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反思---分组也是一种教育手段
来源:网友收集发布时间:2013-10-12
案例背景:
对于30×班一直来我真的觉得有些头痛,全班16个男生整体给人感觉就是一盘散沙,意志力表现薄弱,缺少凝聚力,不求上进者居多,大部分同学说起话来不着边际。常规分组练习时,小组中总有一部分学生游离在外,练习起来三三两两,比赛起来没精打彩。学期一开始,其他班级都进行了友情分组教学,唯独他们班用了将近半节课也没分好,要不12、3个人一组,要不二三个人一组,乱哄哄的,学生之间团结协作意识较差。
案例情景:
抱着再试一次的想法,在课堂进行跳跃练习以前,对30×进行重新分组,建立新的合作小组,要求按照5-6人一小组分成3组。上课前,我把分组的总体设想跟他们说清楚,第一分组原则要求能力互补,兴趣互补,实力基本相等,即要求分好的组同学一致认为是均匀的,是势均力敌的,在任何状态下都可以进行同等条件比赛,小组同学 “荣辱与共”,输的时候愿意共同承受结果。第二,要求有一定领导组织能力,有责任心的同学担任组长,凭对学生的了解,我提名二位学生(丁×、陈×)为组长,提议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看着其余同学,真的有些犯难,不知让谁再来当组长,我把丁陈两人叫了过来,征求他们的想法,他们一致认为储×可以担任。这样三个组长就确定好了,同学们按照要求自行进行分组,一方面同学可以自选所喜欢的组长并要求加入,另一方面组长也有权决定是否同意他加入。分组很快就成初形,除楼×各组同学都不挑选以外,其他同学都找到了新组。再次问同学这样分组是否公平,是否势均力敌,同学们一致认为可行。
以组长为排头,其余组员以矮到高排成一路纵队排成了新的组织队形,只见楼同学独自站着,感觉有些无奈,“多一个就多一个”, “让他一人一组好了”同学们嚷叫道,显然在分组时各组同学都不愿他加入,他成了多余的。怎么办?总不可能把他排除在外,我走过去问他怎么办?“我也不知道”“你有没有想到会有这种结果”“想到的”“想到的,为什么?”此时的他说话声音已是越来越轻,头也慢慢地低了下去,“人缘不好,活动时很懒”,“那我能怎么帮你呢?”“……”此时全班同学一下子静了下来。“你最想加入哪组”“丁×组”,我转向了全班学生,告诉他们人要学会宽容,学会角色互换,能否给楼×一次机会,并着重征求丁×意见,他同意了。这时我把楼×叫了过来,让他自己对全组同学说,他走向了那组学生,红着脸对其中一同学说“看在那次我帮你的份上,让我加入好了”,并向组长承诺“肯定听从组长的管理”,丁×小组的同学勉强同意接受了他。按照常规各组进行了慢跑,要求还是匀速、安静,结果真的出乎我意料,各组同学空前的认真。在以后的跳跃比赛中,原来最调皮捣蛋的几个同学也竭尽所能跳好每一次,顺利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
课后反思:
1、我们现在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很多是在性别分组的前提下,按自然小组开展教学的,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协作意识,小组竞赛时集体荣誉感不强,输时怨言多,鼓励少。就像案例中的楼×,如是常规分组他是体会不到自己存在的不足的,不会体会到被“遗弃”的感觉。合作分组时,他尝到了自我表现不佳所带来的难堪与无助,教育即生活,体育新《课标》强调,体育课堂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人,这也是体育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
2、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教学流程和不同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目的合理选择运用正确的分组形式,增强学生的自我责任感,激发学生的主动进取意识,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相互理解的美好情感。如在球类、体操类教学中,可广泛应用友伴型分组形式,在接力跑、跳跃类游戏竞赛中可广泛应用“异质分组”合作学习形式。