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之一

来源:教学计划发布时间:2012-10-31

  学生活动要有“质”,即体现思维性。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但如果课堂活动有量无质,则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恐怕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有热闹的场景,很难有真正的思维活动。课堂的学生活动是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因此流于形式的“活动”是形同虚设的。为了能使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其有效性,教师应努力提高活动的 “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意适时评价。

    更多精彩文章

    • 七年级地理教学反思
    • 地理教学反思和后续阶段(4.1——4.30)的复习计划和具体措施
    • 2005---2006学年度地理教学反思
    • 开展地理教学反思的思考和实践
    • 初一地理教学反思
    • 地理教学反思——学会倾听
    •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2
    • 一轮抽测初四地理教学反思
    • 地理教学反思记什么
    • 我的地理教学反思1
    • 《地图》之【教学反思】
    • 《气候的威力》教学反思
    • 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 教师角色转变的反思
    • 培养地理观察智能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