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奂生上城》教学后记
来源:中小教案发布时间:2012-11-08
曾伦剑
今天上《陈奂生上城》第二课时,课堂上学生对陈在招待所里前后表现非常感兴趣,边读边笑,我是如下引导的:
1、我问了一个问题:“笑陈奂生的什么?”学生说笑他傻。于是找出让人“好笑的地方”(人物描写),接着让学生体会前前后后人物的心理活动的不同。
2、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变化?学生说都是5元钱惹的祸,让他内心不平衡:服务员还给他脸色看,使他感到很受伤。
3、住店给钱理所当然,为什么让他如此难过?学生说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花了5元钱住店。
于是说明陈奂生所遇到的伤痛主要是由于自身对代表着“城市文明气息”的招待所的不了解造成的。
4、陈奂生还可以采取别的方式解决心里的不平吗?学生讨论特别来劲》向吴书记诉苦;把屋里东西偷了;甚至有人说在床上撒尿......(我提醒想象要符合人物整体性格)学生一一找出理由否定。
5、我提示如果换了阿Q,他会怎样?闰土,他会怎样?学生认为4中的表现更可能是阿Q,闰土更可能是“悄悄的走开”。
6、一个是文中的陈奂生,一个是悄悄离开的陈奂生,你们更喜欢哪一个?学生更喜欢前者,因为他毕竟有了“自己”,有了自我的尊严意识。
7、我们有过陈奂生一样的经历吗?学生开始不好意思,后终于有人发言:第一次......闹笑话
如:不知道怎么吃海鲜,还努力掩饰;进入专卖店发现物价之高超乎承受,却故意说不喜欢那颜色而借口离开......所以:我们有过陈奂生类似的尴尬,只不过我们更善于掩饰而已。但这恰恰说明陈奂生的“率真”。
小结:小说不仅仅在揭示80年代初的农民的生活与精神状态,他更是在揭示一种人生的共同的尴尬:当你面对一个未知世界是都可能遇到的尴尬。
刚刚上完,不及细细整理,冒昧抛出,请各位指正,感谢!!
作者邮箱: zlj200510@21cn.com
更多精彩文章
- 杜甫《旅夜书怀》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 高三文言文复习之《谏太宗十思疏》、《滕王阁序》教学设计(教师
- 新教材教学设计ABC[高五册阅读]第五单元杜甫律诗五首
- 《人是什么》教学设计(张见亭)(教师中心稿)
-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教学思路(网友来稿)
- 《将进酒》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 《将进酒》教学方案(网友来稿)
- 《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教学设计 (教师中心稿)
-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教学设计
-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
- 《我的空中楼阁》学习要点与能力训练
- 故都的秋(赛课教案)教案
- 《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备课笔记
-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设计示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