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新问题
来源:中小教案发布时间:2012-11-21
从2004年9月,我们开始实行新课标的教学工作,到目前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完成政治课的四个必修模块的教学任务。既有平时的上课,也有观摩课,在和同行的评议交流中,在不同的教学模式探讨中,对新课标的理解比以前要更深一些,困惑也更多一些。
首先,在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上。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
在教师的培训过程中,我们是这样学的,但要在实践中落实下去却有很大困难。具体的说,是不符合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目前,我们高中班人数都在60人左右,政治课每周只有二节,任课教师连学生都不熟悉,怎么发现他们的潜能?怎么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学生连政治课都不重视,怎么会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我发现新课改被理想化了,或者说我们离新课改的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在教学中,我发现按新课标进行教学工作,在高一年级好搞,学校支持,学生配合,家长理解,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到了高二年级,面临着文理分班,面临着2007年的高考。学理科的学生由于高考不考,不重视甚至不学了。学文科的学生会重视,但要成绩。衡量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看这节课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点,掌握了多少解题方法。教学目标仍然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三个方面。教学过程是否有重点和难点,以往的要求没变。在一线教学的教师感到的依然是高考的压力。为了让学生在高考测试中获得高分,高中教师尤其是文科班的教师,就会全力以赴,反复钻研课标,分析历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紧密围绕高考测试内容构建教学体系,安排教学内容。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高考题型一变化,学生的学习重点也就跟着变。高考这个无形的指挥棒仍然在起作用,应试教育继续在做,只是前提变了,是在新课改的旗帜下。那与以往的应试教育又有多少的区别呢?只要升学率依然是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时甚至作为唯一标准),新课改只能走过程,只能停留在高一年级,并且只能少搞,多搞了学生没有时间,家长也有意见。也就是说,包括高考在内的评价机制必须同步,我们在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考试观等教育思想方面都得重新认识和认真反思的必要。
其次,新课改的工作在对待教材上。以往教学有大纲、课本,还有教辅资料,传统的教学观念下只需按部就班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进行“旧知练习-→听取新知-→尝试练习-→ 知识梳理-→巩固练习-→复习训练-→测试评估”,完成任务。新课程中,教材内容是作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进行教学的媒体,教师要研究如何教,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这就要设计新的教学方法,选择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认识过程,其主要的中介和媒体是教材。每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再加工,适当做出取舍。但我们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依赖课本,离开课本就无所适从,仍然在照本宣科。我有一次公开课,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后,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悟知识,事后的评议中得到好评,认为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当然也有教师指出我在教学中把课本的几点内容没有讲到,我在教学反思中就想教材中的内容是否有必要面面俱到,我们怎样摆脱教书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地研究性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学会学习”。
的确,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有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会设问、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去适应环境。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学会生存,只有敢于创新,才能赢得发展。
第三.逻辑性、系统性和理论性,和生活化的关系。新课程没有以往教学内容强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理论性,从生活的角度入手。这种教学方式在内容上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的发展,特别是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强调对某一问题的认识能够深化,并以此为突破口,在方法上能举一反三,学会学习。在方式上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新课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要求我们在课堂上放下教师的架子,学会多以商量的口吻和态度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沟通、合作,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问题是多数学生的素质达不到可以和教师平等交流的水平,往往在浮浅的问题上一问一答。少数学生能够与教师交流,与教师对话、沟通、合作,那么一节课就只能是少数人在上课,其他学生在看戏。这样就出现了两难境界,如果教师和学生在素质上的落差越大,交流的难度反而越大。如果教师和学生在素质上相差不大,大家都不懂的问题,交流的难度就小,但教学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师生之间不是以往教师要有一桶水和学生的一杯水的关系。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的素质高,对高中政治课内容所涉及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如果学生的素质差,不能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的要求,教师的情景设置也好,教师的引导也好都只能停留在表面。我在准备四城市的观摩课时,方案几易其稿,均不理想,感觉与新课标的要求仍有差距,在准备充分与没有准备的班级上课在教学效果上相差很大。你所期待的学生学会设问、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去适应环境的教学效果不会出现。这意味着新课标的种种理想效果大打折扣,是教师的理念不行?做的不到位?还是学生的差距?
新课标给我们指示了美好的前景,同时也把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提了出来,需要我们在探索中完善,需要同行在交流中提高,我诚挚的希望新课标能带给我们政治课的春天。
首先,在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上。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性向。
在教师的培训过程中,我们是这样学的,但要在实践中落实下去却有很大困难。具体的说,是不符合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目前,我们高中班人数都在60人左右,政治课每周只有二节,任课教师连学生都不熟悉,怎么发现他们的潜能?怎么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学生连政治课都不重视,怎么会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我发现新课改被理想化了,或者说我们离新课改的距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在教学中,我发现按新课标进行教学工作,在高一年级好搞,学校支持,学生配合,家长理解,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到了高二年级,面临着文理分班,面临着2007年的高考。学理科的学生由于高考不考,不重视甚至不学了。学文科的学生会重视,但要成绩。衡量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看这节课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点,掌握了多少解题方法。教学目标仍然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三个方面。教学过程是否有重点和难点,以往的要求没变。在一线教学的教师感到的依然是高考的压力。为了让学生在高考测试中获得高分,高中教师尤其是文科班的教师,就会全力以赴,反复钻研课标,分析历年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紧密围绕高考测试内容构建教学体系,安排教学内容。高考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高考题型一变化,学生的学习重点也就跟着变。高考这个无形的指挥棒仍然在起作用,应试教育继续在做,只是前提变了,是在新课改的旗帜下。那与以往的应试教育又有多少的区别呢?只要升学率依然是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有时甚至作为唯一标准),新课改只能走过程,只能停留在高一年级,并且只能少搞,多搞了学生没有时间,家长也有意见。也就是说,包括高考在内的评价机制必须同步,我们在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考试观等教育思想方面都得重新认识和认真反思的必要。
其次,新课改的工作在对待教材上。以往教学有大纲、课本,还有教辅资料,传统的教学观念下只需按部就班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进行“旧知练习-→听取新知-→尝试练习-→ 知识梳理-→巩固练习-→复习训练-→测试评估”,完成任务。新课程中,教材内容是作为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进行教学的媒体,教师要研究如何教,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这就要设计新的教学方法,选择新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认识过程,其主要的中介和媒体是教材。每个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再加工,适当做出取舍。但我们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依赖课本,离开课本就无所适从,仍然在照本宣科。我有一次公开课,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后,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悟知识,事后的评议中得到好评,认为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当然也有教师指出我在教学中把课本的几点内容没有讲到,我在教学反思中就想教材中的内容是否有必要面面俱到,我们怎样摆脱教书匠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地研究性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学会学习”。
的确,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学生有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要求我们的学生学会设问、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去适应环境。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学会生存,只有敢于创新,才能赢得发展。
第三.逻辑性、系统性和理论性,和生活化的关系。新课程没有以往教学内容强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理论性,从生活的角度入手。这种教学方式在内容上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的发展,特别是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强调对某一问题的认识能够深化,并以此为突破口,在方法上能举一反三,学会学习。在方式上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新课程的本质定位为“交往”,要求我们在课堂上放下教师的架子,学会多以商量的口吻和态度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沟通、合作,和学生共同探讨、研究,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问题是多数学生的素质达不到可以和教师平等交流的水平,往往在浮浅的问题上一问一答。少数学生能够与教师交流,与教师对话、沟通、合作,那么一节课就只能是少数人在上课,其他学生在看戏。这样就出现了两难境界,如果教师和学生在素质上的落差越大,交流的难度反而越大。如果教师和学生在素质上相差不大,大家都不懂的问题,交流的难度就小,但教学效果如何是可想而知。师生之间不是以往教师要有一桶水和学生的一杯水的关系。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的素质高,对高中政治课内容所涉及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如果学生的素质差,不能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的要求,教师的情景设置也好,教师的引导也好都只能停留在表面。我在准备四城市的观摩课时,方案几易其稿,均不理想,感觉与新课标的要求仍有差距,在准备充分与没有准备的班级上课在教学效果上相差很大。你所期待的学生学会设问、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去适应环境的教学效果不会出现。这意味着新课标的种种理想效果大打折扣,是教师的理念不行?做的不到位?还是学生的差距?
新课标给我们指示了美好的前景,同时也把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提了出来,需要我们在探索中完善,需要同行在交流中提高,我诚挚的希望新课标能带给我们政治课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