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的几点反思
来源:教学方法发布时间:2012-11-13
反思性教学是当代反思文化在教育领域的表现,是教育实践追求合理性的反映,更是教育主体进一步成熟的象征。而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的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的思索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在心灵上的沟通。反思有利于教师经验量的积累、质的提高和准备性的增强。诚如考尔德希所言:“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更是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因而“学会教授、成为反思型教师”,这一点对于在教学中处于“初级阶段”的老师来说,更显得尤为重要。实行新课程我们没有更多的经验借鉴,只有在反思自己课堂的基础上去总结经验,找寻新课程的切入点,使自己不断进步。
一、从形式主义到有效的学习方式
面对新课程,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太适用了。我们在急于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往往会因抓不住根本而流于形式。如我在一节课上,就宋朝的农业、手工业发展概况安排了“记者采访”这一环节。本想用这种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我后来想到,如果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他们是当不好“记者”的。那么如何让这种形式变成一种真正实用的方式?在以后的课堂上我尝试着这么去做:课堂上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基础的问题提起,然后逐步提出更深入更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有了这种问题意识的时候,才能理解把握所学的知识,而不至于死记硬背。
二、让历史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反思以前的教学,基本上是讲历史知识,能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几乎涉及不到。课堂教学要生活化,要适应学生阶段性的发展,要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要让学生真情流露,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体意识。新课程更多的是让学习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如在讲《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时,我这样导入新课:前面我们知道了北京人、山顶洞人主要*采集、打猎、捕鱼为生。同学们想一想,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感觉这样生存要受到哪些限制呢?
生1:工具很简陋,有时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
生2:冬天,野果落了,河水结冰,野兽很少出没,我们就猎取不到食物。
生3:如果有连续几天的暴风雨,我们也不能出来猎取食物。
生4:如果这样生存,我们只能在山里或*近水源的地方居住。
我最后总结:同学们想象得很好,那么你能不能想办法摆脱这些局限呢?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想到了耕种、饲养、储存等。这样很自然地就引入了“原始的农耕生活”。
新课程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景中,进行“再创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索,又利于学生感受到现在就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历史并不是久远的与我们无关的事,使原来索然无趣的历史有了“生活味”。
三、尊重学生,兼顾引导
在学完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内容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地异口同声说“倒退”。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记得以前讲这个问题时,都是老师给学生定论的,所以也就没有听到过学生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现在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的理由:原始社会民主、平等、财产公有……奴隶社会有残酷的剥削、压迫,还有“人牲”、“人殉”、“炮烙之刑”等残酷的社会现象……学生用他们了解的历史知识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所能理解到的,对他们的理解要尊重。但他们的理解却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如何进一步引导才能不违背课文的价值取向?我引导他们对比原始社会物质生活的贫乏和奴隶社会灿烂的物质文明,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评价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又兼顾了课文的价值取向。
四、让学生真正的主体化
学生的主动性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
1、让学生亲自查一查
课文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地名、方位、周边环境、历史背景等,如《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前要让学生首先查阅地理图册、社会等教材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介绍,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2 、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课文中介绍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但抽象的解释再多,学生却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时,不妨让学生做个实验,将自然学科同历史教学结合起来。如《破解彩陶之谜》,这样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发展。
3、专题讨论会
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由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报刊上有争论的,又有教育意义的材料或直接就书上的人物、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展开讨论,让每个人都参加。专题讨论可开阔学生的眼界、形成历史思维,从而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从现象在场看本质的能力。
五、让历史知识文学化、故事化
初一历史学的是中国古代史,许多学生对先人的丰功伟绩、各种事件的动人故事怀有浓厚的兴趣,因而普遍希望老师能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历史。诚然,老师讲故事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将课文作一改编,使课文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故事中去,这样,既能使学生引人入胜,又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课,由苏轼的《赤壁怀古》引入,使学生的思绪随着滚滚的长江飞向樯橹灰飞烟灭的古战场,能很快把人带入历史情境中去,并迅速产生共鸣。这种方法对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驾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反思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不需多说,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作为有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者,我坚信,只有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具有反思能力的学生,也才能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一、从形式主义到有效的学习方式
面对新课程,以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太适用了。我们在急于改变教学方式的同时,往往会因抓不住根本而流于形式。如我在一节课上,就宋朝的农业、手工业发展概况安排了“记者采访”这一环节。本想用这种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却没有收到预想的效果。我后来想到,如果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他们是当不好“记者”的。那么如何让这种形式变成一种真正实用的方式?在以后的课堂上我尝试着这么去做:课堂上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从基础的问题提起,然后逐步提出更深入更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有了这种问题意识的时候,才能理解把握所学的知识,而不至于死记硬背。
二、让历史知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反思以前的教学,基本上是讲历史知识,能够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几乎涉及不到。课堂教学要生活化,要适应学生阶段性的发展,要尊重学生的原始表达,要让学生真情流露,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体意识。新课程更多的是让学习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如在讲《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时,我这样导入新课:前面我们知道了北京人、山顶洞人主要*采集、打猎、捕鱼为生。同学们想一想,假如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感觉这样生存要受到哪些限制呢?
生1:工具很简陋,有时获取不到足够的食物。
生2:冬天,野果落了,河水结冰,野兽很少出没,我们就猎取不到食物。
生3:如果有连续几天的暴风雨,我们也不能出来猎取食物。
生4:如果这样生存,我们只能在山里或*近水源的地方居住。
我最后总结:同学们想象得很好,那么你能不能想办法摆脱这些局限呢?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想到了耕种、饲养、储存等。这样很自然地就引入了“原始的农耕生活”。
新课程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入手,把学生引入到现实情景中,进行“再创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去主动探索,又利于学生感受到现在就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历史并不是久远的与我们无关的事,使原来索然无趣的历史有了“生活味”。
三、尊重学生,兼顾引导
在学完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内容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学生几乎不假思索地异口同声说“倒退”。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记得以前讲这个问题时,都是老师给学生定论的,所以也就没有听到过学生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现在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的理由:原始社会民主、平等、财产公有……奴隶社会有残酷的剥削、压迫,还有“人牲”、“人殉”、“炮烙之刑”等残酷的社会现象……学生用他们了解的历史知识来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所能理解到的,对他们的理解要尊重。但他们的理解却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如何进一步引导才能不违背课文的价值取向?我引导他们对比原始社会物质生活的贫乏和奴隶社会灿烂的物质文明,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评价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是生产力的发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又兼顾了课文的价值取向。
四、让学生真正的主体化
学生的主动性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
1、让学生亲自查一查
课文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地名、方位、周边环境、历史背景等,如《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课前要让学生首先查阅地理图册、社会等教材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介绍,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2 、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课文中介绍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但抽象的解释再多,学生却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时,不妨让学生做个实验,将自然学科同历史教学结合起来。如《破解彩陶之谜》,这样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都得到了发展。
3、专题讨论会
为开拓学生视野,培养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由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报刊上有争论的,又有教育意义的材料或直接就书上的人物、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展开讨论,让每个人都参加。专题讨论可开阔学生的眼界、形成历史思维,从而培养分析归纳能力和从现象在场看本质的能力。
五、让历史知识文学化、故事化
初一历史学的是中国古代史,许多学生对先人的丰功伟绩、各种事件的动人故事怀有浓厚的兴趣,因而普遍希望老师能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历史。诚然,老师讲故事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将课文作一改编,使课文的主要内容贯穿于故事中去,这样,既能使学生引人入胜,又能使学生掌握知识。如《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这一课,由苏轼的《赤壁怀古》引入,使学生的思绪随着滚滚的长江飞向樯橹灰飞烟灭的古战场,能很快把人带入历史情境中去,并迅速产生共鸣。这种方法对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驾驭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反思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不需多说,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作为有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者,我坚信,只有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具有反思能力的学生,也才能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