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追上小明吗

来源: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12-10-25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1.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2.能充分利用行程中的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二)能力训练要求1.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这三种语言转换的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点评:教学目标 改变了以往只重知识,不重过程的做法,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整合,符合新教材的新理念,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学重点1.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熟悉行程问题中的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从文字语言到图形语言,从图形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换.●教学难点 用“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点评:重难点中都体现了“线段图”的作用,这是分析解决行程问题的核心,抓准了这一点解决本节问题也就易如反掌了。●教学方法教师启发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教师先从简单问题出发,启发诱导学生用“线段图”去寻找行程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从而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主探索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建立数学模型.点评:教学方法的选择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课件展示〕(画面1:画面中是小明与小明爸爸一前一后同向奔跑)同学们从画面中发现后面的大人能追上前面的小孩吗?(学生笑,无法追上。)那么怎样才能追上呢?研究这些问题应知道一些什么样的条件?应研究一些什么量?它们的关系如何?今天我们将研究行程中的几个问题。点评:采用生动活泼的影象效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而轻松地引入本节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画面2——。〔课件展示〕(画面2——课题:)Ⅱ.讲授新课情境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同学养成一种很不好的习惯——丢三落四.常害得父母亲操心.小明今天就犯了这样的错误:〔课件展示〕(画面3——展示题目)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则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遇上了他。〔展示课件〕:(画面4、5——分两种情况进行展示:①小明在5分钟时也同时发现忘记带课本,则立即返回;②小明没发现,则继续向前走。) 根据以上情景,你能否提出问题?并解答你所提出的问题。点评:此时提出的问题紧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使学生能亲身体会到问题的实质所在,而没有直接提出应解决的问题,使题目具有开放性,从而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产生强烈的思考欲望。再者结合课件的展示,使学生的思考方向有一定的目的性。便于引起每位同学的兴趣。〔生〕如果小明在出发5分钟后同时发现没带课本,则立即返回,问:小明爸爸出发后几分钟遇上小明?〔生〕如果小明一直没发现忘带课本,则他一直向学校走去,问:小明爸爸追小明用了多长时间?〔生〕如果小明一直没有发现忘记带语文课本,而小明的爸爸5分钟后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小明的爸爸立即为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问:(1)爸爸是否能在小明到达学校之前追上小明?(2)若能,则爸爸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师〕很好!从以上同学们提的问题中,说明同学们真正地在认真思考问题,以及同学们有着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那么下面我们来共同分析和解决上面每一个问题。由学生分析,教师展示课件(画面6——问题1的线段效果图)。

 

 

 

 

     80×5     小明爸爸   小明

 

    相遇处点评:线段图的展示在这儿让学生明白了数形结合的好处,这个图形学生比较容易画出来,这里着墨不必太重。〔师〕请问哪位同学能解决这个问题。点评:这里将问题解剖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叙述事情的发生过程,直接呈现;后半部分寻求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留给学生。充分利用生活实践自己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更有利于扩展学生的思考空间,亲身体会数学变式问题的趣味性。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同学们可仿照问题1的方法,画出线段图去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来解决第二位同学提出的问题。[生]我认为小明的爸爸追上小明时,他们父子二人所行驶的路程是相等的.[师]你能到黑板上画出这个问题的线段图吗?[生]可以.如果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分钟,则可画得线段图:(黑板上板演) 〔展示课件〕(画面7——问题2的线段效果图)所以,根据题意,小明5分钟行驶的路程为:80×5米;爸爸开始追小明到追上,小明行驶的路程为80x米;小明的爸爸追上小明行驶的路程180x米.相等关系为:小明行驶的路程=爸爸行驶的路程即80×5+80x=180x[师]下面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完整地写出解答过程.[生]解: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分.根据题意,得180x=80x+80×5化简,得100x=400 x=4所以小明的爸爸用了4分钟追上小明.〔生〕(1)因为爸爸追上小明行驶的路程为180×4=720米,720<1000所以小明爸爸能在小明到达学校之前追上小明。(2)1000-720=280米.所以,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280米.[师]通过做上面这个题,除了要学会用线段图去寻找相等关系,从而建立模型——方程,使问题得到解决外.更重要的是有丢三落四的毛病的同学,要吸取小明的教训,自己的事自己处理好,免得父母操心.点评:变式(1)让学生充分领略了数学的实用性,问题由“死”到“活”,将结论变为开放式,让学生自己判断能否在小明到校之前追上小明,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颇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从而自然就有了变式(2),到这儿课堂进入了高潮。教师的明晰这一块即重视了知识与技能的总结,也注重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Ⅲ.议一议〔展示课件〕(画面8——如下问题) 同学们虽然吸取了教训,但小明可是一个粗心大意之人,一次小明外出旅游,可是他又把地图册落在家中,一小时后他爸爸发现他没带地图册,则马上以6千米/时的速度追赶小明,同时舍不得离开小主人的小狗欢欢则欢快地以12千米/时的速度去追赶小明,当小狗追上小明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往回赶,这样他在小明与爸爸之间一直来回跑,一直到爸爸追上小明为止,且小明的速度是4千米/时。根据以上情境你能否提出问题,并解答你提出的问题吗?(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大胆地提出问题,并试着利用方程去解决,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点评:将书中的议一议略微改动,使问题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也更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将本节课又掀起了一层波澜,问题变得更为开放,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生]我提出的问题是:爸爸用多长时间可以追上小明? [生]当爸爸追上小明时,小狗跑了多少千米的路程.[生]第一个问题可用方程来解,只要找到这个问题等量关系即可.根据题意画线段图如下:

 

 

 

 

 

 

爸爸的行驶路程       

 

 

 

 

   小明前一小时行驶的路程  爸爸出发后小明行驶的路程  

    更多精彩文章

    • 能追上小明吗
    • 探究性活动: 型数量关系
    • “导误”导出真探究
    • 北师大数学《统计》教学设计
    • “导”,要适时介入交流之中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