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知于景 寓动于情《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

来源:中小教案发布时间:2012-11-08

德国物理学家劳厄说过:“重要的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遗忘的时候,留下来的东西。” 新课程所倡导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能力,升华情感。下面,结合课堂谈一谈我的反思: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之前播放录像《中华五千年》隋唐文化片断,创设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下课的散漫状态快速进入学习的氛围当中。导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隋唐文化是我国封建文化的高峰,可谓是硕果累累,群星璀璨。继隋唐之后,宋元文化又成为一道非常亮丽的风景。”亮丽的风景? 悬念设置,激发每个学生积极思维,投入地去学习。
二、提供现场,激发兴趣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感悟力。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激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学生从小学就熟背唐诗宋词,于是设计了读词、赏词、赏人环节。大胆让学生尝试,主动参与其中,激情饱满富有表情的朗诵,感受词曲的美妙与历史的沧桑,体验宋元时代的名人精神。使学生在说和做中,感知真情,陶冶情操,坚定信念,培养了能力。为中国文化有着深厚民族根底的道德情操和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而自豪。同时,为了让学生一直保持浓厚地学习兴趣,还采取多形式的传递知识方法,创设宽松有趣的情景,寓知识于景之中。如自编的“看故事说史”和“猜灯谜”。尤其谜语:财务工作大检查(答一史书)、泳泳泳泳泳泳(诗人)、葱姜大蒜能除病(词人)、囚禁苏武(曲作者)。使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快快乐乐地学习,并及时出示人物像,快快乐乐地感悟历史人物及事迹。
三、启发诱导,开发潜力
  《新课程标准》指出:实现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转变的创新理论,就是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启发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挥学生潜能和聪明才智。所以,我设计了苏轼词与辛弃疾词、辛弃疾词与陆游诗在风格、内容上有何相同之处?应学习他们什么精神?宋元与隋唐的科技成就有哪些相似点?等一系列探究性问题。尤其感悟论坛:学习了三大发明与传播,你有什么感悟?从沈括、郭守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提示学生发散思维,由古知今,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发明的精神。
四、由史及今,延伸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教师的开放性表现在教材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要课内外结合,要学用结合。作为教师要突破教材对学生的禁锢,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该做教材的主人。如:让学生以莱芜电视台名栏目“艺术之窗”为范本,结合课本图片、内容,自编、自导一台节目,说说自己的创意。这样,既让生活回归了课堂,也让课本知识走向了生活,使学生内化了课堂学习内容,使课堂知识向课外延伸,何乐不为!
  这堂课,我确定了三个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力求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能培养能力、升华情感。在课型设计上,我力求将教师“讲”的成分降低到最少的程度,而让学生的“讲”和“议”占领课堂,学生在讲讲议议、试试说说中不知不觉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升华了情感。
  因为是复习课,学生已有基础,师生配合得较为默契,知识掌握游刃有余。比如,我提问“司马迁《史记》与司马光《资治通鉴》体裁上有何不同?宋元与隋唐的科技成就有哪些相似点?学生表现也确实没有令我失望,有的学生知识面非常广 ,就是那些平时学的不好的学生,历史人物故事讲起来也头头是道。所以学会欣赏、鼓励、倾听每一位学生非常重要。
  本节课的“亮点”,我觉得是利用大家熟悉的刊物、电视名词,我把三课内容分成三大板块 “科技博览”“文史精华”“艺术之窗”。每个板块都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独立完成,各具特色。每个板块中唯一不变的主题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为学生创造了宽松融洽的心理氛围。如:说故事、猜谜语、词曲共享、感悟论坛、自由创意、在线讨论等活动,推陈出新。突出课堂一个“活”字,突出内容一个“深”字,突出问题一个“精”字,突出创意一个“新”字。给每一个学生与历史对话,与人对话的机会,倾听、鼓励、欣赏每一个学生。整堂课自始至终贯穿一个“情”字。对历史长河的眷眷之情,对灿烂文化的欣赏之情,对优秀祖国的自豪之情,对历史人物的爱戴、学习之情,还有同学们之间合作探究之情,对未来憧憬之情。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通过这个设计,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到了实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充分发挥了历史教学思想教育的优势。
  诚然,在本节课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导课时间再控制的少一点就好了。课堂组织讨论的有效性还有待加强,以后力争在工作中,多多思考与积累,精心设计有梯度、多角度的问题,力求少而精。再有知识前后联系的不够密切,从而历史的延续性体现的不够突出,所以备课要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形成多样的知识网络,多搜集相关资料,丰富课堂,上成符合新课标的优质课,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学会做人,学会走路。

    更多精彩文章

    • 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
    • 导入环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 《世界历史上五次瓜分》教学反思
    • 对教师的教学基本功的反思
    • 初一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