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初中语文第一册阅读与练习(华师出版)第三单元(附答案)

来源:爱学习发布时间:2012-09-25

 


11.春
一、文学常识
《春》的体裁是_,作者是_。他是现代_,本册课本另外一篇课文__也是他的文章。
二、文段阅读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_(A,绊B.伴C.拌)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_(A.嘹B.缭C.燎)亮地响着。
1.给加点的的字注音。
(1)酝酿()(2)应和()()
2.解释文段中加横线的词。
(1)卖弄: ②宛转:
3.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方格内。
4.春风本是无形、无味、无色的,但作者却将春风描绘得有形有味,有声有色,请从原文中找出这些语句填在横线上。
作者首先从触觉的角度用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写出了春风轻柔温暖的特点,将无形的春风写成是可感触的,是有形的,这一句是_____
其次从嗅觉的角度将无味的春风写成是有气味的,这一句是_____ 再其次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用__一词写出了春风轻拂下的色彩;又通过写跟狂风流水应和着的__和__,写出春风中和谐悦耳的声音。
5.文中引用的诗句的作者是谁?请解释这句诗的意思。
答:
(二)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花、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请给本段文字拟一个小标题。
2.本段主要写了花朵__,花色__花味__的特点。
3.本段运用虚实的写法,进行联想,由__联想到__。
4.本段的描写顺序是由__到__,由__到__。
5.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第①句:____ 第②句:____
6.比较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和括号中的词,说说为什么用加点的词好。
蜜蜂嗡嗡地闹(叫)着。

12.济南的冬天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济南__澄清__贮蓄__ 水藻__ 镶边__
二、文学常识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原名__,字__,作品有小说___,话剧_____.
三、文段阅读
(-) ①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②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③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④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1.文段中“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得”字读音是_______.
2.解释文段中加横线的词。
(1)响晴: ②毒: ③响亮:
3.选出为本文段分层正确的一项()
A.1/234 B.123/4 C.1/23/4 D.1/2/34
4.本文段用三组对比突出了济南天气的特点.按要求写出内容(每个大格应填一字)第一组用

┌┬┬┬┬┬┬┐
││││││││
└┴┴┴┴┴┴┘和
┌┬┬┬┬┬┬┬┐
│││││││││
└┴┴┴┴┴┴┴┘对比,说明济南冬天天气的持.点是不刮风。
第二组用
┌┬┬┬┬┬┬┬┐
│││││││││
└┴┴┴┴┴┴┴┘和
┌┬┬┬┬┬┬┐
││││││││
└┴┴┴┴┴┴┘对比,说明济南冬

天天气的特点是响晴。
第三组用
┌┬┬┬┬┐
││││││
└┴┴┴┴┘和
┌┬┬┬┬┬┬┐
││││││││
└┴┴┴┴┴┴┘
对比,说明济南冬天天气的特点是温晴。
5.“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若去掉“声”字好吗?为什么?
答:
(二)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①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树尖上顶着一()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一道儿(),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等到快日落的时候,()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②
1.文中①②两处的标点,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②!C.①!②。D.①:②。
2.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述的?指出几个显示作者观察顺序的词语。
答:
4.“秀气’的含义是什么?
答:

13.海滨仲夏夜

一、文学常识
本文的作者是__原名___,__(时期)作家。作品有小说集____ ,散文集_。
二、文段阅读
(-) ①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波峰上的霞光,又红又充,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而后面 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③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一的颜色变成了__,又变为__。最后,当这 一切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③夜色加浓,苍空中的“明灯”越来越多了。而城市各处的真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尤其是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着波浪,晃动着,闪烁着,像一串流动的珍珠,和那一片片密布在苍穹里的星斗互相辉映,煞是好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l)闪烁()(2)肃穆() (3)苍穹()(4)煞()
2.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1)霍霍: (2)广漠: (3)次第:
3.下面哪一项中的“煞”与“煞是好看”中的意思相 同?()
A.煞费苦心 B.凶神恶煞 C.煞车 D.煞一煞腰带
4.这三段文字随时间推移描绘景物,把标示时间变化的词句依次写下来。
答:
5.从各自然段中分别摘出一个名词,说明作者所描绘的对象:①_______(2)____③______
6.阅读第①段,回答:为什么说映在大海里的霞光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
答:
7.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浅红B.红光C.鲜红D.深红
8.文中“明灯’加上引号的作用是____.
9.在比喻中,被比的事物叫本体,用来作比的事物叫喻体。若文中的‘’流动着的珍珠’是喻体,那么本体应是_____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描绘了______.
10.第③段是按一定顺序写出“夜色加浓”的特点的。先由天上_____引出地上_,再集中写_______
11.这三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B.描写C.说明D.议论
(二) 月亮上来了。
是_(A一轮B.一弯C.一个)灿烂的满月。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A.冒B.涌C.跃)了出来。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呵!
海滩上,__(A原来B.怎么C.居然)有这么多的人在乘凉。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嘻闹声,响遍了整个的海滩。
月亮升得很高了。它是那么皎洁,那么明亮。
1.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文段中横线上。
2.本文段描写的景物有__、__、__。
3.本文段运用的修辞方法有:_____。
4.本文段通过哪些感觉器官来描写景物,各写出一个例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

14.秋魂
一、词语积累
1按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干(bie3)_(2)吞(shi4)__(3)(chan3)__媚 (4)青(lai4)_(5)亲(ni4)_(6)理(cai3)_
2.查词典,掌握下列成语。
(l)孤芳自赏 (2)众说纷纭 (3)各抒己见 (4)弱不禁风
二、文段阅读
秋风
有人说,秋风是冷酷无情的,抱怨它吹跑了树叶,吹落了果实,吹掉了种子,说它吹走了了一个勃勃生机的世界。
人们啊,你可曾想过这样的道理吗?
如果不是秋风将树叶吹落梢头,那片片叶子不是要被严冬所撕碎吗?如果不是秋风把果实卸下高枝,那果实不是要被冰雪所吞噬吗?如果不是秋风将种子吹下茎杆,那种子不是要被酷寒所冻僵吗?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延续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萌生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存的家,使它保存了生命的胚胎。
感谢秋风吧,别曲解了它那一片保护生命的慈母般的心肠。
1.为什么会有人说,“秋风是冷酷无情的”?
答:
2.具体说说秋凤是如何保护植物的生命的?
答:
3.“感谢秋凤”是因为秋风___________
4.人们为什么会曲解秋风?从中你能明白什么道理?
答:
三、运用知识的能力
大自然的语言
载巴棣
别以为人才说话,
大自然也有语言。
这语言到处都有,
睁开眼就能发现。
你看那天上的白云,
这就是大自然的语言,
如白云飘得高高,
明天准是个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蚂蚁,
这也是大自然的语言。
如蚂蚁忙着搬家,
出门要带好雨伞。
蝌蚪在水中游泳,
不就像黑色的“逗号”?
大自然在水面写着:
春天已到人间。
大雁集队南飞,
不就像“省略号”一串?
大自然在蓝天写着:
秋天已在眼前。
如果你砍倒大树,
就会把“车轮”发现;
一年只长一回,
计算起来方便。
如果你捕到大鱼,
鱼鳞上也有圈圈,
一圈就是一岁,
从不把人欺骗。
大自然把三叶虫化石,
嵌在喜马拉雅山巅,
这是在告诉人们,
那儿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巨大的“漂砾”,
搁在温暖的庐山,
那又在告诉人们,
这儿曾有寒冷的冰川……
可是你别以为,
大自然的语言很难,
也许有时过于平凡,
人们才视而不见——
行星亿万年运转,
多么平平淡淡,
直到哥白尼眼里,
才把“太阳中心说”创建。
阿基米德洗澡的时候,
学会了计算皇冠,
可别人也都洗澡,
为什么不会计算?
大自然的语言呵,
真是妙不可言。
懒汉永远看不懂,
粗心人怎么能发现。
1.解释下列词语。
(1)视而不见(2)妙不可言
2.这首诗说明了什么?全诗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意思是什么?
答:
3.花香鸟语,草长芬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本诗中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呢?请一一列出。
答:
4.诗中提到哥白尼和阿基米德的事例,要想说明什么?
答:

15.岁月,在黄土地土流过
一、词语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l)幢憬()()(2)玷()污(3)震慑() (4)屏()息(5)摇曳() 2.按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静(mi4)(2)深(sui4) (3)____(ji1)绊(4)(tan3))____露
二、文段阅读
岁月间过冬的迷宫,雪漫长天:
眸子亮着晶莹的光焰,舞步旋出洁白的旋律,沸沸扬扬,却又悄无声息,雪,覆盖在广漠的黄土地上……
我看到了严寒宣泄时的进逼。
那冷峻的思考正说着柔曼的证词。
[但这块不是最后的乐章]
{似烟,似云,如幻,如梦,}在那周身丰羽的飞翔与颤动里,这多情的暖雪、圣洁的精灵,正缔造着一个白炽耀眼的世界,奉献的是忠贞不渝的许诺:
让种子重新鼓满渴望。
让江河掀起飞腾的热焰。
让心充满未曾吐露的深沉的爱。
静静地,没有惶惑,也没有玷污。
而当最后一片残冰在荒滩上消融,当流浪的星星搜寻到春天第一声蛰音,黄土地将又重新奋起,去体认那无止无息的繁衍与收获的欢欣。
岁月,永是威武地前行。
黄土地,永存不老的青春……
1.联系课文,解释词语。
(1)广漠 (2)忠贞不渝
2.黄土地的冬天有什么特点?
答:
3.“但这决不是最后的乐章”,这一句话中的“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决不是最后的乐章?”
答:
4“似烟,似云,如幻,如梦”,这比喻的本体是______________
三、运用知识的能力
北国的春风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到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
其实,意思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在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酒,色香味俱全]①。这四句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着大地,像柳丝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滋润。这才草、花鸟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到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我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冷森森。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会…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原野,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水开裂了吧;是碗口粗的病枝乱折了吧。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嘎吧嘎吧松动。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拱苞了。清早,人们穿着老羊皮背心,用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梯田。春风呼唯呼呼地,帮助呼哧呼呼的人们,把粪肥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得喜欢得不行时,连捎来的粗暴,也只觉得解气。要不,猜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积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星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
2.解释下列词语并选择其中两个造句。
(1)飘拂 (2)体贴 (3)滋润 (4)呼啸 造句:
3.文中多处使用象声词,颇为生动,请列出五个以上。
答:
4.第一段中的“春脖子短”中“脖子”的含义是什么?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
5.第三段中的“景象”指什么而言?其中的“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一句中的“不像”
指哪些内容?“褒贬’一词具体的意思又是什么?
答:
6.划线句①中的“这样”指代什么?这句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色香味”指什么?
答:
7.本文多处使用拟人修辞手法。试找出两句并谈谈其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为何怀念北国的春风?
答: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
班级_姓名_成绩_
一、基础知识(25%)
1.给加点的字注音。(8分)
(1)静谧()(2)深邃()(3)羁()绊 (4)诌()媚(5)青睐()(6)亲昵() (7)苍穹()(8)闪烁()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l)欣欣然张开了眼。
(2)济南的冬天是响睛的。
(3)吹面不寒杨柳风
3.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7分)
(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他卖弄轻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2)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漫漫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3)“一年之记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4)这是黄土地淋浴光明的腾飞。苍穹深邃。旷野深邃。
4.文学常识填空。(4分)
┌──┬───┬───────┬────┬───────┐
│篇目│《春》│《济南的冬天》│《秋魂》│《海滨仲夏夜》│
├──┼───┼───────┼────┼───────┤
│作者│ │ │ │
└──┴───┴───────┴────┴───────┘
二、课文阅读(45%)
(一)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质,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闲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1.“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抓住了春天里花___的特点。(2分)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写花的__,其特点是___(3分)
3.“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作者通过__,使描述更加___ 。(3分)
4.文中写蜜蜂“闹”、蝴蝶“飞来飞去”是用来对托__。2分)
5.文中写野花,主要写它的__和__。(4分)
6.说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呀的”是因为什么?()(2分) A.野花多,让人有目不暇接的感觉 B.野花多,而且有阳光照射和风的吹动 C.阳光照射下,明丽的花会反光,就使人产生像眼睛像星星的感觉 D.野花的颜色明丽、丰富,再有阳光的照射
7.这段文字描绘的是一幅什么图景?(3分) 答:
(二)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①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失全白了,给蓝天镇上一道银边。②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髻()看护妇()镶上()
2.“最妙是下点小雪呀。”请归纳一下文中描述了几方面的妙处。(4分) 答:
3.文中第①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一髻儿白花”来比喻的本体是_;用“日本看护妇”来比喻的本体是__。(3分)
4.文中第②句描写了__和__相间的美景。(4分)
5.这段文字按____顺序,从___到___,层次分明地描写了 ___、 ___、___、____四个层次的景物。(7分)
6.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可以概括为:____。(5分)
三、课外阅读(30%)
庐山雾中行
庐山云雾,天下闻名。
初次上庐山,便在雾中行。
车在山间盘旋,路沿山势蜿蜒。城市的炎热、喧嚣,统统被甩在车后。迎接我们的是:满山的绿,凉爽的风,还有守在半山、频频招手的白云。我闭上眼睛,任由身体随着车子摇晃、颠簸,嗅着混杂一点汽油味的山野气息,进入半梦半醒状态。猛一睁眼,发现四周已被云雾包围,恍然是浮在云海之上了。原来,那半山上的云,已成了身旁弥漫的雾。到底哪儿是云,哪儿是雾,谁也分不清了。
就这么穿云破雾行到了住处。住处在半山坡,有小溪在旁边潺潺流过。傍着小溪,一条石阶小径通到山下。周围苍翠的松林,笼着轻柔的白纱。里面隐隐地隆隆作响,似有仙人在作法,远远听来,像是有大雨倾盆一般。于是我好奇地走入松林。雾气罩在身上,湿湿的。偶尔有几滴水珠从树上落下,却分明没有下雨。以前听过“松涛”这个词,在此亲身体验,原来不仅是“形似”,也是“声似”。如果说,溪流“哗哗”声有如“小孩切切如私语”,那么,这雾罩松涛的隆隆声真是“大弦嘈嘈如急雨”了。
庐山雾有声,古时就有记载,其成因至今尚不明。有种说法是认为“风作鬼”,使雾中水汽在树叶间激荡出声。可我感受了雾的抚摸,却并没有觉得有风的吹拂。这耐人寻味的自然之迷更为庐山云雾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庐山雾著称于世,不仅因为它四季常有,扑朔迷离,更由于它形态万千,瞬息万变。雾起时,那蓝天、绿树、红屋顶、青石壁,全都脏脏腑俄,半遮半露,犹如画家信手涂抹出的斑斑色块,又像梦境中随意组合的点点断片。奇峰秀岭一时变得虚无飘渺,若有若无。而雾散后,天高气爽,阳光明媚。群峰傲然挺立。枯岭上,白色铁皮屋顶银光闪耀。山谷下,阡陌交通,良田美宅,尽收眼底。身处望江亭,更可见天际间横着一线苍茫水色,那便是长江了。
庐山零四时常有。正是夏日旅游旺季,我在山上小住几日,已为庐山雾的多姿多彩所折服。若是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时候,雾天更为多见。那时,云掩雾锁的庐山又该有怎样的神韵呀!
1.作者“庐山雾中行”是在什么季节?用横线在文中画出表明季节的语句。(6分)
2.“猛一睁眼,发现四周已被云雾包围,恍然是浮在云海之上了。”一句中“恍然”的意思是:__。(4分)
3.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回答什么叫做“松涛”。(6分) 答:
4.用括号在文中标出与“这雾罩松涛的隆隆声真是‘大弦嘈嘈如急雨”’一句相照应的语句。(4分)
5.庐山雾著称于世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6分) 答:
6.选出对文章最后两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4分)
A.作者来的不是时候,春季庐山景色更迷人 B.作者来的不是时候,在春季庐山雾更多,景色也更美 C.作者被庐山雾的多姿多彩所折服,没想若在春季,庐山将更具神韵,赞颂了庐山云雾扑朔迷离,虚无飘渺的神秘景色 D.告诉读者庐山春季更美,赞颂了庐山春季云雾的神韵
附:参考答案
11.春 一、抒情散文朱自情散文家《背影》 二、(一)1.(1)niang(2)ying he.(1)原指有意炫耀(自己的本领),这里指鸟儿欢快的叫声。(2)歌声抑扬动听。3.BA4“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繁花嫩叶鸟鸣牧童的笛声5.南宋志南和尚。春风吹到脸上不觉寒冷,写出春风的柔和。
(二)1“繁花闹春”或“春花图”2.多艳甜3.春花秋实4高低动静5①句:拟人,写出花开的繁茂②句:排比,比喻色彩鲜艳美丽。6.用“闹”描写蜜蜂,不仅写出了嗡嗡叫声,而且把无数蜜蜂在繁花中争相采蜜、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也展现出来,侧面表现出春花的多、香、甜。而“叫”仅写声音,不形象。
12.济南的冬天 一、ji cheng zhu xu zao ziang 二、老舍舒庆春舍予(骆驼祥子)(茶馆) 三、(-)1.dei2(l)(天空)晴朗无云。(2)阳光猛,厉害。(3)十分明亮,形容天气晴朗得很刺眼。3.D4北京的冬天刮风济南的冬天不刮风伦敦冬日没有目光济南的冬天响晴 热带日光毒济南的冬天温晴5.不好。因为去掉“声”字就表示根本没有风,这不符合实际情况。
济南冬天是温晴的,尽管有风,但风力不大,听不到风声,这正表明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二)1.A2.青黑髻镶白暗黄肌肤微黄粉色3空间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4.美丽而柔弱。
13海滨仲夏夜 一、峻青孙俊卿当代(黎明的河边)《党员登记表)(秋色赋) 二、(-)1.(1)shuo (2)mu (3)qiong4)sha2(1)这里是闪动的样子。(2)广大空旷3)一个换一个。3.A4.夕阳落下不久--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夜色加浓5.霞光星光灯光6.因为大海是活动的。7DCCAB8提示读者并非真的明灯,而是比喻星星9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随波浪晃动、闪烁的灯光灯光在海上的动态海面因灯光融入而流光溢彩的美景10。星星万家灯火“围绕在海港周围山坡上的那一片灯光”融人流动的海面与星光互相辉映的美景11.B (二)1.(l)A(2)B(3)C2月亮海水沙鸥3比喻、排比4视觉: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听觉;说话声、欢笑声、唱歌声、嘻闹声,响遍了整个的海滩。
14.秋魂 一、1.(l)瘪(2)噬(3)诌(4)睐(5)昵()睬2(1)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2)各种各样的说法,莫衷一是。(3)各自说出自己的见解。(4)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
二、1.因为秋风吹跑了树叶,吹落了果实,吹掉了叶子,吹走了一个勃勃生机的世界。2.是秋风,把叶子介绍给根须,使它找到了延续生命的母体;是秋风,把种子藏进了厚实的泥土,使它有了一个萌生春天的温床;是秋风,把果实领进了一个个温存的家,使它保存了生命的胚胎。3.有一片保护生命的慈母般的心肠4.因为人们只是看到秋风“冷酷无情”的表象,没有想到秋凤的良苦用心。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只看表面。
三、l.(1)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形容不关心。(2)妙到极点,无法用言语表达。2.说明了大自然中丰立无比的物候现象。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是第一诗段,意思是到处都能发现“大自然的语言”;第二部分是从第二诗段到第九诗段,介绍丰富无比的各种“大自然语言”(物候现象);第三部分是第十诗段到结尾,说明掌握“大自然语言”的方法。3.“白云飘得高高”“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大树"“车轮。。鱼鳞圈圈”“三叶虫化石”“巨大‘漂砾’” 4.要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必须坚持长时期的观察、思考、探索,事事当个有心人。
15.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 一、 1.(l)chong1 jing3(2) dian4(3) she4(4) bing3(5) ye4 2 (1)谧(2)邃(3)羁 (4)袒 二、1.(l)广大空旷。(2)忠诚而坚定不移,决不改变。2.雪漫长天,白炽耀眼的世界。
3.“这”是指严寒宣泄时的进退。因为严冬的岁月“让种子重新鼓满渴望,让江河掀起飞腾的热焰,让心充满未曾吐露的深沉的爱”。4.漫天飘雪 三、1.长开飞2.(1)轻轻飘动。(2)细心忖度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切照顾。
(3)含水分多,不干燥(增添水分,便不干枯)。(4)发出高而长的声音3.呜呜哄哄格拉拉嘎吧嘎吧呼哧呼哧4.持续的时间。比喻。5起风,刮土;北京的春天时间短,且“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南方的春天时间长,“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草长,花开莺飞,”这就是“不像”的具体内容。贬的意思6.指代“江春三月…群莺乱飞”。比喻。指“老窖名酒”而言。7.(l)“江南的春风抚摸着大地…像细雨滋润。”写出其温暖和柔情。(2)“春风呼哧呼哧地,……好不痛快人也。”写出其热情和有力。8.因为“我”下乡到京西的大山里,是:北国的春风及时送走了坚冰霜雪,伴随“我”经历了艰苦的岁月,所以怀念之感油然而生。
第三单元过关测试 一、1.(1)mi4(2)sui4(3)ji1(4)chan3(5)lai4(6)ni4(7)qiong2(8)shuo42.(l)欢欢喜喜(2)晴朗无云。(3)春风。 3.(l)轻一清清--轻(2)漫漫--慢慢带~戴(3)记--计功--工(4)淋--沐4.朱自清老舍刘增山峻青 二、(-)1.繁多2.颜色五彩缤纷3.想象生动4.花多,热闹5.多美6C7春花图。
(二)1.ji4 kan1 xiang12雪光、雪色、雪态三妙。 3.树尖上的雪顶着白雪的树 4.喜色雪下草色5.空间方位上下山上山尖山坡山腰6.济南冬天小雪后的秀美景色 三、1.夏季“城市的炎热、喧嚣.统统被甩在车后。”“正是夏日旅游旺季., 2.仿佛 3.“苍翠的松林,笼着轻柔的白纱”,其间隆隆响声就是“松涛”。
4.“远远听来,像是有大雨倾盆一般。”
5.“不仅因为它四季常有,扑朔迷离,更由于它形态万千,瞬息万变。”
6C

    更多精彩文章

    •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
    •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精选参考答案
    •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精选议论文49-54
    •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精选散文26-37
    •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精选小说9-25
    • 第六册课外阅读第七单元检测题
    • 第六册课外阅读第六单元检测题
    • 第六册课外阅读第五单元检测题
    • 第六册课外阅读第四单元检测题
    • 第六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 阅读理解--一声尖响
    • 阅读理解--父亲的弟弟
    • 阅读理解--我没有为父亲
    • 课外阅读训练之《指南》第四部分
    • 初二课外阅读测试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