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案-政治常识
来源:教学设计发布时间:2012-11-30
政治常识
教学目标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艰险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讲述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我国民族、宗教、外交的基本常识,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及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政治现象,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民主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前言(2课时)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是阶级之间的关系和斗争;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政治常识》主要讲述我国的政治制度、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和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知识。 学习政治常识,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用阶级的、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及比较的方法学习《政治常识》。 | 识记: 1、《政治常识》的主要内容。 2、学习政治常识的科学方法。 理解: 1、分析政治同经济、阶级、国家政权的关系。 2、列举实例,说明青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重要性。 |
一、我国的国家制度(16课时)
我国是我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5课时) | |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 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 民主和专政的关系。 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实现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所负的职责和功能。 国家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 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作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的存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依据。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 | 识记: 1、 国家制度包括的内容。 2、 国体的含义。 理解: 1、 从国家行使国家职能的具体事实,判断其属于何种职能。 2、 分析我国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3、 从领导阶级和阶级基础分析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4、 分析一定范围内阶级斗争的存在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 5、 比较我国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阶级性质,认识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6、 从我国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说明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 运用: 1、 运用国家性质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原理,阐明我国现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 2、 列举事例,分析说明现阶段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课时) | |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整体与部分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实行单一制的国家的结构形式。 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一国两制”的含义、内容和意义。 | 识记: 1、 政体的含义及当代国家政体的基本类型。 2、 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及当供销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类型。 3、 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4、 我国人民代表的产生方式,及其行使权利、履行职责的方式。 理解: 1、 分析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 列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说明它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3、 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及主要活动程序,说明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 4、 从体现国家性质和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两方面,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5、 从坚持一国、实行两制,社会主义是主体,说明“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 运用: 1、 收集有关人代会和人民代表活动的资料,说明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2、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必须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眩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 |
我国的国家机构(3课时) |
|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国家职能是通过国家机构来实施的。 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总称。 当代国家机构主要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我国国家机关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 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法治原则。 | 识记: 1、 国家机构的含义。 2、 国家机关的划分。 理解: 1、 分析国家职能和国家机构的关系。 2、 列出简表,表示我国中央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说明中央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 3、 从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同欺阵家机关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方面,说明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运用: 1、 结合我国国家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等事例,分析说明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2、 根据我国国家机构实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说明加强廉政建设的必要性。 |
我国化民与国家的关系(3课时) | |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国家权力机关由公民依法选举产生。 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 公民依法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公民应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坚持公民在法律而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 识记: 1、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自由权利。 2、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理解: 1、 从我国公民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关法律规定,说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重要政治权利。 2、 以生活中的实例,简要说明公民享有批评、建设、申诉、控告、检举的监督权利。 3、 从公民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公民合法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公民违法犯罪受到法律追究等方面,说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 分析说明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统一的。 运用: 1、 收集有关资料,说明公民依法享有和行使监督权的重大意义。 2、 分析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谈谈自己对待和参与政治生活的想法。 |
二、我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8课时)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4课时) | |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政党是指集中代表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并以夺取、行使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为目标的政治组织。 政党产生的经济、政治、思想条件。 政党的特征和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 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 | 识记: 1、 政党产生的条件。 2、 政党的特征。 理解: 1、 列举若干当代国家的实例,简要说明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 2、 从历史形成和党的自身条件两个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 3、 分析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方式。 4、 分析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 运用: 广泛引用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成就,证明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课时) | |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政治生活形成的政党领导、参与国家政权或干预政治的制度。 当代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和作用。 我国的民主党派。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四项基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是共主要职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 | 识记: 1、 政党制度的含义和类型。 2、 我国民主党派的名称和性质。 3、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活动准则。 4、 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主要职能。 理解: 1、 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作用。 2、 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分析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 3、 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使用的基本方针。 4、 分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5、 简要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运用: 从国家性质和基本国情两方面,说明在中国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 |
三、我国的民族和宗教(8课时)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4课时) | |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的共同体。 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 我国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特点。 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重要的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国情。 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 识记: 1、民族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 3、民族自治机关的主要自治权。 理解: 1、分析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2、简要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 运用: 1、根据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的国情,结合实例,归纳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2、收集有关资料,分析坚持民族团结对维护国家统一、保持社会稳定的意义。 3、根据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结合实例,说明我国实行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的意义。 |
我国的宗教概况和宗教政策(4课时) | |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组织是一种社会力量。 宗教的作用。 我国的宗教概况。 我国现阶段存在宗教的原因。 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宗教的深刻变化。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基本的宗教政策。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据和意义。 我国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封建迷信。 | 识记: 在我国流传的主要宗教。 理解: 1、简要说明宗教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复杂的。 2、分析我国现阶段存在宗教的原因。 3、简要说明我国管理宗教事务的有关政策。 4、从保护信教自由和不信教自由两方面,说明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 5、区分宗教与封建迷信。 运用: 1、分析说明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依据和意义。 2、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分析说明树立科学世界观、正确对待宗教、反对封建迷信的意义。 |
四、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10课时)
当代国际社会(4课时) | |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国际社会主要由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构成。 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国际关系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关系。 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 主权国家的权利。 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 国际组织的分类和作用。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 识记: 1、国际社会的构成。 2、国际关系的含义。 3、国际关系的内容。 4、联合国的主要机构。 理解: 1、结合实例,说明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是主权国家的权利。 2、简要说明国际法的作用。 3、按国际组织的目的任务、活动范围、组织主体的区分,判断几个主要国际组织的类型。 4、分析国际组织的主要作用。 运用: 1、列举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几个重大事件,分析说明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 2、结合历史和当代有关的国际事件,分析说明联合国的作用。 |
当今世界的主题(3课时) | |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和平问题是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发展问题是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和平的保障。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存在始终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国际社会多极化的趋势。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 理解: 1、简要说明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2、总结历史经验,分析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3、分析世界形势,说明国际社会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4、列举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具体表现,说明它们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运用: 收集当前各国综合竞争的材料,阐述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必要性、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 |
我国的对外政策(3课时) | |
教学内容 | 基本要求 |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原则立场。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在对外开放中,要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 理解: 1、列举事实,说明我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 2、分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3、分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说明它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列举我国同第三世界团结合作的事例,说明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5、分析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必要性。 运用: 根据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结合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说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社会主义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