西边城淳朴的民风。
另外如贾府摆设和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祝福》中鲁镇“祝福”和《边城》中赛龙舟的风俗描写,《边城》中对鱼的描写等等,都可以加以鉴赏。
第四题
《祝福》中鲁镇人“咀嚼”祥林嫂的痛苦、祥林嫂捐门槛前后的遭遇,《边城》(节选)中翠翠和傩送的初次相见,《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和王熙凤会面、和贾宝玉相见,等等,都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比较适合改编。改编和演出时矛盾冲突要集中,人物性格要鲜明,人物语言要个性化、动作化。
第五题
略。
第六题
略。
写作实践
(1)构思时要注意题目中“瞬间”二字,不必有太多交代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线性叙写,而应该紧扣“大自然中”“动人心魄、令人回味的美”这一核心作“点”(即最富于美的感发力的“凝聚点”、“动情点”)的刻绘;表达上要争取把每一则片段都写成清新隽永的小品。
(2)本次写作,要在审题上立定脚跟:一、所写老师必须是高中阶段的教师(校内任课和校外辅导的都算),但不能是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教师;二、所写老师必须两人或两人以上(注意材料中反复出现的“他们”和题目“老师们”中的“们”),不能通篇仅写一人;三、选材和构思要注意写出老师们的“独特风采”(如幽默的语言、率真的性情,淳朴的为人、机智的教学,等等)。要写出老师们的“独特风采”,非有富于个性化魅力的细节描写不可。
(3)鉴赏文学作品,可侧重对思想情韵作深度开掘,也可侧重对表现手法作深入剖析;可全面赏析,也可单个突破;可对文本保持近距离的审美观照,使得美的体验、发现毫发毕现,从而收到具体真切的效果,也可远距离观照,使美的体验、发现处于一种不离不即、若即若离的弹性态势,从而收到灵动飞扬的效果。
鉴赏《永远的蝴蝶》,可以从内容入手(如赏析作品中感人肺腑的爱情),也可以从形式入手(如鉴赏作品中蝴蝶的意象,冷雨的作用,三次写“站在骑楼下”的细节,结尾交代给母亲信的内容,文中似平和而极沉痛的叙述语言,等等)。
(4)《祥林嫂》、《翠翠和傩送》和《林黛玉》都是优秀的木刻精品。鲁迅小说形象具有黑白木刻似的造型特征,这一特征是构成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的重要因素。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刻画祥林嫂最后形象时说她“仿佛是木刻似的”。因此,用木刻的形式来表现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十分相宜的。古元的《祥林嫂》构图简洁明了,黑白对比鲜明,线条遒劲洗练,活画出一个即将被冷酷社会所吞没的苦命人形象。《翠翠和傩送》以人物传神和构图精巧见长。翠翠扭身而走、闭目垂眉的神情,和似欲保护自己而又无力下垂的双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她朦胧爱情难以遏抑的萌动。向右而吠的狗,向左凝视的傩送,向左张口的鱼,向右低眉的翠翠,构成了一个视线流动的整体;吠叫的狗和张口的鱼,把傩送对翠翠的倾心(鱼在神话、诗歌中是爱情的象征)和翠翠对傩送的貌似“排斥”实质喜爱的微妙感情表现了出来。造型夸张的大鱼呈首尾相连的圆型构图,也更多地带有装饰意味、民间特色。《林黛玉》线条纤细流畅,塑造出了秀骨珊珊、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形象,修竹、枯石暗示了黛玉高雅脱俗的气质,而弄舌的鹦鹉和无语的黛玉之间的呼应、对比也流露出黛玉满腹心事无人倾诉的苦衷。
一、专题内涵解说
走进文学作品这片激情的森林、诗化的王国,我们忽聆泉听松,忽迷花倚石,不禁意荡心驰,目眩神迷。文学鉴赏的核心就是美的探寻——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通过活泼流转的美的体验,将文学作品这块感情的结晶重新熔化,重新奔涌,汇进我们的生命之流;通过富于灵性的美的发现,使文学作品这抔“美的息壤”,焕发出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本专题分为三个部分:“一花一世界”、“永远新的旧故事”和“总借黛玉一双俊眼”。第一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散文的意境美或细节美,第二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小说的情节美或环境美,第三部分活动体验的重点是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美。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能使学生能概括提炼鉴赏方法,运用鉴赏方法参加鉴赏活动,在鉴赏活动中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开拓创新阅读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文本后面链接的学习资料的研读,能够提炼概括出鉴赏意境美、细节美、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性格美的鉴赏方法。
2、学生运用提炼概括的鉴赏方法进行审美的活动体验,能充分感受作品的意境美、细节美、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性格美。
3、学生通过自主地、个性化地阅读鉴赏,能初步实现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创新阅读。
三、专题内容解析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代表作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镜春园里的荷花池,表明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荷塘月色”这里是一个并列词组,两者都是文章描绘的中心。文中描写荷塘(月下的荷塘)、月色(荷塘上的月色)的美景,抒发了心不宁静——独处求静——一无所有——惦念江南的感情,表达了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心境。
第1节为第一段——点名心境,交代缘由。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寻找片刻的安静,作者想起了荷塘。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第三句前半句反衬作者连日来的苦情,后半句写烘托环境的静谧以及自己在这种环境中独处的心境。全段创造出孤寂的氛围,一开头就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第2、3小节为第二段——小径漫步,抒发感受。第2节写在小径漫步,勾勒荷塘轮廓。主要写景:曲折幽僻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既简括地复述荷塘周围的情景,也进一步烘托了作者的内心——苦闷与哀愁。第3节写独处时的心境。“像今晚上……现在都可不想”,突出“自由”二字,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间出游的原因。“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欣赏荷塘月色的淡淡喜悦。这淡淡喜悦和上文流露出来的淡淡哀愁,笼罩在下文那清幽美妙的“荷塘月色图”上。
第4至6节为第三段——荷塘月色,景语情语。第4节运用比喻、拟人、博喻、通感等手法,依次写了月下荷塘中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突出了它们的茂密、洁白袅娜、幽微清雅和饱含深情。写景紧扣景物特点,文辞清丽脱俗。这一节没有谈月,但处处有月,这些景物都是在月光照耀下,淡淡月色下的荷塘美景。第5节先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荷叶上的景色,作者活用“泻”、“浮”、“洗”、“笼”等动词,勾勒出十分迷人的梦一般的幻景,这是静态动写的方法,把画面写活了。接着一段抒情的插笔,是用对比手法来写。先用朗照与淡月相比,再用酣眠和小睡相比,指出美是有多种情态的,而这种朦胧的梦幻般的美,适应于作者当时的心境。接下去写月光下的树影,有灌木丛落下的班驳的黑影,有杨柳的稀疏的倩影,都如画一般。最后总写荷塘中的月色,采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月色淡淡朦胧苍茫,和作者心境相吻合。第6节照应第二段,再写荷塘四周的环境,其中着重写树。荷塘四周,树多而密,将荷塘重重围住,形成一方清净幽僻的小天地。先总写,然后写树色、树姿、树梢上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鸣和水里的蛙声。再一次展示出清淡朦胧、宁静深远的环境特点。但末尾笔锋一转,透露出“宁静”的环境并未能排除内心的哀愁与苦闷——“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仍然摆脱不了那绵绵的愁绪。
第7、8节为第四段——江南采莲,向往憧憬。景中人——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风俗,表现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联想古代采莲的盛况,继而引起对故乡的惦念,无非是想把自己从“颇不宁静的心情”中解脱出来。但现实终究是现实,是无法超脱的。正当作者沉浸在遐想之中时,“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作者又回到现实,并与开头相呼应。全文在特有的孤寂的氛围中结束。
《荷塘月色》写的是一个夏夜,作者为了排解苦闷,去观赏月下荷塘所见到的景色和此时此际的心情。全篇的“文眼”是开头的“心里颇不宁静”一句,以此统摄全篇。文中清雅朦胧的景色极好地体现了作者心中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这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特有的风格。
听听那冷雨(节选)
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他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体验,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拨动着读者的心弦,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听听那冷雨》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感悟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像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人生的感喟,历史的呢喃,文学的情致,浪漫的怀想,都深蓄着苍凉与感伤,一同流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听听那冷雨》是一篇感觉性的文章,“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柯灵语),需要读者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时参与享受。第3节的“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指出雨是冷的,诉诸触觉。冷雨可以“听、看、嗅、舔”,便是诉诸听、视、嗅、味等感觉。第1节“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和第3节“空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句,“空蒙而迷幻”可以诉诸视觉,“薄荷的香味”可以诉诸嗅觉,“料峭”、“淋漓”、“潮湿”固然是诉诸触觉的描写,但运用叠字“料料峭峭”、“淋淋漓漓”、“天潮潮地湿湿”便同时录下了风声雨声的声响了。同样的,用“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造成细碎的声音,也极富听觉的刺激力。像这样感觉交通,一语兼摄,既写实境,又描声态,给读者感官以丰富而鲜明的印象。
《听听那冷雨》文字几近奢华,充满了汉语的魅力,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而且还易诵之于口,悦之于耳:“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叠字连绵,表形、表态、表声,把“雨”字的质感写足了;“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山”、“伞”相谐,寄予了无尽的忧思与感慨;“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短句参差跳跃,产生了珠落玉盘的效果;“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长句一气呵成,仿佛如歌的行板。
全文融汇古典现代,兼擅知性感性,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学养、生命的激情和开阔的胸襟。
金岳霖先生
《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
第一节总领全文。“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这是全文的核心句,其中“有趣”二字是“文眼”,全文就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展开的。“金先生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关于金先生的事,有一些是沈先生告诉我的”这表明了材料的真实性,因为回忆性散文以“真”为其生命。
“有趣”的字面义可以理解为“怪”、“好玩”、“风趣”、“幽默”等,是全篇之“眼”,其实质却表现了人物独具魅力的真性情。作者选择了多件事件,从外到内,由形及神,反反复复,不厌其繁地来突出金岳霖先生的率真:第2节写他古怪的样子(常年戴一顶呢帽进教室不脱下,脑袋总是微微仰着,眼镜镜片一只白一只黑,经常穿一件皮夹克),令人忍俊不禁;第3节写他别出心裁的提问方式(请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以至穿红毛衣成了一种风气)和第4节写幽默的答问(以希奇古怪的问题回答林国达希奇古怪的问题)、对话式教学(和王浩的随堂交流),表现了他的民主平等;第6节写对陈蕴珍为什么学逻辑的“我觉得它好玩”的回答,可见其风趣可爱;第9节写讲座时停下来捉跳蚤把玩,不拘小节,大有六朝名士“扪虱而谈”的遗风;第10节写他和云南斗鸡同桌用餐,和教授孩子比试水果大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第12节写他坐在平板三轮上逛王府井大街“接触社会”,更是人虽老而心性依然自由活泼……
文章还通过金岳霖先生重于情、深于情的细节进一步表现了他的真性情。第5节写林国达溺水而亡后,一向“有趣”的金岳霖先生叹惋“林国达死了,很不幸”之余竟然一堂课都一直没有笑容,表现了诚挚的师生之情。第11节写金岳霖在北京饭店请客,疑惑不解的宾客到了以后他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联系金岳霖追求林徽因,后因林徽因嫁给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而将爱情升华为友情并终身未娶之事,足见其深情厚谊。
文章最后两节中说“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写”,“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写”,与开头“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遥相呼应,首尾圆合,浅白的文字背后隐含了一种淡淡的“苦味”。吕冀平先生在张中行先生《负暄琐话》序言中说:“作者对他所谈的人和事倾注了那么深沉的感情,而表现出来的却又是那样地冲淡隽永。我们常能常能够从这冲淡隽永中咀嚼出一种苦味,连不时出现的幽默里也有这种苦味。这苦味大概是对那些已成广陵散的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的伤感,也是对未来的人、未来的事虔诚而殷切的期待。”这一评价移来评价汪曾祺此文,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全文以恬淡作底蕴,透了空灵氤氲,克制而有神采,内敛而不宣泄,“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活灵活现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文中时有兴之所至、信手拈来的“闲笔”,例如闻一多穿一身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朱自清披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蓝色毡子,王浩剪一个大光头之类,这些闲笔,增添了文章的意趣,体现了散文的散之美。
亡人逸事
孙犁的《亡人逸事》,是痛定思痛的作品。痛定而思痛,则有了“距离”。将生离死别之痛作了一种客观的观照之后写入诗文,就将个人的情感向人类普遍情感作了一种扩展,形成了一种“情感的概念”(苏珊·朗格语)。因此,虽然孙犁选择了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断片”,但那哀念之情却深深地渗透在字里行间,强烈地打动着读者。
文章由序号自然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天作之合”的婚姻说起。其实就婚姻而言,对于从未谋面交谈的新婚男女来说,“天作之合”不过是一句虚言。然而在这里,“天作之合”简直就有了一种神话色彩:确实如妻所言:“假如不是下雨,我就到不了你们家来!”在这一则逸事的字句间,作者对那天的雨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大凡人们感谢天时,都是因为他享得了自己意想不到或难以承受的幸福。作者特记“天作之合”,正是因为妻子为他带来了爱、幸福、宽慰,甚至写作的灵感、语言的源泉。在这里,与其说作者在谢天,毋宁说是在谢妻;对天的感念,其实就是对妻的感念。
第二部分着重写了自己和妻子的初次见面。四十多年相濡以沫,如今天人相隔,在记忆之海的深处,作者最难忘未婚妻的初次印象:“我看见站在板凳中间的那个姑娘,用力盯了我一眼,从板凳上跳了下来,走到照棚外面,钻进了一辆轿车。”“盯”、“跳”、“走”、“钻”极其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未婚妻深情而腼腆的神情姿态。结婚多年后她回娘家,作者路过她娘家,叫她顺便一同回家,她却“严肃地说:‘你明天叫车来接我吧,我不能这样跟着你走。’”这一令人忍俊不禁的细节,突出了她浓重的礼教观念。
第三部分作者用了更多的文字写妻子如何从一个娇惯女儿变成一个吃苦耐劳的妻子与母亲。这可以说是他们精神之爱的基石。乌纳穆诺说:“人之所以能彼此以精神相爱,必得是他们一起领受同样的悲苦,而且在悠长的时间里,肩负着共同的愁苦之束缚而携手越过顽强的大地。因此,他们才得以彼此认识,相互感通,而在共同的痛苦里觉知彼此的存在,他们相互怜惜而相爱。”(《生命的悲剧意识》)作者对孩子们说的话,正是他们夫妻精神上彼此认识、相互感通的写照。
第四部分是文章最感人之处。妻子临终时仍记着若干年前丈夫在北平做小职员时,寄至她家两丈花布的事。两句看似平常的问答,将夫妻恩爱之情写到极处。中国传统讲究得一还两,薄施厚报,《诗经·卫风·木瓜》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的句子。我们可以想见,因为那两丈花布,传统观念较强的妻子对丈夫不知付出了多少爱与体贴。文章以妻子“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作结,使读者看到了一个辛劳一生、温柔善良却又不乏坚强的中国妇女形象。人至思念之极,往往愧悔之心生。所以作者愧疚地写道:“我们结婚四十年,我有许多事情对不起她,可以说她没有一件事情是对不起我的。”作者对亡人的愧疚与自责,深挚地表达了对亡人的极度思念:人虽如风后入江之云飘摇而去,情却永远印在自己的心田,吹不走,抹不去,不思量,自难忘。
全文融写人记事抒情于一炉,作者写似淡淡,读者读也凄凄,思念亡妻之情深深嵌入读者心的沃野。
祝福
《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通过祥林嫂的艺术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全文按照小说中的空行,自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我’与祥林嫂的故事”。第二部分,写祥林嫂一到鲁镇;第三部分,写祥林嫂二到鲁镇。第二、三部分合在一起,即祥林嫂与鲁镇,也就是“祥林嫂的故事”。第四部分,写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第一、四部分,贯穿了“‘我’与鲁镇的故事”。“‘我’与祥林嫂的故事”和“‘我’与鲁镇的故事”合成“‘我’的故事”;“‘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便构成《祝福》的故事。
第一部分中,“鲁镇过年气象”为序幕,“惨死于祝福时”为结局。本文在序幕之后就写出故事的结局,采取了倒叙手法。小说开头从视觉、听觉和嗅觉诸角度,将鲁镇年终祝福的热闹忙碌的气氛写得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一句点出了辛亥革命以后农村风俗习惯依旧,封建思想依旧。开头的描写,勾勒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我”看到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表明这时的祥林嫂处在“最底层的位置”,对生活已失去希望,精神已完全麻木。祥林嫂问了“我”关于灵魂的有无的问题,问题的核心就是死掉的一家在地狱能否见面。她希望其有,这样就可以和阿毛见面;又希望其无,因为害怕被锯成两半。这是比贫穷、比体弱多病、比无依无*更加折磨她的心灵的精神痛苦。对祥林嫂的“灵魂拷问”,“我”是意外、踌躇、吃惊,吞吞吐吐、支支吾吾。作品中的“我”是一个具有正义感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反感鲁四老爷,厌恶封建礼俗,同情祥林嫂,但另一方面又是软弱无能,疏于行动。在小说结构上,“我”又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我”是事件的见证人。
第二部分中,“外逃帮佣鲁家”为开端,“遭劫被卖改嫁”为发展。祥林嫂初到鲁镇“顺着眼”的肖像描写,突出了她安分守己的性格。鲁四老爷对雇用祥林嫂最初态度是皱眉,讨厌她是寡妇。听说祥林嫂被抢时,鲁四老爷“皱一皱眉”表示反感,寻人时仍然是“踱”,发现祥林嫂已被抢走只是说了两次“可恶”、“然而”,丝毫没有对祥林嫂的同情。第一次“可恶”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表语意转折,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表示了鲁四老爷的假斯文。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使鲁家有失体面而感到不快。“然而”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他的“可恶”、“然而”表现了封建礼教奴役人、愚弄人的特点。鲁四老爷是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代表性既不是主要表现在他的经济地位上,也不是主要表现在他的政治地位上,而是主要表现在顽固维护封建礼教的思想统治上,他以顽固、虚伪、自私、冷酷的一系列表现,迫使祥林嫂一步步地走向死亡,他是导致祥林嫂悲剧的重要人物。
作品中一共写了祥林嫂的两次反抗。第一次是当婆婆要卖她的时候,她出逃,被抓回去;第二次是把她卖给贺老六时拼命反抗,撞香案。她的反抗,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是要为祥林守节。她的反抗是孤独的,是不可能有结果的,作者寄予了极大的同情。这部分最后交代祥林嫂嫁了勤劳朴实的贺老六,并有了一个儿子,似乎命运有好转了。
第三部分中“丧亲再到鲁家”为发展,“备受凌辱行乞”为高潮。祥林嫂二到鲁镇时“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表现了她夫死子亡后的极度悲伤。极度痛苦、寂寞的祥林嫂希望通过倾诉来发泄心中的痛苦,得到人们的安慰和同情。但人们却很少同情和怜悯:在鲁四老爷家不让她干祭祀的活,镇上的人们很快就厌倦了她的故事,并把她作为取笑的对象。在鲁镇,她已被剥夺了做人的权利,已经沦落到了最底层。这时柳妈出现了。祥林嫂原先的生活不过是没有地位,是柳妈告诉她死了以后要锯成两半,使她恐惧;而“捐门槛赎罪”客观上起到了愚弄的作用:给了她一丝希望,然后毁灭了她。柳妈的愚昧无知给祥林嫂造成了更大的精神痛苦。祥林嫂花了12元鹰洋去捐门槛,是她的又一次反抗和挣扎,她要顽强地活下去,争取恢复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捐了门槛以后她“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以为从此可以摆脱厄运、歧视了。但四婶在祭祀时的一句“你放着罢,祥林嫂!”使祥林嫂陷于绝境。其实,四婶的背后是鲁四老爷的话:“伤风败俗”,“祭祀的时候可用不着她帮手”。正是鲁四老爷所代表的封建礼教封建思想,阻断了祥林嫂的生路,把她逼向死地。祥林嫂受到打击后“眼睛窈陷下去”一句,是她精神崩溃后痛苦心灵的写照。最后,祥林嫂竟被鲁四老爷一脚踢开而沦为乞丐。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封建思想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作品中,封建礼教(鲁四老爷为代表)、家庭(婆婆、大伯)、社会(鲁镇的人们),无不一步步把祥林嫂推向绝境。社会迫使她不能守节,又不能不守节,“要做奴隶而不得”,正是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造成了祥林嫂的悲剧。
第四部分“祝福声中感慨”为尾声,由回想到现实。这一段描写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渲染了热烈气氛,同时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最后一句以反讽之语收束,蕴涵着无限的激愤:那些“醉醺醺”蹒跚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这一节以“我”的感慨来写景,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使结构更加严谨完善。
文章采用倒叙手法,以祥林嫂的“半生事迹”为纵线展开情节,揭示了广大劳动妇女低下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遭遇。其中,“两次微笑”、“三写眼睛”、“四场飞雪”和“五处写钱”等精彩细节,对刻画人物、描摹环境、渲染气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全文朴实冷俊的叙述语言中,蕴涵着不可遏抑的躁动激愤的情感潜流。
边城(节选)
《边城》是沈从文最具盛名的代表作。小说取材于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写了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与当地船总的儿子——天宝、傩送兄弟俩纯净的爱情纠葛、凄美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幅古朴又绚丽的湘西风俗画卷。“边城”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即边地的小城,同时也是一个时间概念、文化概念。《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作品;《边城》是一个温暖的作品,但是后面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
本文节选自《边城》第三至六节。第三节叙述了第三个端午节,边城人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第四节追述了两年前第一个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看龙舟,巧遇二老傩送时的情形。英俊勇敢又关心体贴人的傩送占据了翠翠的心。她和傩送相识时傩送说的“大鱼咬你”的玩笑话深深地印在她的心里,从此象征着爱情的“鱼”的意象维系着傩送与翠翠的关系。第五节回到现在,补叙上一年端午节翠翠和外祖父看竞渡时巧遇大老天宝的情景。祖父拿天宝试探翠翠,但翠翠心念所系,全在傩送身上,以至魂不守舍。祖父猜到了翠翠的心愿,看到了翠翠对爱情的执著。这种情感上的执著,以及拒绝其他选择和外来诱惑,让爷爷担心会导致不幸。第六节又回到现在,重点写迎婚送亲的花轿来到渡口渡河,撩拨着翠翠内心深处的情思,引发了她对爱情的美好憧憬。这四节小说,时间的回环往复衔接地天衣无缝,情节铺设更是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山城充满了安静活泼、生机盎然的风景美:天朗,风轻,水清。这个健康、自然、优美的世界,寄托了沈从文深沉而真挚的爱,寄托着他的哀愁、怜悯和希望。《边城》对湘西的民俗风习作了细致的描绘,具有风俗美:青年男女用对歌的方式在月夜倾吐爱慕之情;每到端午节,家家锁门闭户到河边、上吊脚楼观赏年轻小伙龙舟竞赛;端午节在河中捉鸭子;中秋夜晚,舞龙,耍狮子,放烟火,使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这些山花流水般的风俗画笔,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显示了湘西山城独特的地方色彩。《边城》中洋溢着人情美。湘西民风古朴而淳厚,老船夫,翠翠,天保,傩送,还有士兵,水手,过往的商旅,尽管物质条件并不相同,但质朴、纯真、善良的品性却是相同的,都具有一种单纯的善良、原始的可爱,如祖父、傩送、天宝等,他们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里的一切,没有受到都市物质文明的污染,单纯寂寞,如梦一般宁静美好。
小说中的主人公翠翠是作者笔下“爱”与“美”的化身,作者在她身上倾注了全部的感情。在在处处的语言描写(如她和傩送的对话)、心理描写(如第六节最后她望云遐想),无不细腻逼真地刻画出一个情窦初开的山村少女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从而给人一种诗意般的回味和审美感受。
作者采用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对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作了理想化的表现。小说灵气四溢,宛如一支优美的田园牧歌,一段古老人性的绝响。语言文白杂糅,丰富多变,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汪曾祺《又读<边城>》)。
林黛玉进贾府
本文通过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展示了贾府豪华的环境、奢侈的生活、森严的等级礼法;传神地描绘了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特征。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见面,互相爱慕,暗示了以后清洁的发展。
本文以林黛玉的见闻为线索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写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情状。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即第一小节,写林黛玉入贾府的所见。林黛玉告诫自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他人耻笑了去”,奠定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基调。这是一个寄人篱下又心地孤傲的孤女特有的心理。正因如此,她进贾府后用嘴少,用眼多,才使作者借黛玉的眼,详细地描写贾府的环境、人情。第二层(从“黛玉方进入房时”到“叫他们多配一料就是了”),写黛玉与贾母、两位舅母、李纨和众姐妹见面。贾母是被人“搀”着出来的,一个“搀”字一方面写出贾母年纪已大,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贾母在这个家庭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贾母与黛玉见面,作者抓住“搂”、“叫”、“哭”这些动作,传神地写出了贾母对黛玉的疼爱。接着写黛玉与三个姐妹见面,只抓住她们的相貌特征,寥寥数笔,就写出了迎春的温柔、探春的精干和惜春的柔弱。作者又通过众人的眼睛,对黛玉的外貌作了简略描写,突出她的“怯弱”和病态。第三层(从“一语未了”
到“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写黛玉初见王熙凤。王熙凤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作者对其服饰、姿容进行了静态写生式的描绘,从头到脚,精细入微,直至“最后的纽扣”(易卜生)。她一出场,满屋子便只有她一个人谈话,她时而笑,时而哭,忽又转悲为喜,安慰黛玉,吩咐婆子,逢迎贾母,显要自己,面面俱到,处处讨好,每句话、每个动作都玲珑剔透、恰倒好处。这一层,通过王熙凤的服饰、外貌、言行的描写,写出了王熙凤在贾府的特殊地位,传神地表现出她恃宠放诞、善于讨好、虑事周到、精明能干的性格特征。
第二部分(从“当下茶果一撤”到“只休信他”),写黛玉拜访两位舅舅,并从侧面简介宝玉。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当下茶果一撤”到“眼看着车去了方回来”),写黛玉拜访大舅,虚写贾赦。宁国府不是《红楼梦》中人物的主要活动环境,作者只简笔略写了宁国府。随着黛玉“出角门”,“至仪门”,“进入院中”,展现在面前的是“厢庑游廊,悉皆小巧别致”,几笔就写出了宁国府的特点。邢夫人苦留吃饭,黛玉委婉推辞的几句话传神地描绘出她的细心、谨慎、虑事周到。第二层(从“一时黛玉进了荣府”
到“只休信他”),写黛玉拜见贾政,借王夫人之口交代宝玉。这一层,写荣国府的环境与写宁国府不同,作者泼墨淋漓,对荣国府作了详细的描绘。因为荣国府是《红楼梦》中人物的主要活动环境,而且这“四通八达,轩昂壮丽”的“正经正内室”又最能表现出贾府“与别家不同”的特点。“内室”中“荣禧堂”的大匾,“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的对联,显示出主人的显赫地位。王夫人卧室的各种用品、摆设都体现出这个家庭百年望族、世禄之家的特点。接着作者通过王夫人的介绍写贾宝玉,用“混世魔王”、“疯疯傻傻”概括出贾宝玉的性格特征,为宝玉的出场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从“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到“也就不生别论了”),写黛玉陪贾母吃饭,与贾宝玉相见。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黛玉一一的都答应着”到“不是睁眼瞎子罢了”),写黛玉陪贾母吃饭。作者不厌其详,从“安设桌椅”、“捧饭”、“安箸”、“进羹”、告座、“布让”,直到饭后漱口、“盥手”、吃茶,再次显示了这个家庭处处讲“礼节”,处处讲“排场”。第二层(从“一语未了”到“也就不生别论了”),写黛玉与宝玉相见。作者在这一层中详细描写了宝玉的服饰、外貌,都为了突出宝玉在贾府的地位。接着作者用两首《西江月》概括贾宝玉的叛逆性格。第一首是说他不通仕途经济,第二首是写他对封建制度的危害,是一个“与国与家无望”的不肖子孙。然后作者才让宝玉与黛玉正式见面。这时才通过宝玉的眼睛,详细描写黛玉的外貌。宝玉、黛玉这对生死恋人初次相见之时,就产生了一种惊异奇妙的心灵感应,都有似曾相识之感。林黛玉进贾府,与贾母见面,牵动的是“亲情”,是令人心颤的“泪”;与王熙凤见面,牵动的是“交情”,是颇有意味的“笑”;与宝玉见面,牵动的是朦胧的爱情,是石破天惊的“惊”!宝玉“走近黛玉身边坐下”、“细细打量”、“送字”这一系列的行动都表现了他在贾母心目中的地位和毫不掩饰对这个妹妹的喜爱。“摔玉”的情节是全文的高潮,既表现了他在家中的娇惯,也透露出他要寻求知音的迫切心情。这一部分,黛玉与宝玉的见面初步显示了宝玉的叛逆性格,是故事情节的高潮。
第四部分(从“当下”到结束),写贾母对黛玉的安排,是故事的结局。宝玉一听说贾母要将他“挪出来”,心中十分不愿。他无视封建社会男女之大防的礼法,坚决要求和黛玉住在一起。这一安排,为他们以后的爱情萌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全文以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写了贾府的环境和贾母、王熙凤、贾宝玉等人物。作者把写环境与写人物交错起来,使笔势富有变化,情节有波澜。写环境有详有略,写人物有虚有实,这些都可看出作者的巧妙构思。
四、教学建议
1、本专题第一、第二部分设计成了具有选择性的A案、B案两套教学方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所选择,进行鉴赏教学。从不同的教学目的出发,可以从顺应学生发展趋势的角度来选择以提高为主的教学方案;可以从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补偿和矫正的角度来选择以裨补缺漏为主的教学方案。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如果学生基础很好,A、B两组都可以教学;基础较好,可以从A、B两组中任选一组进行教学,另一组课内或课外安排自主解读鉴赏;基础一般,只要选择其中任何一组教学就行。
2、要注意鉴赏方法的概括、提炼和积累。鉴赏初期,应该以强化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性体悟为主,随着能力的不断提高,逐步向对作品的理性的分析评价提升。达成这一提升,必须有一定的鉴赏理论和方法作为支撑。因此,在具体的文本后面,我们链接了许多和鉴赏方法有关的学习资料,有的是精彩的作品节选,有的是扼要的理论阐述。对它们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提炼,就能形成一定的、具体的鉴赏方法。运用这些鉴赏方法,结合文本进行活动体验,有助于深入挖掘作品所蕴蓄的美感。
从更高的要求来看,要在“新课标”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崭新理念观照下尝试文学鉴赏解读方式的变革,破除机械反映论、庸俗社会学的观念。我们传统语文学习中许多鉴赏方法,比如涵泳法、吟唱法、评点法、批注法等,都是古色古香、很有价值的方法。《林黛玉进贾府》的鉴赏教学,就是借鉴评点批注法进行的。《林黛玉进贾府》文本后面链接的脂砚斋和王蒙的评点,眉批旁注,点破机关,三言两语,直抵要害,都有助于为学生的多向交流、多元解读提供范本,打开思路。另外,在传统的诗话、词话、曲话、文论、画论甚至建筑理论中,在在处处是彬彬有礼的、充满诗化色彩的解读理论,它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到文学鉴赏中去。我们对《荷塘月色》和《听听那冷雨》的鉴赏是从“意境之美”的角度切入的,而“意境”就是不折不扣的传统文学批评术语。其次,就是大量的西方的理论,诸如精神分析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批评、解释学批评、接受美学和读者反映批评、解构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等,尽管只是“片面的深刻”,但都是人类智慧的成果,都有助于打开思想的空间,同样可以“拿来”运用到文学鉴赏中去。鉴赏《祝福》、《边城》、《林黛玉进贾府》等作品后探讨“由女性的命运可以观照出文明的程度”这一命题,多少带有女性主义批评的色彩。纵植传统文论,横移西方理论,贵在妙合无垠,深入浅出,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3、要注意强化个性化鉴赏、多元化解读。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读者与文本、与历史、与人生的对话。文学作品作为一个立体多维的美的世界,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切入,能获得不同的美感;文学作品在审美中也存在着许多审美的“未定点”,完全可能因为读者不同的素养、体验而获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审美感悟。因此,在本专题的活动体验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贴近文本的基础上,尝试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鉴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倾听他们发出的自己的声音,开拓创新阅读的空间。要允许学生“误读”,“误读”可以通过机智的引导转化为正确的解读。要重视学生的“创造性误读”,有些貌似错误的解读可能就是新颖独特的发现!我们在文本后面链接了许多名家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评说的学习资料,有的是作家现身说法,有的是学者鉴赏分析;有的是褒扬性的,有的则是商榷性的。提供这些资料,只是为了让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创造性解读有一个高起点的基础和平台。要防止让链接材料束缚学生个性化鉴赏、多元化解读的做法。
4、在具体的文学鉴赏过程中,在从感性到理性、从低级到高级的不同阶段,可采取不同的方式:
(1)涵泳法。是指读者沉潜到作品的深处,对作品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涵泳法是开放所有的感官,做到眼观其文领略其视觉美,口诵其声领略其音韵美,心惟其意领略其情理美,因此其审美体验是多维立体的。在文学鉴赏的起始阶段里、感性阶段中,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较灵活的方式,或闭目品味,悉心感受;或击案叹服,盛赞“名篇”;或声情并茂,高声吟哦,逐步进入阅读感受阶段,体验品味阶段,领悟判断阶段……鉴赏散文的意境美、细节美,鉴赏小说的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美,都可以通过涵泳品味获得对作品美感的把握。
(2)美读法。就是学生在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有声有色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关键要做到情随声出,声情并茂。学生可以通过语音轻重、高低、长短的把握,“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曲曲传达出作品蕴蓄的美感。《荷塘月色》如小夜曲般宁谧优美,《听听那冷雨》如琵琶曲般顿挫峭拔,都非常适宜于涵泳、美读。像《亡人逸事》那样语浅而情深的作品,更是非美读法不足以达其意、传其情。
(3)比较法。比较,是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所谓比较阅读,是把两篇或两篇以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文章或选段放在一起,要求阅读者对于文章(选段)的主题、结构、人物、表达技巧及语言风格等项中的若干点进行比较,指出同异,进行鉴赏或分析。通过反复比较,同学们学到的知识才是完整的,而不是零碎的;才是有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是灵活的,而不是呆板的。《金岳霖先生》和《亡人逸事》尽管一篇写的是大学者,一篇写的是普通妇女,但在共同具有打动人心的“细节之美”这一点上,是非常值得求同探异的比较的。
(4)探究法。同学们可以根据兴趣性、典型性、创造性、可行性等原则,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确立“小”且“好”的选题,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资料,并运用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方法处理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存精,得出本质性的、规律性的结论,最后以感想文、小论文等方式呈现探究结果。鉴赏《祝福》时,将它和《藤野先生》、《孔乙己》、《药》等作品比较,探讨“看”和“被看”的实质,就具有深层次探究的性质。在通读《祝福》的基础上,稍微指导一下“日记”、“小传”、“年谱”和“分析报告”的一般写作要求,让学生写作《“我”的日记》、《祥林嫂小传》、《祥林嫂年(年龄)谱》、《关于祥林嫂死因的分析报告》等文章,既有活动体验,又有探究色彩,易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专题“积累与应用”中的许多问题,着眼于横向打通,侧重深度鉴赏解读,都可以作为探究的小课题。
五、参考答案
(一)活动体验一
第一题
朗读《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时要注意声调和节奏。
表喜之情态,语气宜气满声平,语调宜平稳舒缓;表哀之情态,语气宜气缓声柔,语调宜平稳舒缓;表乐之情态,语气宜气快声高,语调宜逐渐上升;表忧之情态,语气宜气短声细,语调宜升降曲折。《荷塘月色》一至三节写淡淡的哀愁,朗读时语气宜气缓声柔,语调宜平稳舒缓;四至六节写淡淡的喜悦,朗读时语气宜气满声平,语调宜平稳舒缓;第七节写愉悦之情,语气宜气快声高,语调宜逐渐上升。《听听那冷雨》全篇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为主,朗读时语气宜气短声细为主,语调宜升降曲折为主。
整篇的朗读节奏大致有轻快、沉稳、舒缓和强疾四种。轻快节奏,一般语速较快,气快声清,表示欢快、幽默;沉稳节奏,一般语速较缓,气足声强,表示庄重、压抑、悲痛;舒缓节奏,语速较慢,气缓声柔,表示舒坦、悠闲;强疾节奏,一般语速较快,气促声强,表示激动、紧张。《荷塘月色》全篇朗读以轻快、舒缓节奏为主,《听听那冷雨》全篇朗读以轻快、舒缓节奏为主,适当加入沉稳、强疾节奏。
第二题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术语,指抒情诗及其他文学创作中一种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是由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景物环境交融而成的意蕴或形象,其特点是描述如画,意蕴丰富,启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有着超越具体形象的更广的艺术空间。
《荷塘月色》中作者从各个方面,运用各种方法,突出与渲染月色的淡雅、静谧、朦胧和纯净,勾画出光与影在荷塘及其附近织成的奇妙图案,进而使整个荷塘笼罩着一层浓厚的扑朔迷离、超世脱俗的氛围,为主体形象的荷花,创造出一个净化和升华了的典型环境,一个通体澄清、略带几分冷漠气氛的艺术境界。这一典型环境和艺术境界,与作者内在的、自由的、无声的、一个人静静的、不受干扰的、甚至孤独的情怀取得了和谐的统一。
《听听那冷雨》运用物象罗列的散点铺排手法,立体交构起朦朦愁云,蒙蒙雨幕,从淋淋漓漓的台北春雨到大陆江南的杏花春雨,从美国的丹佛山到基隆港,从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到王禹偁的“听雨竹屋”……全由一条雨网编织,全凭千伞万伞装点。无论是“看看”、“听听”、“嗅嗅”,还是“闻闻”、“舔舔”;也“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凄迷”。时远时近,或今或昔;时而叙述,时而抒怀,渗透入满心的伤感,满纸的离愁,熔铸成一个典雅细腻、极富诗情画意的境界。
第三题
对《荷塘月色》的重新阅读、鉴赏,可以从命题立意入手,可以从谋篇布局入手,也可以从遣辞造句入手;可以是谈作品的佳妙之处,也可以谈它的不足之处。只要是从文本出发,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即可。即便学生可能是误读,也要特别留心他的误读是不是创造性误读。误读要引导,创造性误读要鼓励。
(二)活动体验二
第一题
细节是文艺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自然景物等的最小组成单位;人物性格等的具体表现,由许多细节描写所组成;细节用于刻画人物,或点画肖像,或描写动作,或烘托心理,运用得当,具有传神写照的艺术效果;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思想的表达的需要;选择何种细节作为表现对象,往往体现了作品的某些风格特征;细节描写的多少,可以调节文学叙事的速度和节奏,并表明描写对象在作品中的地位。
《金岳霖先生》一文以“有趣”二字为文眼,全篇许多鲜活的细节都是围绕这两个字生发开来的。譬如:上课不脱呢帽,请穿红毛衣女同学回答问题,向林国达提怪问题,演讲时捏跳蚤玩,和斗鸡同桌进食,跟小朋友比水果大小,等等。《亡人逸事》中同样有许多精彩的细节描写,譬如妻子礼教观念重,没有车接决不回夫家;妻子背筐摔倒在地,惹得母亲大笑不已;妻子临终前询问丈夫为什么早年把花布直接寄往她家;等等。这些朴素的细节,表现了作者对亡妻深切的怀念。
第二题
初中学过的散文中,许多作品充满了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春》中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济南的冬天》中温晴可人的济南冬景,《鼎湖山听泉》中山青泉鸣的湖山胜景,《林中小溪》中美不胜收森林美景,等等。
初中学过的散文中,许多作品充满了精彩的细节描写:《阿长与<山海经>》中“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回来了”的语言细节,《背影》中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动作细节,《一面》中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长着隶体“一”字似的胡须的鲁迅先生的神态细节,《驿路梨花》中反复描写的洁白的梨花的景物细节,以及《藤野先生》中先生红笔改过的讲义等等细节描写,都具有刻画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和突出作品主题等艺术效果。
(三)活动体验三
第一题
以“太不公平了——”为开头说话,可以从鲁镇人在祝福之夜为自己祈求来年好运而祥林嫂却在当天夜里凄惨死去的角度来谈;可以从祥林嫂以辛勤劳作换得安心生存却连这一基本的人生愿望都不能实现的角度来谈;可以从同为下层百姓鲁镇人非但没有同情祥林嫂反而咀嚼鉴赏她的悲哀的角度来谈;可以从祥林嫂以为捐了门槛就能重新赢得做人尊严却依然受到人格*视的角度来谈……
说话时要注意节奏鲜明,词语通俗,句子简短。
第二题
学生根据虚拟的线索和情景展开想象所编述的“故事”可能会丰富多样,甚至五花八门。但只要和鲁迅的原文进行比较不难发现,那些有着圆满结局的“故事”都只是出于一相情愿的美好愿望,和当时冷酷麻木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只有正确地认识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才能了解鲁迅原文的深刻性。作家丁玲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地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第三题
通过对甲组学习材料的交流探讨,可以对情节形成以下共识:情节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具有内在因果联系的人物活动及其形成的事件的进展过程,由一组以上能显示人物行动、人物和人物、人物和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所构成,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它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依据,经作家、艺术家的集中、概括并加以组织、结构而成,事件的因果关系亦更加突出;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组成部分,有的作品还有序幕和尾声。
《祝福》的情节结构可以简单概括为: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祥林嫂被卖改嫁,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尾声——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祝福》除了乙组学习材料涉及的情节特点外,还有以下特色:
(1)“祝福”场景,一线贯穿:年底的“祝福”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标志,也是作品中重要的场景。文章以“祝福”起,“祝福”终,中间多次写到“祝福”,它串联起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形成清晰的情节发展脉络。
(2)详略相宜,精心剪裁:从对祥林嫂一生悲惨命运的描述说,作者并没有事无巨细地一一正面描写,而是作了精心的剪裁,侧重写了祥林嫂在鲁镇生活的几个片断,尤其着重写了再到鲁镇和行乞惨死这两个片断。而对她在鲁镇这一环境以外的生活情状,则写得极为简略……或在旁人对话中悄悄带出,或由她自己发呆时反复说出,这样写既突出了主要矛盾,又能使读者对她苦难的一生有贯通一气的了解;在结构的密度上做到了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在节奏上则有张有弛。
第四题
《藤野先生》中看枪毙犯人的看客是“酒醉似的喝彩”,《药》中看杀头的看客是“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写出了看客的麻木冷酷。《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不幸,掌柜就像听一个有趣的故事,没有半点同情,只是一味追求刺激;酒客轻描淡写地讲着一个与己无关的新闻,还不忘谴责被害者“发昏”,以显示自己的高明;小伙计本是一个不相干的旁观者,随着不断“附和取笑”,对孔乙己善意地问恳切地教是不理会不耐烦,被酒客和掌柜同化为“看客”的一员;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惟一的人”,他要强调自己的“读书人”,是有身份的人,是国家、社会不可缺少的“君子”,他的自我评价与他的实际地位反差强烈。《药》讲的是一个先驱者命运的故事,“被看”的夏瑜隐藏在文字之外,看客占据了一切:华老栓从人血馒头上看到的是儿子“新的生命”;康大叔把出卖人血馒头作为生财之道;茶馆闲人议论夏瑜有的“气愤”,有的“高兴”,有的目光“板滞”,有的“恍然大悟”;夏母对夏瑜先是“羞愧”后是对他坟上出现的红白花圈惊异得几乎发狂。《祝福》中鲁四老爷对祥林嫂先是“皱了皱眉”,“讨厌她是个寡妇”,尽管她辛勤劳作,他对祥林嫂还是精神歧视,祭祀时不让她沾手;鲁镇人对夫死子亡的祥林嫂“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调和先前很不同;也还和她说话,但笑容却冷冷的了”,祥林嫂反复讲述悲惨的遭遇,“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看客”的种种言谈举止,展现了一种愚昧、残酷、麻木的生命形态,构成了一种极其可怕的消解力量:下层人民(孔乙己、祥林嫂们)真实的痛苦,有理想、有追求的改革者、精神界战士(夏瑜们)真诚的努力与崇高的牺牲,都在“被看”的过程中,变得无足轻重、了无意义。
“看/被看”是鲁迅常有意采用的二项对立模式,它构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其实质是“吃/被吃”。鲁迅在他的小说中反复描写的“看客”现象,蕴涵着他对中国国民性的深刻体察和深入批判。
(四)活动体验四
第一题
用“美、真、可爱、淳朴、善良、纯洁、明慧温柔”等词语都可以概括翠翠给读者的第一印象。解说理由时要结合文本,从翠翠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角度加以阐述。持之有据、自圆其说即可。
第二题
见“专题内容解析”。
第三题
汪曾祺先生在《又读<边城>》中曾说:“《边城》的结构异常完美。二十一节,一气呵成;而各节又自成起讫,是一首一首圆满的散文诗。这不是长卷,是二十一开连续性的册页。”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确有必要阅读《边城》全书。
(五)活动体验五
第一题
林黛玉出场最早,她不是一下就站到舞台中心,而是从远远一个角落,一步步移近。直到宝玉眼中所见,才真正在舞台中心第一次全身亮相。王熙凤的出场,是“先声夺人”式的出场。正好像角色还未出场,先从后台送出一声响亮的道白,随着后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一声,浓妆的王熙凤出场了。王熙凤出场之精彩,只有托尔斯泰笔下的玛丝洛娃可以比拟。贾宝玉是在一片惊奇、误解、嫌憎、传闻、议论……所造成的“悬念”之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他的出场也是“先声夺人”式,这和王熙凤有同;但他是脚步声在前,丫鬟通报在后,这就和王熙凤又有所差别了。和林、王更加不同的是,他先后两次出场,先是盛装,后是便装,顷刻之间在黛玉面前作了两次不同的亮相。至此,三位主要人物,神采熠熠地站在了我们的面前。
就本文中人物性格而言,林黛玉敏感自尊、小心谨慎、随俗乖巧,王熙凤八面玲珑、精明强干,贾宝玉热情、率性。
第二题
脂砚斋和王蒙等人的批注,尽管不乏精言妙语,但毕竟只是一家之见,他们的评点中也会有评点不当或不够到位之处,学生完全可以自出机杼,另作评点。如王熙凤满房只她一个人讲话时,文中插进一句“说话时,已摆了果茶上来,熙凤亲自布让”,这一细节,表明了凤姐在两重婆婆面前虽有恃宠“放诞无礼”的一面,更有谨守做孙媳妇儿媳妇的规矩礼数的一面,而后一面才是最根本的。再如林黛玉拜见王夫人,目之所接多有“半旧的青缎*背引枕”、“半旧的青缎*背坐褥”和“半旧的弹墨椅*”,和家私全新的暴发户、家具全旧的破落户相比,这诸多的“半旧”才尽显贾府“世禄之家”的尊贵身份。
第三题
曹雪芹摹写贾府,擅长运用“多镜头”、“多角度”的手法。他先是从冷子兴口中和贾雨村口中、耳中隐约介绍,又从林黛玉心中、目中直接来写,以“书香之族”的视角看贾府这个“世禄之家”。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二进大观园,其作用之一即是要再从一个村囤老婆婆的眼中、心中,来显现贾府这个全书中心对象。在刘姥姥两次“陌生化”的“眼睛”的观察下,贾家人的服妆、住处、饮食、礼教、习尚、心肠……一切都跃然纸上,一切都不离穷人对贾府的衡量和评价。从刘姥姥身上,曹雪芹既能以富者的心目去看穷人,又能以穷人的心目去看富者,真可谓一箭双雕。
积累与应用
第一题
背诵《荷塘月色》第四、五、六段时,要注意:第四段宜按照荷叶、荷花、荷香、微风和流水的描写顺序来背诵,第五段宜按照静态动写(“泻、浮、起、笼”)、抒情插笔(“朗照”与“淡月”对比)、月下树影和总写月色的层次脉络来背诵,第六段宜按照由总到分的结构、重点抓住树色、树姿、树梢、灯光、蝉声、蛙声的顺序来背诵。
背诵《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西江月》二首时要注意寓褒于贬、似贬实褒的写法和每阕二、三、四句压韵且一韵到底的特点。
第二题
《荷塘月色》语言清丽优美,《听听那冷雨》语言峭拔顿挫,《金岳霖先生》语言风趣幽默,《亡人逸事》语言语浅情深,《祝福》语言冷峻深刻,《边城》语言质朴清新,《林黛玉进贾府》语言精致典雅。
第三题
比如《祝福》和《林黛玉进贾府》中有关眼睛的细节描写。“画眼睛”是《祝福》在刻画人物方面的一个突出特点。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是怎样做起小说来》)《祝福》紧紧围绕人物性格的发展,三次描写了祥林嫂的眼睛,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她初到鲁镇做工时“顺着限”,但“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这正是她在人生道路上遭受惨重打击,内心痛苦而又难以表达的反映。最后,“我”在河边遇见祥林嫂时,只见她“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表明她在长期的严重的打击与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的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经完全麻木了。及至当向“我”发问时,“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这发光是在长期痛苦的思索中,她所产生的对灵魂的怀疑给她带来的希望,以免除死后更大的苦痛与恐怖。《林黛玉进贾府》对王熙凤、贾宝玉和林黛玉三位主要人物眼睛的描写各具特色,尽显人物个性。“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写出了王熙凤的俏美、精明。“眉如墨画,……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和“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流,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则写出了宝玉的潇洒英俊、善良多情。脂砚斋有“总借黛玉一双俊眼传出来”的批语,《林黛玉进贾府》选择林黛玉独特的眼睛,动态的展示了贾府的环境,观照了一个又一个人物。但这双“俊眼”直到最后才从宝玉眼中写出来:“两弯似蹙非蹙罥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据列宁格勒所藏旧钞本《石头记》)黛玉两目常似湿润,如含有仙露明珠,既和她为还泪而来的绛珠仙草的身份暗合,又与后文“泪光点点”的描写呼应,写出了她的娇弱风流、多愁善感。
再比如《祝福》和《边城》中有关钱的细节描写。《祝福》中多次提到钱,联系起来看,能够有力地揭示祥林嫂所受的压迫,从而证明那个社会的不合理:祥林嫂每月工钱500文,祝福时一人干几个人的活,“抵得上一个男人”,鲁四老爷认为合算;她本人也心甘情愿,而且还长胖了,可见她来鲁镇前的生活连这种标准都达不到;她一个月的工钱不过是作品中那个小资产阶级“我”的半盘鱼翅钱;庙祝从她手里弄去了两年的工钱;婆婆把她卖了80吊,给二儿子娶媳妇还赚了十几吊……祥林嫂在阶级压迫、族权压迫和神权愚弄下,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边城》第六章开头写到老船夫和卖皮纸过渡人的争持:前者不接受后者所给的钱,后者却非把钱送给前者不可。后者只好在上岸前把钱撒在船舱,匆忙离去;前者忙于拉船,只好先叫翠翠拦住过渡人,再气喘吁吁地赶上硬是把钱还给他并送给他一大束烟草。这种在公平买卖、等价交换的“文明社会”看来不可思议的情节,正反映了湘西边城淳朴的民风。
另外如贾府摆设和鲁四老爷书房的描写,《祝福》中鲁镇“祝福”和《边城》中赛龙舟的风俗描写,《边城》中对鱼的描写等等,都可以加以鉴赏。
第四题
《祝福》中鲁镇人“咀嚼”祥林嫂的痛苦、祥林嫂捐门槛前后的遭遇,《边城》(节选)中翠翠和傩送的初次相见,《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和王熙凤会面、和贾宝玉相见,等等,都具有强烈的戏剧性,比较适合改编。改编和演出时矛盾冲突要集中,人物性格要鲜明,人物语言要个性化、动作化。
第五题
略。
第六题
略。
写作实践
(1)构思时要注意题目中“瞬间”二字,不必有太多交代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线性叙写,而应该紧扣“大自然中”“动人心魄、令人回味的美”这一核心作“点”(即最富于美的感发力的“凝聚点”、“动情点”)的刻绘;表达上要争取把每一则片段都写成清新隽永的小品。
(2)本次写作,要在审题上立定脚跟:一、所写老师必须是高中阶段的教师(校内任课和校外辅导的都算),但不能是初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教师;二、所写老师必须两人或两人以上(注意材料中反复出现的“他们”和题目“老师们”中的“们”),不能通篇仅写一人;三、选材和构思要注意写出老师们的“独特风采”(如幽默的语言、率真的性情,淳朴的为人、机智的教学,等等)。要写出老师们的“独特风采”,非有富于个性化魅力的细节描写不可。
(3)鉴赏文学作品,可侧重对思想情韵作深度开掘,也可侧重对表现手法作深入剖析;可全面赏析,也可单个突破;可对文本保持近距离的审美观照,使得美的体验、发现毫发毕现,从而收到具体真切的效果,也可远距离观照,使美的体验、发现处于一种不离不即、若即若离的弹性态势,从而收到灵动飞扬的效果。
鉴赏《永远的蝴蝶》,可以从内容入手(如赏析作品中感人肺腑的爱情),也可以从形式入手(如鉴赏作品中蝴蝶的意象,冷雨的作用,三次写“站在骑楼下”的细节,结尾交代给母亲信的内容,文中似平和而极沉痛的叙述语言,等等)。
(4)《祥林嫂》、《翠翠和傩送》和《林黛玉》都是优秀的木刻精品。鲁迅小说形象具有黑白木刻似的造型特征,这一特征是构成鲁迅小说“表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的重要因素。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刻画祥林嫂最后形象时说她“仿佛是木刻似的”。因此,用木刻的形式来表现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十分相宜的。古元的《祥林嫂》构图简洁明了,黑白对比鲜明,线条遒劲洗练,活画出一个即将被冷酷社会所吞没的苦命人形象。《翠翠和傩送》以人物传神和构图精巧见长。翠翠扭身而走、闭目垂眉的神情,和似欲保护自己而又无力下垂的双手,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她朦胧爱情难以遏抑的萌动。向右而吠的狗,向左凝视的傩送,向左张口的鱼,向右低眉的翠翠,构成了一个视线流动的整体;吠叫的狗和张口的鱼,把傩送对翠翠的倾心(鱼在神话、诗歌中是爱情的象征)和翠翠对傩送的貌似“排斥”实质喜爱的微妙感情表现了出来。造型夸张的大鱼呈首尾相连的圆型构图,也更多地带有装饰意味、民间特色。《林黛玉》线条纤细流畅,塑造出了秀骨珊珊、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形象,修竹、枯石暗示了黛玉高雅脱俗的气质,而弄舌的鹦鹉和无语的黛玉之间的呼应、对比也流露出黛玉满腹心事无人倾诉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