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小皮匠》教后感

来源:自学习发布时间:2012-12-08

《诸葛亮和小皮匠》一课是讲中国古代一个著名的聪明人诸葛亮与三个普通人小皮匠之间发生的事。通过这个故事,不仅让学生对诸葛亮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也知道了“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这个故事虽然生动,有一定的可读性,但课文中生字较多,有些词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学习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知识,理解课文,在备课和上课时,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诸葛亮是古代的聪明人,他的故事有很多,但是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可能知道的不多。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明白聪明人也需要别人帮助。课前,我给学生讲了诸葛亮的一个小故事《草船借箭》,并让学生再去了一些诸葛亮的故事。从上课的效果看,显然,这一课前准备是很必要的。
2、由于课文中的生字比较多,教学时我采用了“分散出现,集中识字”的方法。九个生字分二次出现:第一次,“匠”随课题出现,读准字音可后进行笔顺的指导,并且让学生理解“皮匠”的意思。第二次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士、兵 、击 、挡、筏、撞、贴 、揭”,在学生自学以及老师检查的基础上对“筏、挡、撞、揭”这几个字进行了重点学习。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故事中出现的情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到,会造成学生感悟上的困难。如“水深流急”是怎样一种危险的情况?学生很难感受。又如“木筏”是什么样的?学生不知道。因此在教学时,运用媒体生动的画面,真实展现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帮助理解感悟。我还让学生演一演,使学生理解了什么是“架人桥”。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多精彩文章

    • 《地球的自述》教后感
    • 读《给教师的建议》后感
    • 《秋声赋》教后感思
    • 《冬夜的灯光》读后感
    • 海中救援(教后感)
    •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录象观后感
    • 《纸奶奶的生日》观后感
    • 《纸奶奶的生日》听后感3
    • 《纸奶奶的生日》听后感2
    • 《纸奶奶的生日》听后感
    • 在阅读中激发学生写作情趣
    •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及反思
    • 《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学反思
    • 《可爱的草塘》课后反思
    • 《数金鱼》教学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