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精彩的辩论课

来源:教案设计发布时间:2012-12-11

  一堂精彩的辩论课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辩论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形式。在讲授到初三《思想政治》第二课第二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的“历史性的转折”时,为了说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课本先实事求是介绍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头二十年的发展情况:从1956年到1966年“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从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走了相当曲折的弯路”,“人民生活水平基本上没有提高,有些方面甚至有所下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反而拉大了相互之间的差距”。有位学生突然提问:“20世纪50至70年代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假若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发展会更快些。社会主义中国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落后,为什么还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呢?”其他同学也纷纷责疑。

为了帮助学生分清是非,克服看问题的片面性,真正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加深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从而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我决定就学生提出的问题上一堂辩论课。我布置的辩论题是:“假若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发展会更快些吗?是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吗?” 我按辩题把学生分为正方和反方,让他们去找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

辩论会开始了,正方代表首先发难:“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封建社会之后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是历史的误会,假若1949年新中国成立,就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话,正好赶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发展会更快些。”我点头表示赞许,反方一位女生马上反驳:“封建社会之后本应该是资本主义社会,但中国的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最终都失败了,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不争的事实,又何来假若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呢?社会主义中国不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吗!”一阵热烈的掌声……

正方一位男同学继续发难:“社会主义的中国生产力水平不如资本主义的美国,社会主义大陆的人民生活水平不如资本主义的台湾,你能说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吗?”我说了声“好”,反方鸦雀无声,之后是一片议论……我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反方,班长无奈地说:“社会主义中国的基础太差,起点太低。”……

眼看辩论得差不多了,该老师点评了。我说:“同学们都很积极,双方准备都比较充分。对于第一个问题‘假若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发展会更快些吗?’,我们的思路是‘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能走得通吗?’→‘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快不快?’→‘我们还不发达是社会制度造成的吗?’”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现在还不发达是因为我们的基础太差、起点太低,并不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好。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

至于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我使用了多媒体,既把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与印度的资本主义制度作比较,在起点、国情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又拿我国与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比较,从发展速度上说明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社会主义大陆的人民生活水平不如资本主义的台湾”,则从国民党逃到台湾时带去了全中国的财富,等于是集中全国的力量来发展台湾,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

“灯不拔不亮,理愈辩愈明。”通过一节课的辩论,同学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露出了满意的微笑,在分享学生喜悦的同时,我清楚认识到:在课堂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成功的根本前提,现代的学生知识面较广,提出的问题比较尖锐,纯粹大道理是很难说服学生的。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在教学中真正起好主导作用。

 

    更多精彩文章

    •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
    • 浅谈时代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 解答政治材料分析题的反思
    • 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 《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学案例反思
    手机版 | 电脑版

    Copyright 2015 xuebag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