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的认识

来源:自学习发布时间:2012-10-17

0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教材29页内容和30页1、2题
二、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有两种含义:

(1)、表示没有,(2)、表示起点。
2、掌握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体会“0”的含义
教具准备:

1、画有三只小猴,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没有桃子的玻璃片。1—5的数字卡片和1张空白卡片。直尺。

2、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
二、揭謎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
1、揭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投影片出示2个桃子图,问:用几表示?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小猴吃了1个桃,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问:现在有几个桃?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0”来表示。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0”表示起点
投影仪出示直尺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直尺上有0、1、2、3、4、5、……)师: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小,离0就越远)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四、教学书写0
1、师:“0”象什么?(鸡蛋、鸭蛋……)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在书中第29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出优缺点。

五:这节课你们学会了什么?(“0”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我还学会了“0”的写法……)

六、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第30页的第1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2、分组活动,摆一摆
要求:
(1)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0—5的数字卡片
(2)排好顺序的派代表上台演示
(3)鼓励不同的排法

板书设计 :

0的认识

1、表示没有

 

 


0(读作零) 0表示

 

2、表示起点

    更多精彩文章

    • 《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 一年级数学教案——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
    • 《搭积木》教学设计
    • 《摘果子》说课稿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摘果子》说课稿
    • 第六单元:第二节 (6和7的组成)
    • 《摘果子》教学反思
    • 一年级数学教案——《大家来锻炼》教学设计
    • 《比一比》参考教案
    • 快乐的大森林 “用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 "倍"的初步认识
    • 《8的认识》教学设计与评析
    • 准备课(同样多 多些 少些)
    • 7的乘法口诀
    • “找规律”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